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期的頤和園:石舫、十七孔橋、銅牛都在畫面裡


荇橋為東西向,位於石舫西北側武聖祠島與寄瀾堂之間的河道上,該河道頤和園內稱為“萬字河”。荇橋以北為萬字河北段,蜿蜒北行,直通“宿雲簷”城關。荇橋以南可觀望石舫,面臨昆明湖盛景。圖為托馬斯·查爾德於1870—1880年拍攝的清漪園荇橋。

頤和園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建於乾隆年間,取“永鎮悠水”之意,希望銅牛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為了闡述建造銅牛的意義,乾隆皇帝特意撰寫了一首四言的銘文,用篆字書體鐫刻在銅牛的腹背上。銅牛是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珍品。圖為托馬斯·查爾德於1870—1880年拍攝的被毀後的銅牛。

托馬斯·查爾德於1870—1880 年拍攝的石舫。從這張照片中可以得知,緊鄰石舫的寄瀾堂和石丈亭在英法聯軍的大火中倖免於難。

宿雲簷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頤和園西北部,原為一座城關,又稱“貝闕”,是從西部入園的門戶。此關可控制西如意門一帶,與萬壽山東的文昌閣一東一西、一文一武,象徵著文治武功、文武雙全。圖為托馬斯·查爾德於1870—1880 年拍攝的宿雲簷。

十七孔橋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湖中南湖島的一座長橋,清乾隆修清漪園時建造,是清漪園內最大的石橋。橋由17 個孔券組成,長150 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 個。圖為湯姆森·查爾德於1878 年拍攝的十七孔橋南面

湯姆森·查爾德於1878 年拍攝的十七孔橋北面。此時十七孔橋北面的萬壽山佛香閣已被焚燬無存,十七孔橋東邊的銅牛還依舊臥在原址上。

繡漪橋位於清漪園東南角,是昆明湖與長河、東堤與西堤交界處。清代帝后來頤和園時,經常從西直門外倚虹堂或樂善園上船,經長河從繡漪橋下進入昆明湖。為滿足行船的要求,繡漪橋建成高拱形單孔橋,北京人習慣稱它為“羅鍋橋”。圖為約翰·德貞拍攝。

湯姆森·查爾德於1877 年拍攝的繡漪橋。

約翰·湯姆森於1870 年前後拍攝的繡漪橋,照片中從繡漪橋橋洞中還隱約可以看到橋北側的崑崙石及被焚燬後的萬壽山。

賴阿芳於1879 年拍攝的繡漪橋,照片中從繡漪橋橋洞中還隱約可以看到橋北側的崑崙石及被焚燬後的文昌閣城關基臺。

該圖拍攝者應是約翰·德貞,拍攝時間約是1873 年,此時的治鏡閣雖然荒廢 多年,但主體建築結構還保存完好。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