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澳門迴歸20年成“一國兩制”典範

境外媒體稱,澳門迴歸20年來,政治環境穩定,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反映“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取得偉大實踐,也證明“一國兩制”模式行得通。澳門各界期待未來經濟發展獲得更多新動能。

據拉美社12月14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18日至20日赴澳門,出席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

習近平此次視察澳門意義特別重要,因為這將證明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並在相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陷入暴力抗議活動6個月之際彰顯中國中央政府堅持“一國兩制”的決心。

1999年12月20日澳門脫離葡萄牙統治,作為特別行政區迴歸中國。此前兩年,中央同樣給予了香港類似的高度自治地位。

在澳門迴歸20週年之際,中國媒體在過去幾周發佈了多篇報道,展現澳門迴歸後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取得的發展。例如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從迴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1澳門元約合0.87元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澳門元,特區政府財政儲備、外匯儲備分別比迴歸之初增長193倍和6.2倍,失業率從6.3%降至1.8%。

另據《澳門日報》12月15日報道,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熱切期待習主席蒞澳,期待中央給予本澳更好的政策,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提供新動能。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指,希望中央對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作用給予更大的空間和讓生產要素流動給予更便利的條件。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指出,最高領導人視察澳門,對澳門市民是很大的鼓舞。他期待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配套方面給予更好的政策,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如何更好地利用橫琴,令珠澳兩地聯動發展方面,亦需要中央的支持。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鍾小健認為,澳門迴歸20週年,基本法23條順利立法,政治環境穩定;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規模不斷壯大,政府財政收入大幅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反映“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取得偉大實踐,也證明“一國兩制”模式行得通。展望未來,澳門迎來新一輪政策發展機遇,將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提供新動能。

此外,據《澳門日報》12月15日另一篇報道稱,澳門迴歸以來,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澳門特區政府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基本確立和不斷完善,促進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穩定。有學者認為,整個社會能夠向上流動,並非簡單的博彩業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背後有賴國家支持。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教授許昌認為,“一國兩制”實踐在澳門有其突出的表現,主要原因是符合“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符合澳門的社會發展條件和社會基礎。

他指出,澳門長期以來有愛國愛澳傳統,國家的管治權落實得比較好。國家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尤其是澳門經濟發展的勢頭比較好,帶動整個社會向上流動的進程比較順利,這是整體澳門社會和諧進步的根本動力和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