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投、國家能源集團等電力巨頭的氫能戰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电力巨头的氢能战事

去年以來,我國氫能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截止目前已有7個省(直轄市)20多個市(區)地方出臺氫能方面發展規劃。此外,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國家能源局科技司關於能源技術裝備創新支撐能源革命和綠色發展研究等四項課題承擔單位公開徵集公告》,這預示著氫能行業期待已久的國家級規劃或將出臺。

市場方面更為活躍,企業頻頻投資、合作,這當中不乏大型國家隊、傳統能源巨頭的影子,無論是電力、核能、石油化工還是煤礦等行業均有涉足氫能產業。 在電力領域,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兩家巨頭表現尤為活躍。

國家電投:一支勁旅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在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資產,早在2017年,國家電投批准成立了旗下氫能相關業務公司——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營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的氫能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項目。

今年以來更是頻頻在氫能行業有所動作,可謂發展氫能行業的一支勁旅。

1月初,國家電投集團總經理江毅透露,作為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具有核電牌照的企業,國家電投正尋求在代表能源未來的核電前沿技術和系列儲能前沿技術上取得突破,並已在氫 燃料電池 開發領域獲重大突破,完成了相關催化劑、擴散層、膜電級、雙極板、電堆組裝、系統控制、空壓機等系統設備自主研發,在實現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完全自主化的同時,部分性能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同月,國家電投宣佈,今年重點工作目標之一是將 清潔能源 裝機佔比提高至50%,力爭成為我國發電集團中首個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一半的企業。在積極培育新業態新動能方面,加快開展北京冬奧會 氫能 交通示範項目,推動制氫、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及氫能綜合利用。

隨後,1月23日即傳來簽約消息。國家電投 氫能 公司、北汽福田、北京億華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推動京津冀地區氫能交通應用示範與推廣達成合作共識。三方將圍繞 清潔能源 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開發和示範應用推廣、產業開發基金等進行廣泛合作,共同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推動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利用和氫能交通應用推廣,推動氫能社會的建設。

2月26日, 國家電投 與 國家能源集團 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電力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 表示希望雙方不斷深化在煤電平衡、科技創新、 氫能 利用、智慧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促進雙方合作再上新臺階,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攜手邁向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標。

3月6日,國家電投與中船重工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核能、風電、光伏、氫能等產業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3月25日, 國電投 氫能寧波辦事處揭牌儀式,在浙江省寧波慈溪市濱海經濟開發區舉行。 據悉,國電投氫能在寧波設立辦事處,是為了落實今年1月份國家電投集團與寧波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氫能產業在該地的發展。該辦事處成立後,將在寧波重點推進雙極板和氫燃料電池總裝兩條中試線、氫能產業園一期建設、氫能交通示範應用等項目實施,及雙極板生產製造公司和電堆總裝產線公司的籌備及設立。

4月2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連維良就新能源平價上網、煤電聯營、 氫能 及 儲能 技術等問題到國家電投調研,並參觀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氫能展廳、氫能及 燃料電池 實驗中心、先進儲能技術實驗室。

6月12日,國家電投中電國際與延慶區政府簽署《綠色 氫能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創新發展綠色氫能產業方面達成合作共識。根據協議,雙方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共同推進綠色制氫、加氫項目落地,探索氫能創新技術,促進氫能裝備產業發展,並配合北京市交通委、冬奧組委開展氫能交通示範應用,共同推動綠色智慧園區和低碳示範村莊建設,著力打造 新能源 應用示範區。

7月,國家電投氫能公司100千瓦功率金屬雙極板 燃料電池 電堆宣告研製成功。 此後,在 國家電投 科學技術研究院舉辦的 氫能 技術創新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公司首席技術官柴茂榮表示,國家電投100千瓦氫燃料反應堆將於今年年底完成整個系統穩定性測試。

9月4日,浙能集團與 國家電投 集團在杭州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在核電、清潔能源、 氫能 、海外項目及新產業、新技術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9月6日,在中德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與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在人民大會堂共同簽署《綠色 氫能 發展和綜合利用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聚焦氫能供需兩側關鍵技術的聯合研發與應用,重點圍繞氫能技術聯合創新研發、2022北京冬奧會綠色制氫科創項目、氫能產業能力培育和標準制定、第三方市場合作等領域開展高技術合作。

9月16日, 國家電投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主持召開2019年第19次黨組會議,會議決定,對國家電投集團 氫能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氫能科技公司”)進行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綜合性改革,加快實現 氫燃料 電池產業化應用,並以此帶動集團公司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相關方案將在集團公司董事會審定後實施。

9月17日,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投氫能產業推進工作小組)與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氫能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簽訂氫氣電解制備-氫氣液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將基於在氫液化和氫能市場的互補性,就可再生能源制氫、氫氣液化等方面進行強強聯合,共同突破中國氫液化裝備及項目的進口“卡脖子”問題,為中國氫能普及發展貢獻開創性的力量。

9月30日, 國家電投 2019年重點項目--朝陽可再生能源摻氫示範項目第一階段工程圓滿完工。 據悉,8月23日,朝陽可再生能源摻氫示範項目第一階段工程破土動工,利用燕山湖發電公司現有10Nm3/h鹼液電解制氫站新建氫氣充裝系統,氫氣經壓縮瓶儲後通過集裝箱式貨車運至摻氫地點;廠外在朝陽朝花葯業公司建設 天然氣 摻氫設施,實現天然氣摻氫示範。

該項目是國內首個電解制氫摻入天然氣項目,具有重大意義!通過驗證電力制氫和氫氣流量隨動定比摻混、天然氣管道材料與氫氣相容性分析、摻氫天然氣多元化應用等技術的成熟性、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全面驗證示範氫氣"製取-儲運-摻混-綜合利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目的,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天然氣管道摻氫規範和標準的空白。

10月17日,2019江蘇省宜興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屺亭街道、芳橋街道)舉行重點項目集中啟動儀式,集中啟動的重點項目中,總投資50億元的清潔能源(氫能)產業園項目,由國家電投集團、國家電投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銀環集團有限公司、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氫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該項目規劃總面積400畝,分三期建設,主要包括投資建設40MW分散式風電項目,加氫站和公交、物流運輸示範項目(由輸氫管道、示範加氫站、若干輛示範應用氫能公交車和物流車組成),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研發、設計和製造,氫燃料電池整車製造等,全部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應稅銷售100億元。此外,國電投氫能小組與廣東省深圳市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氫能源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0月30日, 國家電投 湖北分公司與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政府(武漢化工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青山區(化工區)轄區內副產氫資源整合利用、 氫能 產業發展和綜合智慧能源、增量配網項目投資達成共識。

11月7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CREC2019)開幕之際,無錫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 氫能 業務、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業務、煤改氣能源業務、綜合能源控制中心和服務平臺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11月12日,國家電投湖南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智勇一行來湖南株洲市進行商業洽談,根據洽談會,國家電投計劃投資建設株洲首座制氫、儲氫、加氫、加油、充電“五位一體”合建站,並尋找氫能產業鏈中其他投資機會。

11月29日,延慶小型多能互補零排供能試驗系統示範項目一期(延慶園 加氫站 )舉行開工儀式。延慶小型多能互補零排供能試驗系統項目一期,主要將在中關村延慶園內建設一座500公斤/天的加氫站,每日能為近33輛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提供加註服務,建成後,將作為延慶區氫能交通重要基礎設施,以綠色、零碳、環保的形象,為2020年高山滑雪世界盃延慶站、北京冬奧會測試賽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氫燃料車輛示範運營提供保障,同時對京津冀地區後續氫能項目建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項目建設方 中電智慧 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為國家電投旗下中電國際的全資子公司。

國家能源集團:領頭羊

國家能源集團與氫能同樣淵源頗深。2018年2月11日,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國家電網公司等多家央企參與的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的國家級產業聯盟——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簡稱“中國氫能聯盟”)在北京宣告成立。同年,國家能源集團加入了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成為指導委員之一。

若說國家能源集團今年最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啟動了“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著實可謂氫能領域的領頭羊。

今年兩會期間,彼時就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解決清潔能源很重要的思路,是氫。”他建議將氫能納入能源體系,制定發展戰略。

2月26日, 國家電投 與 國家能源集團 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國家能源局發佈2019年能源戰略規劃工作研究課題中標公告,作為中國氫能聯盟理事長單位的國家能源集團,由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米樹華擔任課題負責人,聯合中國氫能聯盟成員單位鋼研集團、同濟大學、中船重工、航天科技、有研集團以及發改委能源所中標《氫能產業發展專題研究》課題。

5月,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立項批覆,並進入啟動階段。

6月,由國家能源集團氫能公司、低碳研究所、武漢大學物聯網實驗室和融鏈科技共同合作推出的全國首個智能加氫站站控系統“融氫”在江蘇如皋加氫站投入應用。該系統是國內第一個成熟應用於加氫站的綜合智能站控系統,“融氫”全面實現了加氫站一體化運營管控,能夠實時監控站點生產運行狀態、處理緊急事件,自動收集整理運行數據,智能調配站上物資,實現無人化商業結算,極大簡化加氫站作業流程、降低手工工作量和錯誤率,帶來工作效率提升。在用戶層面為加氫站用戶提供智能化搜索定位、快速查找站點、便捷支付等用氫管理功能,帶來更加高效、時尚的加氫服務體驗。在氫能集中管控層面,能夠對儲運、加氫,用氫做到實時監測、記錄、快速分析反饋,進行及時、準確的生產調度指令下達。

8月21日,中國工程院“中國氫能源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京召開。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米樹華表示集團已基本形成煤制氫、氫氣純化、加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等氫能技術儲備。在江蘇如皋建設了國內首個國際標準加氫示範站,近期將在張家口建設可再生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保障2022年冬奧賽場供氫需求。

12月6日,國家能源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將在打造氫能產業生態鏈、培育氫能產業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氫能專項投資基金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本次簽約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和湖北省政府於11月18日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的重點落地項目。 (武漢資環院湖是由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參與投資設立的氫能源產業基金——深圳市君豐華盛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的)

其他電力領域“五大四小”表現如何?

華能

華能一直在做張家口風電制氫及加氫站,為冬奧會供氫。據悉,目前這個全球最大的風電制氫項目——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進入最後階段的調試,項目一期年底投產後可形成年制氫700.8萬標準立方米。

4月17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重大諮詢研究項目“中國 氫能源 與 燃料電池 發展戰略研究”啟動會在國家能源集團召開。來自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鋼研科技集團、華能集團、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安泰環境工程公司等科研、高校、大型企業集團的專家學者60餘人參加會議。“中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2019年度重大諮詢研究項目,共分為“氫能源與燃料電池對推進能源革命的作用”、“ 制氫 供氫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氫能利用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發展政策建議”5個專項,由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彭蘇萍院士和工程管理學部凌文院士共同擔任項目負責人。

8月31日,白城 氫能 產業項目推進會在白城賓館召開。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漢傑,以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哈爾濱黎明氣體集團、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應邀蒞臨會議。 吉林白城市政府和6家與會企業共同簽署了“中國北方氫谷”產業發展戰略聯盟備忘錄。會前,企業代表考察了白城氫能產業園選址地點和華能洮北風電場。

華電

2019年4月23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了寧夏 氫能 產業發展研討會,邀請有關專家進行授課和交流。自治區政協經濟委員會、寧夏能源協會、寧夏大學、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東管委會及國家電投、神華寧煤、寶豐能源、中國石油寧夏石化、中國石化長城能化、國網寧夏電力公司、華電集團、華能集團、寧夏電投、寧夏電力設計院等部門和企業的專家領導參加會議。

6月12日, 氫能 張家口建設規劃發佈暨UNDP授牌儀式、 氫能產業 項目簽約活動在京舉行,發佈《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2019—2035年)》。 會上,中油金鴻華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河北華電沽源(康保、尚義) 風電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

華潤

今年1月份,遼寧省工信廳在瀋陽召開了全省氫能產業發展研討會。“政產學研用”產業鏈上的重點單位近6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圍繞氫能產業鏈條上的氫能製備、儲運、加註,氫燃料電池材料、關鍵零的研發,電推的控制與集成,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等問題進行了研討,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新源動力、航天一院十五所、大連理工大學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遼能天然氣公司、華晨汽車集團、大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德爾集團美國氫燃料電池系統公司、瀋陽斯林達、瀋陽東管電力、華潤電力盤錦有限公司、撫順新賓縣等12家單位做了重點發言,從各自領域梳理總結科研實力、產品研製、示範應用、產業規劃等發展現狀,提出在科技成果轉化、金融環境、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與發達地區還有顯著差距,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完善產業鏈條,匯聚資源優勢,堅持問題導向,促進產業實現穩健發展。

中廣核

中廣核是零碳能源提供商,擁有核、風、光、水、氣等清潔能源發電資產,目前我們也著眼於國內電力過剩的情況,希望發揮中廣核的作用,重點考慮P2G(電轉氣及氫儲能技術的應用)。早在2017年4月,中廣核集團聯合中金前海發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發起成立氫能基金,該基金總規模30億元人民幣(一期規模10億元)。

今年4月12日,中廣核集團下屬子公司中廣核資本、中廣核產業投資基金與南都電源簽署《氫能產業基金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成立深圳白鷺氫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總規模擬定為5-10億元,首期規模擬定為2.01億元,在首期規模投資額超過70%時,協議三方可協商以增加基金出資額或新設基金的方式擴大基金規模;本基金存續期5年,其中投資期3年、退出期2年。存續期屆滿,可經投資決策委員會提議合夥人會議決議,延長基金存續期2次,每次1年。基金主要投資於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