沿海產業轉移貴州的機遇與作為

如果把沿海的產業轉移比喻為“星星、月亮”,那麼“盼星星、盼月亮”的渴望,在中西部地區,已經很久很久。多年來一直跟蹤觀察產業轉移的記者,近期在中西部一些地區調研時發現,以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地轉移為代表的產業轉移,正從前些年的序曲、發展階段,進入到現在的高潮時節,正從20年前的趨勢、10年前的定勢,進入到當前的大勢階段。

其速度之快、勢頭之猛,正成為一種劇烈、壯闊的經濟現象。

沿海產業轉移圖什麼?

安土重遷是中國人的傳統心理,對於企業而言,遷徙是一個事關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擇。競相向中西部轉移的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何下這麼大的決心?圖的是什麼?從以下幾點可以知曉:

——為成本而轉移。與沿海地區相比,在內陸地區的生產成本降低約20%,其中主要是人工成本和土地租金。

——為環保而轉移。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陶瓷、紡織等一些汙染較大的企業,在沿海一些地區近年實施的“環保風暴”中,首當其衝。在環保倒逼壓力下轉移的企業,呈分化態勢,有的將遷移作為轉型升級的良機,在將車間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時,紛紛更新環保設備,採用更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嶄新的面孔在中西部亮相。

——為未來而轉移。一些轉移的企業儘管面臨客戶、供應商兩頭在外,以及物流成本升高等問題,但回想當初的決定,仍覺得決策正確。“從沿海轉移到內陸,就是為未來挖潛力。”

——為營商環境而轉移。相比而言,內地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很強,有企業主作了一番對比:如果是週日,企業在生產中遇到困難需排解,在有的沿海城市較難找到基層政府部門的人,而在這裡,不管是晚上幾點打電話給政府領導,“馬上就有人來解決問題”。

除了企業發展的需要外,中西部經濟區位的大幅改善,為轉移創造了條件。儘管內陸地區的區位優勢比沿海地區略遜一籌,但在高速公路、機場等帶來交通便利的當下,區位之間的鴻溝正在縮小甚至填平。

此外,眾多經過市場洗禮的回鄉創業人士,也成了產業轉移的橋樑。

從貴州深度貧困的遵義市正安縣走出去,農村青年鄭傳玖在廣東的臺灣吉他公司從工人做到車間主管。掌握了生產技術的他和家人在廣州成立了工廠生產吉他。2013年,鄭傳玖回到家鄉建廠,並帶動引進54家吉他製造及配套企業,正安縣為此建設了國際吉他產業園。2018年,產銷吉他近600萬把、產值6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近1.4萬人,產品60%外銷歐美等地,供不應求,創造了一個沿海產業轉移的縣域產業奇蹟。

“政府之手”推動“市場之手”

產業轉移在國家層面被寄予緊緊抓住國際國內產業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實現東中西部地區良性互動,不斷增強中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期望。

2010年,國務院下發《關於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提出東部地區要率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承接國際高端產業轉移,推動傳統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廣東是全國工業實力最強的省份,擁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工業領軍企業。我們希望廣東企業順應產業大轉移的歷史趨勢,把更多製造環節佈局在貴州,共同打造上中下游產業配套銜接的完整工業產業集群,形成廣東研發貴州生產的產業分工協作模式。”2019年11月9日,廣東·貴州“東西協作產業合作”對接會在廣州市舉行,貴州省省長熱情地向廣東拋出承接產業轉移的橄欖枝。

如果說,藉此推進對外開放、帶動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中西部地方政府追逐產業轉移的傳統動力,那麼,脫貧攻堅則成為近年來新興的強勁動力。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主要任務”第一項即為開展產業合作。

2019年5月,對口幫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的廣州市白雲區,幫助引進了廣東彩道集團,在扶貧易地搬遷至縣城的興旺社區設置“扶貧車間”,生產加工小商品,幫助貧困戶就近打工。

為解決184萬多易地搬遷進入城鎮的貧困人口後續生計問題,貴州提出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保障目標。從外面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開設“扶貧車間”成了重要手段。

在湖南永州新田縣工業園,凱威集團雖然從廣東轉移到新田縣僅一年多,但已響應政府號召,吸納了5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廠工作,預計還將吸納更多貧困戶就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企業將得到政府的扶貧就業補助,3年為限。

C

產業轉移黃金期還能持續多久

在內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調研,記者發現多方都期待得到一個答案: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熱潮會持續多久?

答案的獲得,對於他們把握這一輪機遇,做好規劃與對接,具有現實意義。前三輪承接地的產業轉移時間一般都在20年。那麼,新興的一輪是否也是20年?

2013年,湖南省時任商務廳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未來10年甚至20年是產業轉移的黃金期”。

由於產業轉移呈現不同地區梯度轉移的態勢,中西部不同的地區,對產業轉移會持續多久有著不同的答案。如果說,對於湖南這樣的中部省份而言,產業轉移的大潮已經來臨,那麼對於相鄰的西部省份貴州而言,潮頭才剛剛抵達。

打火機產業在貴州浮現,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從沿海向中部再向西部梯度轉移的表徵之一。

2019年10月,貴陽海關發佈消息,貴州省2019年出口打火機1065批次,出口貨值突破1億美元。自2015年貴陽海關承接湖南打火機產業轉移以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市打火機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貴州省出口龍頭產業。

據貴陽海關統計,2015至2018年,貴陽關區出口打火機由142批次增長到855批次,貨值由1306萬美元增長到7983萬美元,分別增長502%和511%。

打火機輻射到貴州,連接湖南與貴州的滬昆高鐵起了重要的橋樑作用,這是貴陽海關的分析。貴州是西部第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貴陽成為西部的高鐵十字形交叉樞紐。如何把交通改善後的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貴州省一位權威人士認為,承接產業轉移是迫在眉睫的現實之舉。“如果西部不承接沿海產業轉移,那麼相當一部分將轉移到東南亞。”

“廣東企業家到貴州投資面臨多重紅利。”2019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廣東·貴州“東西協作產業合作”對接會上,貴州省省長一口亮出五重紅利:

一是戰略紅利,完全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佈局;二是區位紅利,立體快捷交通網絡正全面提升貴州在西南地區的區位優勢;三是市場紅利,貴州有3600萬常住人口,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正處於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每年還有9億多人次的遊客;四是平臺紅利,擁有多個國家級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綜合保稅區及近100個產業園區,可承接廣東投資項目迅速落地;五是政策紅利,貴州正享受國家多重政策支持,企業開辦時間僅為3.2天。

貴州開出的五重紅利,一定程度上是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自信姿態的縮影。 (據《半月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