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鈷”底回升

等待“鈷”底回升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紫宸 從2018年3月至今,鈷價一路狂跌,但現在,它似乎要走入新的起點。

小金屬商品投資市場的人們密切關注著鈷的供需變化:4個月前,歐洲礦業巨頭嘉能可宣佈正式停產全球最大的鈷礦,這給供應帶來了顯著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作為唇齒相依的下游產業——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卻迎來了突然的下滑——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裡,中國市場一共賣出了9.5萬輛新能源汽車,而上一年這個數字高達16.9萬輛。

從鈷的原產地——剛果金的礦山,到中國的冶煉工廠,再到全球的電池以及電動汽車、智能手機車間,鈷元素將這個世界巧妙地串聯了起來,也讓它們變成了密不可分的整體。

所有人都能看到鈷長期向好的未來。不過,眼下,利好和利空似乎交織在一起,充滿了不確定的下游市場,讓鈷的短期前景變得撲朔迷離。作為鈷全球產業鏈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中國經濟將在下一年會走出什麼樣的軌跡,成為了最重要的猜想。

鈷貿易商很樂觀,他們在等待鈷的財富盛宴再次來臨。

買入金屬鈷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點。2019年7月,歷經16個月的下跌,鈷從70萬元/噸回落至20萬元/噸。正如在此之前,它用了大概18個月的時間,從20萬元/噸一路漲到70萬元/噸。

進入12月,上海千鈷實業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訂購的一批金屬鈷抵達了上海。從加拿大到中國,船期大約需要20來天。眼下,還有兩個月的貨物尚未發出。

千鈷是中國金屬鈷市場最大的一家貿易商。今年7月,這家公司與上游供應商簽了一年的長單,每個月進口60-80噸的金屬鈷。如果鈷價在接下來持續見漲,這些進口鈷金屬將意味著可觀的利潤。

總經理王文濤判斷,鈷價在這時已經見底。“事實上,20萬元已經跌破鈷的成本線,這個價格意味著,整個涉鈷產業鏈是虧損的,從原料、加工廠到貿易商,都不能倖免。對工廠和貿易商來說,支出是固定的,房租,人員,倉儲,都需要成本,只要手裡有貨,就是虧的。”王文濤告訴經濟觀察報。

好消息隨即傳來。8月7日,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宣佈:位於剛果金的Mutanda礦將在年底前停產——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在產鈷礦,年產鈷原料約佔全球產量的20%。

市場的猜測聲不斷,有的認為,後期開採成本高企,令其最終採取了停產的行動。也有的認為,這是巨頭主動調節供給的策略,以改變目前糟糕的市場行情。人們想起,四年前,這家公司曾採取了類似的行動以提振彼時低迷的鋅金屬市場,鋅的價格在此後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上漲了一倍。

鈷價開始了有了初步的反彈,到9月下旬月,鈷價格拉漲到了30萬/噸。不過,新的問題緊接著到來:與這一小品種金屬密切相關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數年來的首次下滑。

2019年8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7月份汽車產銷數據,新能源汽車當月銷量8萬輛,相較前一個月幾近腰斬。

王文濤在時時關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變化:這是一個與鈷價變動息息相關的產業,作為汽車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材料之一,鈷在新能源汽車製造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個月發佈一次的數據顯示,電動汽車銷量的同比降幅還在進一步擴大,而鈷的價格,則在這段時間中震盪著下跌。直到最近一個月,它的價格保持在了25萬元/噸的附近波動。

這意味著,眼下的貿易商依然很難具備可觀的盈利空間。不過,王文濤眼下並不悲觀,相反,他在等待著鈷價的再一次回升。

礦山行動

在非洲中部,從剛果金的盧本巴希到贊比亞一帶,一條長達500多公里的銅鈷礦床帶礦脈中,蘊藏著誘人的銅鈷資源,剛果金處於這一礦帶的頭部,礦床多數位於地表,開採更為容易。在當地,人們會從地表手工採集銅鈷礦石,並由此形成了一個頗為特別的“手抓礦”行當。

2018年,手抓礦貢獻了大約1萬金屬噸的鈷——這在整個市場的供應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更主要的產能,來自於那些長期駐紮於此的大中型礦業企業。

巨頭們的開採機器與手抓礦一道,為全球市場供應了70%以上的鈷礦資源。鈷金屬也將這片非洲土地與遙遠的中國大陸連接了起來:在全球,接近70%的精煉鈷產能集中在中國,而下游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又將這些鈷最終運送進了汽車以及3C產品的車間。

2019年11月底,跌破成本線的鈷價終於迫使嘉能可那個巨大的鈷礦提前1個月停產了。對於其他的礦商而言,一些原本計劃新開的礦也因價格低迷而推遲,這使得剛果金的鈷礦實際增量並不及預期。不過,一些既定的重要擴產項目,依然在如期地進行。

歐亞資源集團CEO宋本(英文名:BenediktSobotka),長年頻繁往來於中國,拜會政府,抑或參加那些在中國舉辦的國際高端論壇。他執掌的礦業公司,為中國的企業供應鉻鐵、鈷金屬等工業的原料。“MetalkolRTR一旦全面投產,歐亞資源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鈷生產商和中國最大的鈷供應商。”宋本告訴經濟觀察報。

宋本是一個堅定的看多派。Met-alkolRTR是歐亞資源的鈷礦,位於剛果金科盧韋齊附近的一座鈷銅尾礦再處理項目,2018年10月這個項目開始生產,宋本介紹,目前正在加大一期項目的生產,並加速二期項目的進程。

宋本說:“目前的鈷價格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這不符合強勁的鈷需求增長。如果按照目前的價格,全球20-30%的鈷礦供應將在2020年面臨消失的風險。”

歐亞資源集團中國區總經理王蘊告訴經濟觀察報,剛果金的鈷礦開採商正在致力於減少當地的手抓礦,這除了對於人權因素的考慮,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維護更加健康的鈷行業市場。事實上,對於剛果金政府而言,鈷市的供應偏多,可能意味著價格的走跌,當地政府需要權衡鈷市變動給該國帶來的整體經濟利益。

根據國內有色金屬產業相關諮詢研究機構的統計,2018年,全球鈷原料的產量約為13.5萬噸,2019年預計達到14.4萬噸。該機構核算,到2020年,來自礦山的鈷原料將增產5000噸左右。

上述機構預計,2020年,伴隨著嘉能可Mutanda停產,剛果金和贊比亞有些項目進展緩慢,以及手抓礦產量的下降,全球鈷原料的供應增幅將持續減緩,供需格局趨緊,鈷價也將由此提高12%左右。

安泰科鈷行業分析師劉磊算了一筆賬:關停了嘉能可的Mutanda礦,但嘉能可的另外一處礦山Katanga、歐亞資源正在走向達產的RTR尾礦,以及阿聯酋和中國企業在剛果金的礦山,他們的擴產計劃,又足可以彌補那座停產礦山帶來的產能空檔,而市場行情一旦回暖,當地手抓礦的生產又可能再次回潮。

汽車和5G

剛剛過去的幾個月裡,每月一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看起來越來越難看:在新一輪政府補貼退坡的前夕,2019年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以同比81%的增速,達到了歷史同期的峰值15.2萬臺,但一個月後便迎來了斷崖式的下滑,銷量腰斬至只有8萬臺。

劉磊對於短期鈷價的未來略顯得悲觀。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在過去兩年佔據了全球50%左右的份額,國內上游電池產能也超過全球一半的份額,儘管以智能手機為主的3C電池過去一直是鈷原料的最大下游市場,但發展勢頭迅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未來影響鈷金屬市場的最核心變量。

王文濤在其上海的辦公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中國明年新增1億部5G智能手機,假設一部手機用10g左右的鈷,那麼意味著新增加1000噸左右的用鈷量。

劉磊分析,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短期內無力迴天,明年可能需要依靠海外的增長。而基於全球5G基礎設施依然尚未成形,5G手機帶來的增量將十分地有限。

宏觀影響

Mb現貨價格指數(國際鈷現貨貿易參照這一價格指數)顯示,從2019年1月2日到12月4日,鈷的標準機低幅均價為16.16美元/磅。王文濤預計,2020年大概率它將升至20美元/磅或以上。

這是相對保守的估計,有人看漲至35美元。券商同樣普遍看好鈷價的回升。廣發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巨國賢在11月中旬發佈的觀點認為,嘉能可的停產,以及疊加5G換機潮啟動,將會促進鈷價進一步上漲。

從剛果金的礦山到中國的冶煉工廠和電池車間,再到特斯拉上海的超級汽車工廠和智能手機車間,直至全球的終端消費者,鈷元素將整個世界串聯了起來。

沒有什麼可以脫離大環境而存在,小小的鈷金屬同樣如此。王文濤在密切關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他判斷,現在,宏觀經濟形勢、全球和中國的貨幣政策環境、行業生產成本、社會庫存,以及社會預期等五個方面的利好,將共同將鈷推向一個令人心動的未來。“以現在的運行成本,礦山是不賺錢的,鈷價往下走的空間很小。如果虧錢,生產者會採取措施,不會讓虧損持續下去,就像嘉能可選擇提前關閉了這個鈷礦。而在行業基本面上,整體消費依然在增長,供給卻沒有增加很多,社會庫存也並不大。”王文濤說。

12月8日上午,王文濤打開滬銅期貨價格走勢圖,價格走勢圖顯示,到12月6日,銅期貨價突破下行趨勢線。與此同時,鎳期貨價格則走出了“底分形”,這在技術分析層面意味著出現了見底的跡象。

在金屬商品領域,銅被認為是有色金屬的引領性品種,銅行情啟動,很可能意味著,有色金屬板塊被帶動起來。

對於商品市場來說,此刻進入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即傳統的“財務月”,企業要爭取賣貨、回籠資金,這對商品價格行情會形成短期壓力,但王文濤認為,“希望”會在不遠的將來到來。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159ZNH16】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