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點擊頭像關注『3空間』,獲取品質裝修秘籍~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這間公寓位於臺北,是一個實用面積43㎡的大開間。屋主是一位工作忙碌的90後男醫生,喜歡和風,希望將新家打造成能讓自己充分放鬆的治癒系空間。設計需求如下:

  • 完整的一室一廳一廚一衛格局;
  • 溫馨、放鬆、治癒感;
  • 足夠的收納區。

戶型圖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原始格局為開間,沒有明確的功能區規劃,優點是有南向陽臺和3扇大窗戶,採光條件非常好。

考量過屋主的生活習慣和需求之後,設計師用S形牆體分割空間,隔出獨立的臥室,將客廳沙發與餐廳結合,沿北側牆體設立開放式廚房,打造出客餐廚一體的串聯式空間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進門區域鋪設水磨石地板,作為入戶落塵區,室內鋪設木地板,與玄關地板形成5公分左右的高度差,分隔出獨立的玄關。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充滿和式風情的客廳,整體以溫潤木質+白色為主。天花板用木樑裝飾,窗戶和陽臺區則是定製的日式紙糊木門窗,年代感撲面而來。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這種紙糊的木門窗學名“障子”,是日式古建築中常用的空間分隔設施。這裡對障子做了改良,上部分是活動的,可以上下移動,以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保護隱私的同時滿足採光需求。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客廳沙發融合了日式榻榻米和美式餐廳風格,木質曲面造型能讓人隨心坐臥,清新的綠色坐墊和繽紛抱枕則為這個用色樸素的空間帶來幾分活潑。造型沙發延伸部分是用餐區,作為卡座的一部分。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餐廳卡座設置在S形隔牆的凹處,與客廳沙發相結合,能同時容納3-5人用餐,接待朋友來訪毫無壓力。同時,坐墊下面是隱藏式儲物櫃,收納於無形。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沙發和卡座區的牆面鋪貼摻有海藻成分的和紙,海藻的綠色與沙發相呼應,也為四面淨白牆壁增加了幾分修飾。小巧的黃銅壁燈光線柔和,暖黃的燈光是屋主每次歸家的溫柔慰藉。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開放式廚房沿北側牆面設置,從玄關延伸至廚房的大面積櫃體承擔了全屋大部分收納,冰箱也隱身其中。小家電區設置半霧面玻璃移門,擋灰的同時,柔化雜物線條,讓觀感更加整齊。

包括玄關鞋櫃在內的櫃體全部是淨白色,與天花板、牆面保持一致,以減輕櫃體的厚重感。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衛生間位於廚房側面,白色潔具,淺木色鏡櫃,牆面鋪貼白色馬賽克磚,地面則選取與客廳木地板花色相近的木紋磚,延續全屋淺木色+白色的基調,打造出和諧的一體感。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臥室用日式榻榻米代替床鋪,節省空間的同時,也讓臥室具備更大的可塑性。

在收納規劃上,臥室內部闢出步入式衣帽間,作為衣物集中收納區;窗下設置矮櫃,作為床頭櫃和閱讀區;另一側牆面上則設置了包含擱板、吊櫃的多功能收納區,同時也是展示牆。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為節省空間,臥室門扇選用木質移門,延續和式風格,衣帽間門扇則是木質摺疊門,輕巧不佔空間。


90後男醫生的治癒系小家,43㎡開間化身簡約日式宅

全屋大量運用天然素材,多以原色為主,在修飾上極為剋制,才能成就這樣一個樸實又溫馨的治癒系小家~


(素材:玳爾設計)



更多問題請猛擊評論回覆,或關注『3空間』年輕人的品質裝修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