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近年來,以格力、美的、海爾為代表的國產一線空調品牌迅速崛起,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幅縮短了與日系品牌的實力差距,國內不少消費者也以實際行動去支持本土品牌的發展,在中國市場,本土品牌的空調市佔率已佔有絕對優勢。


但坦白來說,本土品牌市佔率高,很大的原因在於渠道滲透能力強、品質比較穩定,當然還有價格因素,單純從技術角度而言,日系品牌的領先優勢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的。


日系品牌的空調技術領先在哪裡?


日系品牌在空調的核心技術上積累相當深厚。


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比如三菱電機能夠生產各品類頂級壓縮機,被不少中國品牌高端旗艦所青睞,並被列為主要的賣點;日立是渦旋式壓縮機的開創者,擁有世界範圍的專利,日立還開發出PAM+PWM雙模控制技術;東芝雖然近年來走下坡,但東芝是變頻空調的先驅,至今掌握著空調領域頂尖的變頻控制技術,類似的專利技術還有很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空調業內有“製冷是本分,制熱是本事”這一說法。


中國品牌的空調大多是帶有電輔熱功能的,而日系品牌基本都沒有,因為日系品牌的壓縮機性能非常強勁,還有各類先進的增焓專利技術,即使面對零下25℃的極端低溫,也能從室外獲取足夠的熱量,根本就不需要電輔熱來供暖。


優質的壓縮機制暖往往是消耗一份電能可以搬運三份熱量,而電輔熱就只能夠消耗一份電能產出一份熱量,高下立判。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近年來在人性化功能領域上的探索也大大超越中國品牌。


比如三菱電機的人體溫度紅外感應,能夠智能判斷用戶的體感,它甚至可以知道用戶的手腳是否過冷,從而調節風向和溫度;通過紅外感應,如果一個房間內有人覺得冷,而有人覺得熱,可以送出不同溫度的風。


還有各品牌的自動除塵清潔,日立的冰凍翅片清洗功能等等。


日系品牌國內發售旗艦機型為什麼縮水?


日系品牌擁有的很多先進功能,在國行版本一般都有所縮水,大致原因有兩點。


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維持持久競爭優勢


首先是“擠牙膏”,即國產空調廠商仍處於高速發展期,日系廠商往往傾向於逐漸引進新功能,維持自身品牌的持久競爭優勢。


降低售價


另外就是考慮到消費者的接受度,日系空調在本土發售的旗艦機型售價在25-50萬日元之間,摺合人民幣15000-30000元,如果原裝進口引入,考慮到關稅、運費、運營成本等因素,其售價可能會翻倍,因此縮減一些功能從而降低售價成為不少日系廠商的選擇。


總的來說,隨著近年來國產空調的升級步伐加快,日本品牌也將逐漸縮短本土產品和國行的差距,維持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優勢,從而倒逼國產空調企業加大研發成本投入,最終受益的就是廣大消費者。


壁掛式、櫃式、中央空調怎麼選?


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壁掛式、櫃式空調


壁掛式、櫃式空調安裝方便靈活,價格實惠。


如果消費者已經完成裝修,建議房間內選擇壁掛式空調,而在客廳等較大空間可配置櫃式空調,這樣基本就可以滿足一個常規家庭的製冷需求。


中央空調


如果住房還處於裝修階段,且屬於大戶型、別墅等空間充裕的住宅,那麼消費者可以考慮安裝中央空調,既美觀還可節省佔地空間,並實現全屋統籌式的製冷效果。


青睞中央空調的消費者要特別注意安裝工藝,購買大品牌的產品、聘請靠譜的安裝團隊,方可保障中央空調的最終產品表現。


定頻與變頻空調之間差別在哪?


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首先定頻或者變頻都是由空調系統中的電機決定的。


定頻空調


壓縮機的電機始終在220V,50Hz的條件下工作,整個空調系統以同一個功率工作,如果達到預計溫度,溫度傳感器會反饋信號讓電機停止工作,若溫度上升後,電機再重新開始工作。


換句話說,定頻空調依靠反覆啟停來達到控制室溫的目的,溫度的波動較大,體感舒適度不足,但定頻空調結構簡單,故障率低,使用壽命普遍較高。


變頻空調


變頻空調指通過加入控制器,改變交流電的頻率,從而實現調節電機轉速的目的。


配合溫度傳感器,一旦達到預設溫度,那麼電機將降低速度而不是停止,從而維持室內溫度。


因此變頻空調實際上沒有階段性的開關,而是不停地調節自身轉速,從而控制輸出的冷氣量,降低室內溫度的“挫頓起伏感”,體感自然更加舒適,在省電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但由於使用的零部件多,故障率比定頻空調略高。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變頻空調分為“直流變頻”和“全直流變頻”。


直流變頻


“直流變頻”被業內人士批評為“偽變頻”,一般僅有壓縮機為變頻,室內外風扇的電機則均為普通定頻,根據“木桶原理”可知,“偽變頻空調”的控制精準度明顯弱於全直流變頻。


全直流變頻


“全直流變頻”空調指室內外機風扇電機、壓縮機三大部件均為變頻控制,通常也都是帶有電子膨脹閥的,這幾個部件協調合作,全方位自主調節運行頻率,保證空調始終在設定的溫度上運轉,且溫度波動不大,體感更舒適。


購買空調要留意哪些重要零部件?


安裝空調時,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壓縮機


製冷裝置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形象地稱為製冷系統的“心臟”,在電動機的帶動下,壓縮機不斷輸送出高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促使具備吸熱潛力的製冷劑向其它零部件流動,是整個製冷循環系統中的動力源。


在空調行業內,日系品牌的壓縮機被公認為動力充足、質量可靠、運行噪音低,近年來,合資和本土品牌的壓縮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可參考空調的能效比和壓縮機的質保期。


蒸發器


室內的空調機的主要零部件,製冷劑製冷就在這個零部件內進行,由銅管和翅片組成,優質的蒸發器往往在用料上較有誠意,如選用接觸面積更大的內螺紋銅管並輔以雙排設計、經鍍層處理的鋁片,還有一流的電機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一線品牌在蒸發器的做工上往往與中小品牌拉開較大的差距,尤其是銅管的焊接工藝上,大企業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銅管焊接均勻,能最大限度降低氧化變黑起皮等不良現象。


冷凝器


本質上和蒸發器是同種零部件,消費者可關注“雙排”、“電機品牌”、“焊接工藝”等參數。


四通閥


如果一臺空調帶有制熱功能,那麼四通閥幾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通俗來說,四通閥可以改變製冷劑的流向,使室內製熱、室外製冷,制熱效果往往與壓縮機的性能表現密切相關。


“機器越重、質量越好”有沒有道理?


這個傳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用料是否厚實必然會在空調的質量上有所反映,比如使用雙排銅管的空調外機一般會比單排銅管的空調外機要重。


在同等製冷量的前提下,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大品牌且機器重量更大的空調。


師傅上門安裝,消費者需要留意什麼?


這裡主要指出一個空調安裝過程中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重要注意事項——抽真空。


空調在注入冷媒之前,都需要在銅管內進行抽真空作業。


如果沒有抽走內部空氣就注入冷媒,輕則影響空調的製冷制熱性能,降低空調的使用壽命,重則導致機器損壞。


抽真空作業的建議時長一般為1.5P以內的空調約抽15分鐘;2P的空調建議抽20分鐘;3P抽30分鐘。


抽真空除了抽出空氣之外,還可起到乾燥管道的作用。


夏季是空調的安裝旺季,由於安裝師傅的工資收入主要取決於安裝數量,不少師傅希望縮短單個空調的安裝時間,提高效率,因此部分師傅往往容易違規作業,忽視抽真空這種看似“浪費時間”的重要工序。


建議消費者在空調安裝過程中應監督安裝師傅的抽真空工序,務必要到按照規範時間進行抽取後才可以注入冷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