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養殖業全面“禁抗”,長春如何應對?關乎你的餐桌

今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194號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行業管理部門科學引領養殖企業沉著應對抗生素禁用帶來的負面影響迫在眉睫。長春市畜牧業管理部門為應對全面“禁抗”,確保生產安全,保障平穩過渡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今天,長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市畜牧局、市畜禽無抗養殖領導小組相關人員詳細介紹長春市畜禽無抗養殖工作相關情況。

明年起養殖業全面“禁抗”,長春如何應對?關乎你的餐桌

近一段時間以來,長春市深入實施“無抗”養殖技術推廣工程,有力推動了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現代畜牧業綠色健康發展,為飼料端全面禁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一、搭建“無抗”平臺

長春市政府印發《長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把“大力實施無抗養殖技術推廣工程”列為未來畜牧業發展的十大工程之首。印發《關於深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廣“無抗”養殖技術的意見》,從全市層面專題對推進此項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和長遠謀劃。

長春市畜牧部門成立了長春市無抗養殖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專題研究、專項部署。組成由省內知名畜牧專家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的專家團隊,全程參與跟蹤指導和技術服務。

目前,省市兩級財政先後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大力推廣實用的無抗養殖技術模式,科學組織無抗養殖生產實踐,搭建平臺組織養殖企業積極參與,有效保證了無抗養殖試點示範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深化“無抗”試驗

目前,長春市無抗養殖試點試驗主要採取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和飼餵功能性生物發酵飼料兩種技術模式。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技術模式試點試驗已經基本完成。試驗專家團隊相繼在生豬養殖企業,開展了10個批次、2萬頭生豬的科學試驗;在肉雞、蛋雞、肉牛等養殖企業開展了系列試驗。綜合各項指標,經專家論證和國際權威機構檢測:中藥無抗養殖技術具有生產效能高、安全性能高、肉類品質高;生產成本低;環境汙染小;應用前景好的“三高一低一小一好”特點。截至目前,已獲技術專利11項,形成“無抗肉”企業標準9個。

在此基礎上,長春市在全國首次提出了“無抗”畜禽產品及無抗養殖技術的概念,為未來行業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2019年,長春市又啟動功能性生物發酵飼料無抗養殖技術模式的試點試驗,未來還將逐步探索採用微生態製劑、酶製劑等多種替抗產品的無抗養殖技術模式。

三、推廣“無抗”技術

為促進無抗養殖技術迅速推廣應用,長春市各級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單位舉辦無抗養殖技術系列培訓班近百場,培訓人數接近2000人次。

為宣傳無抗養殖技術,近幾年,長春市在長春農博會精品畜牧業展區內規劃出固定展位,專門用於展示無抗養殖技術成果和推介無抗產品。

在2018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長春市政府賈曉東副市長向全國政協提交了“關於大力推廣無抗養殖技術的提案”。

今年農業農村部194號公告的發佈施行,無疑是對長春市堅持和倡導的畜禽無抗養殖產業發展方向及技術路徑的極大肯定,長春市的積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推動了國家層面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出臺。

近期全國動物生產無抗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將在北京召開,長春市無抗產業協會將作為聯盟副理事單位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四、建設“無抗”基地

長春市畜牧業管理局通過基層申報、專家審評、協議承諾、跟蹤監測、正式掛牌等步驟,採取“專家技術支撐、企業執行標準、政府政策引導、部門監督監管、院校深度科研、協會資源整合”六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已經發展“無抗”養殖示範基地40家。

按照規劃,到2021年,全市“無抗”養殖示範基地要達到100個,其中滿足“無公害”和“綠色”標準的基地也要爭取達到相應的比例。

五、創建“無抗”品牌

以協會和企業為運營主體,2018年2月1日,長春市首家無抗肉超市正式成立,目前無抗畜禽產品專門店已經達到20家。以“禧壽源”“王老蔫”等品牌為代表的無抗畜禽產品陸續投入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和熱烈追捧。

政府有關部門同步加強監管,實行嚴格的源頭管控、過程檢測和產品監管,確保產品質量。今年,長春市畜牧業管理局將重點做好無抗畜禽產品品牌創建工作,大力扶持企業通過品牌建設深入開拓市場,重點打造“長春無抗畜禽產品”區域性公用品牌和“禧壽源”“王老蔫”等企業名優特色品牌相結合的二級母子品牌體系,逐步通過品牌的影響力引導無抗消費,一步步讓長春市的優質畜禽產品走上餐桌、走出長春、走向全國。

答記者問

問:農業農村部194號公告中所說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是什麼關係?這些飼料添加劑在畜禽養殖中都有哪些作用及危害?

答:公告中所說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實際上就是一些特定種類的抗生素。包括頭孢、青黴素、紅黴素等也或多或少使用過。抗生素種類有上千種之多,允許作為藥物飼料添加劑用於畜禽養殖的大約有十幾種。

抗生素在畜禽養殖過程中主要有兩方面作用:

一是作為生長促進劑通過飼料飼餵提高飼料轉化效率、提高畜禽生產性能、促進動物生長;

二是在養殖過程中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類動物疾病。尤其是在集約化、高密度、大強度的養殖生產中,也就是大規模的養殖場,飼養動物會遇到多種應激反應,炎症會伴隨整個生產過程,因此抗菌添加劑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抗生素濫用是產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養殖過程中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抗生素。

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殘留在畜禽產品中攝入人體後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代謝過程中增加肝和腎的負擔;

二是通過動物的新陳代謝排放到環境中破壞生態,汙染其他農產品甚至飲用水;

三是在抗生素的長期作用下病原微生物會通過變異產生耐藥性,導致產生無藥可治的“超級細菌”,這個是非常可怕的。

問:畜禽養殖業全面實施“飼料禁抗”可能會引發哪些問題?

答:一是養殖業生產水平會下降,動物生長速度減慢,生長週期變長;

二是養殖成本會大幅度增加,飼料轉化率降低,大部分飼料通過代謝浪費掉;

三是畜禽養殖防疫風險會加大,抗生素對細菌感染類動物疾病的治療效果是十分顯著的,有些是其他治療手段無法完全替代的;

四是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可能會造成養殖現場治療用抗生素的大量增加,畜牧業抗生素使用總量在“飼料禁抗”初期可能不會減少。

因此在現階段,應在無抗養殖相關技術上進行探索和儲備,為全面“飼料禁抗”做好準備,同時應引導養殖企業依法依規合理科學地使用抗生素,嚴厲打擊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從而減少由於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危害。

問:畜禽養殖環節在飼料中禁止使用抗生素將對畜牧業及其相關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答:“禁抗”對畜禽養殖乃至整個畜牧業的影響將是多方面和深遠的。

一是將危及部分飼料生產企業的生存。直白點說,原來讓你賣的飼料產品現在不允許你賣了,再賣就違法了,等於把這些飼料企業賴以生存的飯碗砸了。

二是將直接影響飼料產品的設計。過去,很多配方師熱衷於研究抗拉稀的藥物和配伍,就是在飼料中添加抗腸道有害菌的抗生素,現在這也不行了。

三是“替抗”產品將迎來歷史機遇。不允許添加抗生素,但是中藥除外,那就找替代品。目前推廣的技術模式就包括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

四是將促使執業獸醫制度加快推行。飼料中不允許添加抗生素容易監管,管住飼料企業加強飼料抽檢就可以了,但是養殖過程中違法添加監管起來卻非常困難,需要大量的執業獸醫師隊伍。

五是“無抗畜禽產品”將逐漸成為營銷新賣點。隨著宣傳的深入,人們對無抗畜禽產品的認識會逐步加深,商家一定會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引領無抗消費。

問:明年及今後一段時期長春市在推進無抗養殖、促進轉型升級、保障平穩過渡等方面都有哪些計劃,將開展哪些具體工作?

答:2020年及今後一段時間,長春市無抗養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這條主線,繼續深化現代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基地為依託,以科研為支撐,以品牌創建為目標,以無抗協會為橋樑紐帶,以嚴格監管為手段,以質量信譽為保證,大力推廣無抗養殖技術,不斷完善無抗產業鏈條,集中打造無抗畜禽產品系列品牌,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讓人民吃得放心”的要求,作出新的貢獻。

一是要加大力度積極打造長春市無抗畜禽產品品牌體系。

二是積極申報無抗養殖技術標準和無抗產品標準。

三是加速推廣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無抗養殖技術模式。

四是紮實做好功能性生物發酵飼料無抗養殖技術模式試點試驗和技術推廣。

五是適時啟動酸化劑、植物精油等其他技術模式試點試驗。

六是依託四個試點試驗組加快無抗養殖基地建設步伐,發揮基地引領示範作用,到2020年末基地數量力爭達到60個。

七是繼續大力推廣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養殖模式,對規模化養殖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八是發揮無抗協會綜合協調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良好的經營體制,通過探索兼顧各方的利益聯結機制組織各環節形成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