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1955年的夏季,湛江發生歷史罕見的大面積的蝗蟲災害,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發展,危及農民的生活的切身利益。說起蝗蟲,大家都很熟悉,我們方言叫做“草蜢仔”,蹦蹦跳跳貌似很可愛,是小朋友們的玩物,90年代還出了一個香港的歌唱組合“草蜢”,很受群眾歡迎。但對農民來說,草蜢仔就是一種害蟲,因為它專吃禾本科植物的葉片,對水稻來說有著致命的傷害。

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田間的草蜢仔

這一年,蝗蟲的活動十分猖獗,湛江郊區、坡頭、麻斜一帶都是嚴重的災區。蝗蟲成群結隊,密密麻麻,一飛起來,嗡嗡嗡嗡,遮天蔽日,就像科幻片中的外星生物入侵。大批的農作物被啃壞,它們不僅啃水稻的葉片,連樹木野草也被啃得一片狼籍!那時,建國還沒多久,農村生產合作社(即初級社)剛成立,群眾都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糧食還要上繳國家,哪裡經得起這死蝗蟲這樣折騰!

蝗蟲這種災害,在解放前及封建社會對人類社會是致命的。遇到蟲災,老百姓就要逃荒乞食,賣兒賣女,時有餓死人的現象發生。逃荒的人們把草根樹皮吃乾淨了之後,甚至會出現人吃人的現象。災情嚴重的時候,婦女、兒童被綁起來拉到市場上,像牛羊一般宰殺了賣肉賣,稱之為“菜人”……慘不可言。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因為災害逃荒餓死人的現象才得到控制,直至消失。

1955年的蝗蟲災害雖然來勢洶洶,但人們的鬥志卻很強。7月22日,粵西區委、粵西行政公署聯合發出《關於限期消滅蟲害的指示》,號召各地立即組織突擊除蟲,全力以赴,在限期內把蟲害消滅!

湛江社會各界紛紛響應,大批的機關幹部、學生、工人、部隊戰士組織人力物力支援農村滅蟲戰鬥。他們匯聚到指定的災區,吃在田頭,睡在茅棚,接受上級統一的領導和指揮,投入到聲勢浩大的滅蟲大戰。

他們採用什麼方法滅蟲呢?由於那時湛江才解放五年多,經濟還十分落後,滅蟲的技術和方法也很原始,基本靠“人海戰術”。人們用抽水機噴水,把天上飛的蝗蟲衝下地,然後男女老少齊齊上陣組成人網,一邊呼喊,一邊揮舞樹枝或掃把,從四面八方向蝗群中心靠攏,步步為營把蝗蟲趕到原先挖好的深坑。然後用水淹,用土埋,用火燒,把蝗蟲徹底殺死。據老人回憶,入坑的蝗蟲有的厚達2-3尺,密密麻麻非常恐怖。

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鋪天蓋地的蝗蟲

就是這樣,湛江人民第一次用人的力量完勝蝗蟲引發的災害。據不完全統計,至1955年7月27日,湛江地區9個縣市共滅蟲45萬多斤。湛江雖遭受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但民心安定,社會太平,沒有發生舊社會逃荒和死人的悲劇。湛江農民以新舊社會的切身體會,從內心深處感謝黨和人民政府。災後,他們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迅速掀起了農業生產的新高潮。

湛江歷史雖然有過蝗災,但1955年那樣大面積的鋪天蓋地的蟲災,還真的罕見。自那場聲勢浩大的災害過後,60多年來湛江再沒有大規模的蝗蟲災害發生。

查閱史料,關於蝗災的記載不少。《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則蝗蟲為災。”司馬遷《史記》記載:(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蝗蟲起,百姓大餓, 布糧食亦盡,各引去。”(發生蝗災後,老百姓鬧起了饑荒,官方救濟的糧食也發完了,百姓開始逃荒)《宋書》:“詔募民掘蝗種,給菽米”,六月“諸路募民,掘蝗種萬餘石”(官方發動老百姓挖掘蝗蟲蟲卵,並且獎勵糧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零八回:“弓兵道:‘今年上半年,這裡沂州一帶起蝗蟲,把大麥小麥吃個幹浄,各縣的縣官非但不理,還要徵收上忙錢糧呢。’”

據史料記載,古代蝗災頻發,秦漢蝗災平均八年一次,兩宋為四年,元代為兩年,明、清兩代均為三年,蝗災之頻繁,百姓深受其害。西安地區,古稱“天府陸海”,膏脂之地,但逢蝗災來臨也是難以抵擋。過去人們對這種災害沒有科學認識,就認為是上天派來懲罰人們的。於是就只有祈禱蝗蟲財神來保佑自己,甚至建起蝗蟲廟,定期來上香許願,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


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古代的蝗蟲廟

有人問,古時候人們為什麼寧肯餓肚子也不吃蝗蟲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上面所說的,大家認為蝗蟲是上天派來懲罰人類的神靈,吃它會招來更大的災禍。

第二個原因。蝗蟲雖然含有大量蛋白質和氨基酸,但所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很少,吃了也不飽腹,空腹食用大量蛋白質,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甚至中毒。這跟湛江的海鮮一樣,即便在困難時期,海鮮的地位也遠遠比不上米飯和肥豬肉,人們寧肯拿海鮮來餵豬也不敢大量食用。當然,某些少數民族在古代也有吃蝗蟲的習俗,但那畢竟是少數。

第三個原因最重要,古時候生產力低下,難以捕捉大量的蝗蟲。食用蝗蟲需要大規模的捕捉、晾乾和儲藏。而蝗蟲吃完莊稼就飛走了,給人們留下的大規模捕捉的時間也就一兩天,用於捕捉的工具都很難準備好,徒手捕足難度大,數量很少。

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廉江市良垌鎮朱屋村的村民治蝗有成效

那麼,從科學角度來說,怎樣防治農村的蝗蟲災害呢?

一是要多樣化種植。蝗蟲愛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儘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

二是選擇種植地塊。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或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

三是保護好蝗蟲的天敵。蝗蟲的天敵很多,青蛙、蜥蜴、鳥類(特別是燕子)、蜘蛛、螳螂及多種捕食性甲蟲都是,保護好它們可以有效預防蟲害。

四是利用生物農藥防治。目前用於蝗蟲防法的藥物有微飽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前兩者是真菌類藥物,蝗蟲食用後,可以在身體裡產生病變和毒素。印楝素則是一種從植物提取的殺蟲劑。

五是養雞養鴨。大家都知道,草蜢仔是走地雞鴨最喜歡的食物之一。把雞鴨放在田間覓食,可有效減少蝗蟲的數量。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防治蝗蟲最常用的是化學農藥殺滅法,如甲基甲胺磷、敵百蟲、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維菌素、辛硫磷等。殺蝗蟲最好在蝗蟲的若蟲(體型小,生殖器官未完善,無翅)時候殺的效果好。那時蝗蟲翅膀還沒有長全,飛行能力差,抗藥性低。另外,蝗蟲的卵是產在地裡的,用農藥殺效果好。

60多年前,湛江發生一場歷史罕見災害,起因是一種常見的昆蟲

農民噴灑農藥殺蝗蟲

關於蝗蟲及其引發的災害,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本文部分素材獲湛江民間歷史學家駱國和老師原創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