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近四成農戶“入社”抱團闖市場

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農民合作社數量已達68146個,比上年底增加2.2%,出資總額1535.94億元,成員總數為978344人,入社農民成員和帶動非成員農戶數佔我省純農戶的39.4%。這是記者從近日在丹東市召開的首屆農民合作社論壇上了解到的。

農民合作社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類型之一。對比傳統農戶或小農戶,合作社是農民自己的組織,具有合作互助、管理民主等特點,可解決農業生產中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划算的事情。我省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發展,制定了相關政策,推動全省農民合作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07年到2016年,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由1620個增長到4.8萬個,年增長率達140%。伴隨著合作社的快速增長,一些矛盾問題開始顯現。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農產品價格頻繁波動,加劇了合作社的生存壓力,休眠、空殼、違規集資、違規套取項目補助資金等少數和個別問題,影響了合作社的地位和形象。

從2017年開始,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了規範化建設工作,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合作社加強管理和制度建設,目前已初見成效。有15362個農民合作社納入清理對象,佔註冊數量的23.2%。今年,我省組織開展合作社規範發展試點縣建設,北票市、鐵嶺縣、綏中縣成為試點地區,探索合作社規範發展、質量提升等方面的辦法措施。

良性運行的合作社,積極作用凸顯,經營範圍逐步拓寬,尤其在水稻種植、設施蔬菜、特色水果等優勢產業中,發揮了組織帶動、典型示範、品牌創建作用,推動了農業產業振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合作社不僅覆蓋了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等主要產業,涉獵範圍還在由種養業向農產品加工、觀光旅遊、服務業延伸。

與此同時,合作社服務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據介紹,合作社可為成員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信息等統一服務,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農民合作社佔比達47.2%。在組織帶動小農戶、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引領鄉村產業發展、維護農民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引導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省將在提升農民合作社規範化程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其內部制度尤其是財務制度建設,同時培養合作社負責人的合作意識,並結合各地特點,做好合作社產業發展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