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蘇寧,想要繼續擁有在“新零售”領域的優勢。

蘇寧的故事我們再熟悉不過,依靠蘇寧易購(SZ:002024)搶先佈局“新零售”,推出家電3C家居生活店、蘇寧小店、紅孩子母嬰店、蘇鮮生等品牌。而且在這一領域與競爭對手開始了諸多故事,如2012年與京東開打電商價格戰;此後蘇寧又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今年,蘇寧先後收購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完善新零售生態。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繼2017年提出“三年兩萬店”後,蘇寧曾在2019年初定下目標,今年將開店目標加碼至1.5萬家,這意味著2019年蘇寧平均每天要開出40多家新店。

年關臨近,蘇寧在新零售領域的表現如何?年初講的故事兌現了嗎?蘇寧的下一個故事又會是什麼?

01 緊跟“新零售”新趨勢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用戶紅利的逐漸消退,線上獲客成本激增,原有的純電商盈利模式已出現瓶頸,亟須取得突破,主張兩者融合的“新零售”應運而生。“新零售”概念由馬雲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率先提出。翌年,北京首家“盒馬鮮生”門店開業,宣告了新零售時代的正式開啟。此後,我國零售業開始疾速向新零售邁進,騰訊系與阿里系不斷加強對線下零售的連鎖超市戰略投資、連鎖百貨商場投資,可謂是“雙馬”不停蹄。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作為推動數字化升級的先行領域,“新零售”是數據生產要素率先植入、率先變現的領域,而中國擁有6億數字消費者,當數字生產要素融入零售領域,將會釋放巨大潛力。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報告,截止2017年,我國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89.4億元,預測2022年我國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15%。

隨著當前消費升級和數字科技技術的提升,“新零售”時代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趨勢:線上線下的融合、面向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全生態鏈創新研發等。

關於線上線下的融合,小米總裁雷軍認為,“新零售”要從線上回到線下,但並不是原路返回,而是運用互聯網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傳統零售的效率,實現兩者融合。與雷軍的觀點相似,張近東也曾表示,“未來零售不只在線上,也不只在線下,一定是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線下要擁抱線上,線上要走向線下。今天,我們對這一趨勢看得更加清晰了。”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正是由於對行業態勢的清晰洞察,蘇寧意識到過分強調線上業務,則會使線下業務成為短板。而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潮流,很多消費者更加註重線下體驗,為此,零售商們又必須要兼顧線下業務。為彌補線下短板,2019年2月,蘇寧收購萬達百貨37家門店。9月,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對於這兩筆併購,張近東表示,這進一步完善了蘇寧的線下零售版圖。他說,“萬達百貨……是未來我們從百貨延展到購物中心的一個前哨站或者驅動點。我們將轉變傳統購物中心的運營理念,重新定位購物中心——作為一個業務、商品和流量的聚合中心。而對家樂福中國的收購,蘇寧則實現了快消類目的突破,成功補足了發展短板。家樂福的供應鏈體系會很快地跟蘇寧的供應鏈體系進行結合,形成協同效益。”

同時,當前消費升級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更加多元化,更加追求環保、健康,同時消費渠道更加碎片化,這就需求零售商們做出相應的調整。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消費升級的載體是品牌,而品牌的本質是參與感。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需求,蘇寧採取差異化策略,加強超市、快消、母嬰產品推廣,同時在線上聚焦社交、社區、內容電商能力的提升。比如,不斷完善蘇寧推客的運營管理體系;完善蘇寧拼購的商品規劃及創新玩法;大力發展蘇小團對社區的覆蓋;升級榴蓮視頻,提升轉化;重視小程序運營提升,加快電商賦能輸出;持續豐富商品類目等。

只有不斷創新,“新零售”才能持續俘獲消費者的心田。“新零售”所要求的創新,是品牌、資本、供應鏈、產品設計和管理經驗以及高效的新零售體系等全生態的創新支持。全生態鏈創新研發方面,蘇寧綜合應用無人店、極物、小店、AGV機器人等手段,以一小時生活場景進行全業態佈局,保證在一小時內將商品送達給用戶,並系統性一站式解決消費者所有需求和問題。

02 持續推進“智慧零售”

蘇寧早在2009年即開啟了互聯網轉型的探索,2010年正式上線電商平臺蘇寧易購,2012年與京東發動家電價格戰。近年來,緊隨“新零售”熱潮,張近東在互聯網商業生態的基礎上又提出全場景的“智慧零售”,並將“智慧零售”提升至集團戰略高度。在“智慧零售”戰略指引下,蘇寧目前已經成為易購、物流、金融、科技、置業等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智慧零售”生態型企業。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為推進“智慧零售”,蘇寧對門店進行數字化改造,建立門店社群運營能力和開闢社群市場。張近東表示,在過去的近30年裡,蘇寧早已建立了採購、供應鏈、門店運營、物流、售後等核心商業能力和數字化運營網絡。

從市場反饋來看,蘇寧的“智慧零售”的表現不俗。今年雙十一當天,蘇寧的全渠道訂單量增長了76%,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了139%。首次參與蘇寧雙十一的家樂福中國,也表現強勢,累計銷售達31.2億元,同比增長43%。

蘇寧“智慧零售”的另一個特徵是利用網絡手段配置物流,做線上線下的“雙線融合發展”。目前,蘇寧正積極推進與家樂福在倉配網絡間的整合,物流地產基金的投資也在有序開展,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快遞網點26091 個,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1105萬平方米,投入運營50 個物流基地,46 個生鮮冷鏈倉,即時配服務覆蓋全國88個城市。預計未來公司將形成“開發-運營-基金運作”的良性資產運轉模式。綜合來看,未來公司或將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融合、全面發展的全場景零售生態圈,為消費者及商家提供優質的全方位服務。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03 到底行不行,業績說了算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11月17日晚間,本該是購物高峰的時段,但客流稀少的某線下商場。記者實拍。

張近東定下的今年要開萬家店的目標是否兌現?根據蘇寧官方數據,公司已經實現當初諾言。但大量擴店的同時,關店數量也相當驚人。由於受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蘇寧今年銷售面臨壓力,大量關店。蘇寧三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在大陸地區新開各類型店面 529 家,調整關閉各類型店面 1,231 家,零售雲加盟店新開2,187 家,關閉127 家。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關店的背後是業績承壓,首先反映在長年為負值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上。蘇寧三季報顯示,短期內企業銷售規模增長承壓。此外,蘇寧已經連續兩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2018年為-138.7億元,同比減少110.05%,2019年三季報顯示,期末的現金環比下降60多億元,透露出隱憂。

近年來,蘇寧一方面減持自有股份,用以迴流資金,另一方面頻繁拋售其所持有的阿里股票,有分析認為,拋售阿里股票或許也是為了回籠資金。2017年12月,蘇寧通過減持阿里巴巴股份套現32.5億元。2018年12月,蘇寧拋售阿里股權,預計可增加淨利潤約52.05億元人民幣。今年5月,蘇寧再次拋售阿里股票,套現約56.01億元。倘若撇除這些“鉅款”,2017年蘇寧40.5億元淨利潤和2018年126.4億元淨利潤將被打上大大的問號。三次售出股份後,蘇寧易購已出清其所持有阿里股份,累計實現套現高達141億元。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數據來源:萬得。無風險收益率取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但從投資人較為看重的經濟利潤來看,蘇寧易購的盈利能力較為可觀。經濟利潤計算公式為,經濟利潤=超額收益率×投資資本。其中,超額收益率=ROIC-WACC。截至2018年12月31日,蘇寧易購超額收益率為10.29%-3.5%=6.79%,收益足以跑贏十年期國債,再乘以本期投入資本1312.13億元,得出經濟利潤為89.1億元。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上文提到,蘇寧易購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如何還能贏利?這得益於公司較強的營運能力,0.93次的總資產週轉率,遠快於永輝超市的1.5次;8.49天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比永輝超市11.36天要快;存貨週轉天數36.65天,約一個月清一次庫存,遠快於永輝超市的43.23天,甚至直追沃爾瑪。對於零售行業來說,高週轉是制勝的法寶,蘇寧易購較快的週轉率使其跑贏同行。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當然從長期收益來看,永輝好於蘇寧。藍線:永輝;橙線:蘇寧易購;淡藍線:上證指數。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讓人擔憂的是預付賬款和商譽。預付賬款的增加,是由於蘇寧併購家樂福與萬達百貨的支出。同時,併購造成商譽激增,如果家樂福業績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很可能發生商譽計提減值風險,投資人須額外關注。

目前來看,蘇寧的“新零售”故事講得漂亮、完整。善於講故事的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故事?可以從張近東近期的一番話中窺探出。他說,“未來零售必將是差異化的商品、人性化服務、智能化運營的三者合一。蘇寧目前擁有4000多個自主研發的系統,在大數據、物聯網、AI、雲計算、5G等技術中都有紮實的創新落地。”

據此,筆者認為,隨著2020年5G實現大規模商用,虛擬增強現實和物聯網技術水平將得到大幅提升,屆時蘇寧線上線下的融合將會更為緊密,蘇寧用戶的現場感體驗得會得到加強,這或許是蘇寧要講的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附:文末彩蛋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蘇寧易購是中國股市中知名的藍籌白馬股。進入4月份以來,蘇寧股票從14.57的高位一路狂跌,振幅達48.52%,並一度達到破淨邊緣。近期獲得MSCI關注,才使股價得到緩慢提振。雖然今年銷售承壓,但蘇寧基本面仍然向好。

買入價格方面,12月11日,蘇寧易購市盈率(TTM)只有4.85倍,這個數據極低,意味著蘇寧易購是相當不錯的價值窪地。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過去5年,蘇寧易購最高PE為264.97倍,最低PE為4.8倍,目前已經處在歷史低位。

市淨率PB來看,12月11日,蘇寧易購市淨率為1.02,同樣處於歷史低位,當前股價9.95元與歷史最低PB對應股票價格9.87元相差無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房租等成本激增,規模性資產重置成本較高,而蘇寧擁有自己的房地產,所以其1.02的PB相對京東、永輝超市等零售同行顯得頗具優勢。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由於蘇寧易購的業務與房地產關聯緊密,在計算估值時,需要考慮折舊與攤銷,所以EV/EBITDA估值方法就有一定意義上的參考價值。截至2019年11月31日,蘇寧易購EV/EBITDA值為19.7,處在較高位置。但比永輝的25.2要低21.8%。

繼“三年兩萬店”之後,蘇寧如何講好下一個“新零售”故事?

綜上,蘇寧易購目前的股票價格明顯被低估,當前股價是一個較低的買入價格。但不排除受房地產市場下行、手機和家電市場增長乏力影響,蘇寧股價繼續下跌的風險,投資人須審慎看待。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刪除)

入駐平臺【不止】

知乎|豆瓣|雪球網|微博|百家號

知料財經旗下媒體【還有】

一知股|消費斑馬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