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片」《愛爾蘭人》能比肩《教父》們嗎?

經典的黑幫電影不少,能稱得上“偉大”、“史詩”的估計也就《教父》、《美國往事》、《好傢伙》等幾部。《愛爾蘭人》顯然有這樣的外形氣質向上述幾部電影看齊,至少從影片時長上來說它達標了,長達3個半小時,但它的內核能成功嗎。

「熱·片」《愛爾蘭人》能比肩《教父》們嗎?

影片海報,主角羅伯特·德尼羅

​這部作品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因為他是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繼2013年《華爾街之狼》後的迴歸之作,而且有老搭檔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等影帝級、殿堂級演員的加盟,他們都是前面提到的幾部“史詩”黑幫電影的主角。最強陣容弄出來的電影外界自然也是抱有最高的期待。

對於這部電影的評論有句話經常被引用——“黑幫電影的輓歌”,可能大家都覺得這句評論很貼切。我不知道這首輓歌是送給美國黑幫電影還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個人黑幫電影,至少肯定不會是中國或亞洲的黑幫電影。在現實層面,我的認知當中,真實黑幫成員的畫像應該是而且肯定是北野武《極惡非道》裡那樣兇殘、貪婪、自私、虛偽,即便他們做過什麼善事或有過良心發現,也不管他們是父親、兒子、兄長等什麼身份,都配不上輓歌,如果有人想美化這一切,那就請把這首“輓歌”送給美國的黑幫,而且我發現電影裡的美國黑幫就是喜歡背後開黑槍。

具體談談電影。電影本身還是具有非常高的氣質和很強的個人風格,上一次看時長如此長的電影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了,但一部帶有傳記性質的電影還想成為史詩,那年代跨度就得大、時間就必須得長,不然就無法完整展示主角人生各個階段的故事。

從技術角度來看這是一部高水準的電影,演員的演技不用多說,劇中人物性格都非常鮮明,用流行的話說看老戲骨的對話和表演確實是一種享受;化妝和特效又是另一大亮點,因為時間跨度很大所以從中年到老年過渡得很自然,形體姿態也跟隨轉變得十分專業,看不出刻意表演的痕跡,都是加分項,會讓人不經意間發出讚歎;打鬥戲方面,雖然都是一幫老胳膊老腿,動作沒那麼瀟灑,反倒是多了幾分真實感,不傷大雅;劇中的配樂風格鮮明,就是那種老電影才會用的,其中還有類似經典教父音樂的背景曲,都在提醒你這是一部水準之作。

對於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導演在技術上要達到完美根本不是問題。現在要來說說故事層面,再好的導演也不敢保證不會翻車。影片的前一小部分很精彩,愛爾蘭人(羅伯特·德尼羅飾)與黑幫大佬意大利人(喬·佩西飾)偶然相識後,通過完成後者指派給前者的各類“刷牆”任務(意指殺人後血濺在牆上)推動著劇情逐步走高,這一部分滿足了人們對於黑幫的好奇、期待;直到遇到工會領袖(阿爾·帕西諾飾)並與之建立了特殊的友誼,才算是進入了故事的主線。

進入主線後,幾位主角的性格愈發鮮明,各有各的神經質,而矛盾衝突不斷積累後就迎來了終極問題:如果你的好兄弟要你幹掉你的好朋友,你會做嗎?這是一個非常好也非常棘手的戲劇衝突,因為影片中後部分其實有些平淡,我以為都是在為這個做鋪墊,我很期待導演會怎麼處理,會不會來一個劇情的大爆發震到我,但我沒等到。愛爾蘭人在面對這個終極問題時幾乎沒有什麼掙扎,沒想到他真的就這麼利落的完成了任務,就跟他之前完成那些“刷牆”任務一樣。這樣推斷愛爾蘭人似乎是更聽他的導師兼兄弟意大利人的話,但影片已經把他塑造得可以稱王稱霸了,這樣一來他顯得還是個小角色。而且如果他是如此冷血之人,那導演表現他的父愛之情又是為什麼呢,這條線難道是告訴我們真實的黑幫成員就是這麼現實,那他的人物魅力去哪兒了。


我聯想起阿爾·帕西諾演的另一部經典黑幫電影《疤面煞星》,他在裡面飾演的毒梟最後必須去炸燬一輛車,但他發現車裡有一個小孩,而不傷害小孩是他的底線,在這個地方他遭遇了人性的終極考驗,這個橋段和他的表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觀《愛爾蘭人》,我不太滿意這部影片的地方就是,我等了這麼長時間最後也沒等來高潮,沒有靈魂的拷問沒有人性的考驗,如果這就是導演要拍出的效果,那真是沒有給我留下有深刻印象的片段和以後的談資。

雖然馬丁·斯科塞斯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導演的頻率也越來越低,我還是期待他儘快出下一部作品。

影片評分:7.5 值得一看

類似電影推薦:《教父》《美國往事》《好傢伙》

如果你喜歡這篇影評,請關注公眾號“槍炮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