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學費背後,那些被“精英教育”榨乾的中產家庭們

教育沒有烏托邦,每一條賽道都擁擠不堪。

而最好的教育,並不在他鄉,在父母的眼界裡。

文 | 十一姐(海淀媽) & Danny(順義媽)

來源|帝呱呱星球 (公眾號:diguaguaxingqiu)

01.

接近年末的時候,帝都的教育諮詢會開始扎堆。

幾天前,在朝陽門外一家豪華酒店裡,一場國際學校的諮詢會,有一萬多人報名參加。

諮詢會上一本《從海淀黃莊到世界名校》的書,被家長哄搶一空。

在很多城市的孩子還把來北京讀大學當理想,暑假、寒假不遠千里到清華、北大朝聖的時候,北京家長的目光,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越過了浩瀚的太平洋,將目標鎖定了藤校。

從前,清華、北大是最高夢想,現在成為了第二梯隊的選擇。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清北不再是第一梯隊的聖地

對於如何刺激家長的野心和焦慮,機構們深諳其道。

諮詢會邀請了兩位人大附中國際部的孩子做分享。一個孩子高二,已經拿了AMC(美國數學競賽)、USAD(美國學術十項全能競賽)、PUPC(英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等各種獎牌,學完五六門AP課程(大學先修課),拿到SAT高分

優秀的孩子太多了!

一位家長嘆了口氣說。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在諮詢會上分享的人大附中孩子

分享完,兩個孩子像明星一樣,被現場的家長團團圍住。

有家長如數家珍地跟他們討論 AP、 A-Level、IB課程和 Physics Bowl、BPHO、PUPC 競賽,引得兩個孩子驚訝地問:你們怎麼懂這麼多?

而更多的家長,還搞不清楚這些英文簡寫的意思。

傳說中的“順義媽媽”們是不會來這種諮詢會的,他們有自己的渠道和圈子。諮詢會鎖定的,是充滿了渴望、卻又似懂非懂的新興中產家庭。

他們有的是“努一代”父母,想用國際精英教育擊穿階層的天花板;

有的是“先進”的京籍家庭,看不上體制內的填鴨式教育;

還有的,是被迫無奈的非京籍家庭。

坐我們旁邊的媽媽,給戴著眼鏡玩著 IPAD 的女兒遞了一壺水,說: 孩子在國內拼清北太苦了,那就試試國際學校吧,上個美國 TOP30 也不錯。

這裡凝聚著新興中產階級,對“他鄉的教育”最美好的想象。

諮詢會的講座上,主講人做了一個現場調研:到現場的家長,有一大半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或者還沒有上幼兒園。

爬藤從幼兒園開始,似乎成了這一代家長的共識。

而這些孩子們,蹲在會議室龐然大物一般的鐵門旁邊玩著積木,在展臺旁邊的地毯上打滾,還有一些坐在推車裡睡著了。

這還是一些不諳世事的孩子。

他們對父母心中的慾望、糾結、焦灼,還有悲情,莽然無知……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02.

國際學校,曾經被稱為“貴族學校”,是極少數人的遊戲。

而現在,中國每年有 54 萬出國家庭,主力是中產階級。

國際學校的數量,從 2002 年的 20 幾家,到現在的 700 多家,增幅趕上了樓市。

如此熱情的參與度,讓世界名校的申請難度水漲船高。

託福拿不到 110 分、沒學個五六門大學先修課、沒點拿得出手的特長,連篩簡歷都過不了。

這裡說的“特長”,是“超級特長”。

比如說演講比賽,你在北京某個區拿金牌沒用,得代表國家隊打比賽,還得拿到獎牌; 比如說鋼琴,英皇八級都很難敲開面試的大門。

2019 年北京有 6 萬人考大學,5000 人申請藤校,美國 Top30 的 offer 只有 1116 個,上藤校的只有 78 人。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如此倒推下來,從小學開始,爬藤牛娃的配備就在年年升級。走這條路的競爭激烈程度,比公立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北京爬藤最常見的路子有兩條:一條是“雙軌制”——先讀公立校,到初三或者高中再轉成公立校的國際班;另一條是從幼兒園、小學開始,一路國際學校直升。

公立校國際班的篩選,是真正的“掐尖兒”。

海淀的初中學生,英語達到高考 130 分的,只是普娃水平,能進入名校國際部的可能性很小,只能走國內高考的路子。

而北京的小學生,有個相當於高考水平的 PET 或者大學六級水平的 FCE 證書也不算什麼了,很多孩子已經在學 Unlock、RE 原版教材和 Keynote 學術英語,裸聽 TED 演講完全沒問題。

“去年初中生託福 90 分可以保證名校國際班,今年保證不了啦。諮詢會上講政策的老師說。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攝於諮詢會講座

而進了國際班之後,有些孩子找不到學習國際課程的方法,成績出現大的退步,還可能會被分流回普通的班級。

至於國際學校,幾年前或許捧著錢去就可以了,現在有名些的,不僅要面試孩子,還要面試家長。

不光是父母的學歷、收入、背景,還得能跟面試官熱烈探討國際課程體系。

聽說很多國際學校為了保持畢業的數字好看,會勸一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復讀或者離開。

這些被淘汰的孩子,有些沒有國內學籍,即使有,要轉型也很艱難,成了夾在體制內外間的“三明治”孩子。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某學校小升初考題是TED演講

03.

就像“北京的孩子 600 分上北大清華”是個傳說一樣,“出國比高考輕鬆”也是個傳說。

絕大多數人註定只是陪跑。

只是這條跑道,需要更多 RMB 鋪就。

有家長算過一筆賬,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一直上國際學校的話,15 年的花費在 600 萬左右。在國外念4年本科,還得再加 200 萬。

別的不說,光是升學顧問機構的費用,就得 20 萬;報名各種託福、SAT 的考試費,動輒數千元;出國參加學校的面試,一趟幾萬也少不了。有些國際學校“佔坑”用的學前班,都得十幾二十萬一年。

這也是很多家庭選擇“雙軌制”的一大原因——但即便是這樣,高中三年的費用,也很難低於 100 萬。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海淀黃莊某大廈廣告牌,給家長的“一條龍”服務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網上流傳的國際學校學費排名表

所以北京的家長,大多衣著樸素。

別人在雙十一囤化妝品,他們在雙十一囤培訓班。

三里屯的姑娘有MK,他們有 PET 的准考證;國貿的姑娘有 LV,他們有學而思的帆布包。

曾經有一個同事,家庭年收入四五十萬,也不算低了,揹著房貸、孩子上著國際幼兒園。她每天自帶盒飯,不是因為健康,是因為捨不得叫外賣。

那些似乎踮起腳就能夠得著的精英教育,榨乾了很多新興中產家庭。

“誰知道孩子以後會怎麼樣呢,我得給她留個選擇啊,所以我就沒得選擇了。有一天,她打開自己的盒飯,打趣地說。

04.

然而,海淀黃莊與世界名校的距離,並不只是單詞量和人民幣。

我們有朋友的孩子在北京一所還算著名的國際幼兒園,班上的德國家長要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但中國家長死活不同意,要求把時間花在學英語單詞上。

順義一所頂級的國際學校,採取的是國外推崇的“項目制”學習模式,老師不講課,學生自己組隊研究。有幾位家長甚至衝進校長辦公室,抗議老師“什麼都不教”。

事實上,北京的國際學校,多多少少要對家長的“學術追求”做些妥協。

正因為這條道路艱辛的競爭,家長們已經遺忘了自己的初衷,是來追求“更好的教育”。

所以,他們一年幾十萬把孩子送進順義的國際學校,放學後,再接到海淀黃莊的補習班。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為了達到標化的要求,一切都可以“套路化”。

聽說北京中考物理出題率最高的場館是中國科技館,就有家長去把裡面每一個實驗涉及的知識點都抄下來給孩子背;

看身體素質,就集體請一對一教練瘋狂練跳繩;

重視公益,就扎堆兒去自閉症兒童中心做志願者。敬老院、支教、北極科考、非洲保護野生動物,簡歷裡的故事,像是標準化流水線做出來的。

家長們耗盡心力,不過是把孩子送上了另一條“洋應試”的道路。

有趣的是,當留學顧問機構把世界名校的招生規則摸得越來越透,今年,“哈耶普斯麻”五所“名校風向標”,對大陸高中生的錄取數,卻比去年下降了四分之一。甚至有招生官公開表示過,擔心中國孩子缺乏“核心能力”,到大學之後適應不了。

這,才是海淀黃莊與世界名校之間最大的鴻溝。

05.

這樣的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選拔機制的單一性。

但變化正在發生。

去年,美國排名前十的芝加哥大學,宣佈不再要求申請者提供SAT或者ACT的考試成績,隨後哈佛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等大批的主流大學也紛紛響應。

這反映的是一種趨勢。

美國一所大學的負責人說,與其看入學考試成績,不如讓學生回答幾個問題:“你是誰”、“你優秀在哪裡”、“你以後想幹什麼”。

創新的教育模式也在出現。

前幾天,我倆參加了 2019 GES 未來教育大會,碰到了密涅瓦計劃的創始人 Ben Nelson。

密涅瓦大學被美國媒體稱為“顛覆常春藤教育的未來大學”,創始校長曾是哈佛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顧問委員會首任主席是前美國財長。

密涅瓦大學的選拔方式很有意思。

申請者需要在電腦上做一系列針對核心能力的測試。這些測試完全隨機,並且只能做一次,無法事先備考。

這所大學也沒有固定的校園,大學四年裡,學生要在四大洲七個國家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參加案例討論。

學的也不是某個專業的基礎知識,而是 129 種跨學科的思維方式,比如說形式分析、多元模式交流等。

這個時代,被人工智能、物聯網驅動著快速變革著。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教育與選拔模式的變化,必然會發生。

我們的孩子才 4、5 歲,十幾年後的世界,名校的招生和高考,會是什麼形式?大學會是什麼樣子? 一紙文憑,是否還會如此重要?

機構們總是高喊著“以終為始”,從高考倒推到幼兒園。當終點在不斷變化,這樣的倒推是否還有意義?

或許,以始為終,才是更好的選擇。

哈佛大學 Achievement Gap Initiative 教務主任 Ronald Ferguson 提出了最重要的“未來能力”:決策力、社交力、協商力、情緒自控力和想象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 Ruth Vinz 教授也曾經從世界變革的視角提出“全球化能力” (Global Capacity)的概念,包括四個要素: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溝通力、全球意識能力。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這些能力,才是不可被機器取代的。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以它們為始,終點總不會太差。

而這些能力,是需要在每一天裡實實在在地去養成,才可能適應變化的世界,而不是被閹割、切片放在簡歷裡。

就像馬雲曾經說的:我不擔心機器將取代人,我擔心的是,人是不是可能成為機器。

教育沒有烏托邦,每一條賽道都擁擠不堪。

而最好的教育,並不在他鄉,在父母的眼界裡。

-end-

*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帝呱呱星球(ID:diguaguaxingqiu)。這裡匯聚了傳說中的海淀、西城、順義媽媽,因為工作與地域的關係,我們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帝都媽媽的育兒新認知和京城新生活。

30万学费背后,那些被“精英教育”榨干的中产家庭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