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平潮新城將建成這樣!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

今天上午

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三場新聞發佈會

在記者提問環節

市國資委介紹了

平潮新城、軌道交通的

相關建設情況

1

南通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上明確提出“南通要建設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作為南通接軌上海、跨江融合發展的交通樞紐,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已在今年9月20日順利合龍,滬通鐵路通車進入倒計時。請問,作為“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的“平潮新城”,當前建設進展和未來產業定位是怎樣的?

答:剛才提問時講到,平潮新城是“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非常形象,滬通公鐵兩用大橋通車後平潮新城將完全融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

官宣:平潮新城將建成這樣!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

平潮新城依託南通西站而建。南通西站是集鐵路、地鐵、快速通道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從南通西站通過明年(2020年)即將通車的滬通鐵路,經張家港到上海,僅需要40分鐘左右時間。同時,南通西站北接明年即將通車的鹽通高鐵,將與青鹽鐵路、徐宿淮鹽鐵路相連。

不久的將來,北沿江高鐵、滬通鐵路、通蘇嘉和已通車的滬杭高鐵,共同形成上海高鐵外環,而南通西站是上海“高鐵外環”的重要節點。

同時,平潮新城區域內建有軌道交通1號線的始發站和高鐵站站,今後南通市民可乘坐地鐵到南通西站,無縫換乘高鐵動車,直達上海虹橋和浦東。

官宣:平潮新城將建成這樣!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

南通西站效果圖

平潮新城建設目標是高品質樞紐型城市窗口。開發建設中,我們堅持生態優先、品質至上,超前謀劃、精心策劃、科學規劃、合理計劃。委託國內一流團隊策劃新城定位、優化城市設計、美化生態環境。

圍繞高鐵樞紐打造南通聯繫蘇南、輻射蘇北的“城市窗口”,依託水網縱橫、運河穿境的優越自然條件打造“工作在園區、生活在景區、旅遊在社區”的“生態綠谷”。

當前,南通西站主體結構基本完成,進入裝修階段,西站大道、凱迪大道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有序推進,平潮新城廣場、長途汽車站等公建配套項目已全面開工,K12外國語學校計劃明年3月開工。

在平潮新城構建“1+X+N”產業體系。“1”為交通樞紐偏好型現代服務業,重點打造展貿綜合體;“X”為本地產業升級;“N”為新興產業導入,發揮區域和交通雙重優勢,打造“滬蘇產業合作”的橋頭堡。

2

請簡要介紹軌道交通工程概況及當前進展?

答:首先,我想要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感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我也想請大家幫個忙,儘管我們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但在建設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對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所以想通過在座各位,向全體市民的支持和理解,真誠地表示感謝!

關於軌道交通工程情況,我向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總長39.182km,設站28 個,其中換乘站2個,設平東車輛段和小海停車場各1個,線路先後串聯通州區、港閘區、崇川區、開發區。工程已於2017年12月18日開工,計劃2021年12月通車試運行,2022年3月試運營。

目前,全線28個車站已經全部實現地下連續牆封閉,其中19個車站已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全線已經累計投入28臺盾構機,16個區間實現貫通,部分區間和站點已進入區間聯絡通道和出入口等附屬工程施工階段。

官宣:平潮新城將建成這樣!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

(圖中站名為暫定名,命名公示請點擊此鏈接)

2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總長20.85km,設站17個、幸福車輛段1個,線路先後串聯港閘區、崇川區、通州區,並與1號線共同搭建起東西向和南北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工程已於2018年10月26日全線動工,計劃2022年12月通車試運行,2023年3月試運營。

目前,全線17個車站已經累計完成地下連續牆1742幅,佔設計總量的97%,7個車站已經開始主體結構施工。

官宣:平潮新城將建成這樣!上海北大門、跨江第一站

(圖中站名為暫定名,命名公示請點擊此鏈接)

03

請問軌道交通將在助力南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發揮什麼作用?

答:大家都知道,當前,南通正處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戰略疊加的關鍵時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風口”。

這既給軌道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也為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基礎、更佳的條件。作為這一宏偉戰略的重要支撐之一,軌道交通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做好兩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全力建好軌道交通,加快實現與上海的無縫對接。我剛才已經向大家介紹過,1號線一期工程將於2022年開通。屆時,市民將可以乘坐地鐵到達南通西站,並通過無縫換乘的方式,再乘坐火車到達上海。因此,軌道公司將緊扣關鍵工期節點,全面動員各方面力量,確保按期建成1、2號線一期工程,為2022年實現與上海的軌道交通無縫對接,提供堅強保障。

二是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加大對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等重大項目的支撐力度。軌道公司將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主動對接、積極配合市主管部門,進一步修編完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實現軌道交通與新機場、北沿江、通州灣等重大項目的有效銜接,努力在南通建設江蘇“新出海口”、建成上海“北大門”的重大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