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代表——武漢

我上一篇寫過深圳的房價會漲,很多人都表示認同,也有些人說房價再漲就活不下去了。這個房價的漲跌是不以我們的主觀意願決定的,我也不想房價漲,越便宜越好,大家都活得輕鬆點,但總體來說目前房價已是如此。而且房價肯定不可能允許大跌的,畢竟目前來說中國的GDP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房地產在撐著的;再漲太多也不太可能,房價已經如此之高了,人均負債率已經超過60%了,再增加上去就很容易發生金融危機了。不過這些都是總體趨勢而已,國家對房價進行總體調控,但是局部城市是不會進行控制的,也是控制不住的;即使去控制,時間也不會長久的,畢竟還是要符合市場供求關係的。一線、新一線城市擁有各方面的優勢可以留住人口,而人口是未來房價的基礎,有需求才有價格競爭。同樣這幾年小地方趁著房地產大勢而虛高起來的房價總是要回歸現實的,畢竟一個月拿個三四千的工資,房價卻8000、10000元/平的地方,那需要拿什麼去支撐呢?以下來談談武漢今年的房價變化。

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代表——武漢

武漢全城新房1月均價15414元/平,全程新房5月均價15592元/平,全程新房12月均價15181元/平,對比年初降幅1.5%,這個數字相當於今年武漢的房價沒有任何變化。這似乎跟我的理論有出入,按理說武漢的房價應該上漲的。實則不然,在總體房價下降比較明顯的情況下,這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當然總體降幅也就5%的樣子,所以大家都感覺今年全國的房價降價不明顯。

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代表——武漢

武漢

說說武漢吧,新一線城市中的典型代表。湖北省會,交通要塞之地,人口充足1100多萬。新一線城市還包括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天津等,加上武漢這六個城市,不僅是新一線城市,而且基本年年評審都在。這裡說一下,新一線城市並不固定,每年都會評審一次,考量的主要是經濟實力,這也是無錫、昆明、東莞、寧波等一些城市會上榜的原因。不過武漢、成都等六個城市由於其一些共同之處,基本綜合實力都靠前。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都是省會城市,可以享有本省/市最優的政策支持,同時可以調動全省之力為之所用。第二,交通便利,不僅是鐵路要塞,同時也是優先佔有公共設施的地方,比如地鐵,暫時都是優先各個省會城市先建。第三,各大高校基本都集中在省會城市,而武漢等幾個地方基本至少一所985高校,這基本保持了人才的持續輸出。第四,地理位置重要,分別是華中、西南、西北、西南(重慶)、華東、華北六個大區的最主要城市,虹吸效應明顯,畢竟大家都不想遠離家鄉太遠,而這個因素最明顯的表示就是這些城市在歷史上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代表——武漢

房價走勢

暫時這幾個城市主要是還在消耗之前的房價壓力,過幾年穩定下來將會再現榮光。比如武漢的光谷,這些互聯網公司逐步將互聯網人才留在武漢;杭州因為阿里的存在,物流和互聯網企業發展壯大。對比10年前,這些崗位的專業人才都是在一線城市才好找工作的。

關於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代表--武漢,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關注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