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記者:鄭茜茜 楊白)自臨渭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下邽鎮西關村始終堅持“以淨為底”工作方略,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建立“6313”保潔機制,責任夯實到人。同時發動群眾,齊抓共建,營造環境衛生保潔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打造出了一個乾淨整潔的富美新農村。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畫面中這個正在打掃街道的人叫孟順錄,已經在西關村做了四年保潔員,每天他都會騎著一輛三輪車來到所負責的路段,將村道上的垃圾進行細緻的清掃。

下邽鎮西關村保潔員 孟順錄:每天早上起來先是收群眾的垃圾,拉到垃圾點上,然後打掃村道路,平時的時候,見了路上有紙屑、塑料袋啥的,收集到垃圾桶裡,保持整個村道整潔乾淨。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西關村共有保潔員十五名,村裡的每個村小組都設立有一名保潔員,保潔員管理上採取定員、定區、定段層層落實,並建立每月評比機制,獎優罰劣,促進了整村環境衛生明顯提升。

下邽鎮西關村保潔員 孟順錄:原來咱們這個村是髒亂差,垃圾亂堆,紙屑亂飛,自從我們設置保潔制度以來,我們村這環境有所改變,群眾的環境意識也有所提高,住在這裡心裡也覺得是高興的,環境美、綠化美、啥都美,看起來乾乾淨淨的。

下邽鎮西關村村委會副主任 孟自龍:各保潔員每天早上起來打掃的時候,我就十五個組齊齊轉著看一下,看一下有沒有死角和沒有打掃到的地方,如果存在有死角和沒打掃到的地方,及時給他糾正,讓他自己跟著把這打掃了,再一個每月開一次總結會,表揚好的,有些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把這事情能弄的更好。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西關村的這一改變,得益於村上的環衛工保潔制度,今年4月起,西關村兩委針對村裡美麗鄉村建設存在問題建立了“6313”保潔機制,全力整改人居環境。

下邽鎮西關村村委會副主任 潘武軍:我們村兩委會研究決定建立一個“6313機制”,即六個化,三個互,一個查,三個動,“六化”是天天一掃常態化,垃圾一拉天天化,垃圾處理定點化,雜草清理四季化,三堆清理夏秋化,全民參與群眾化。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6313保潔機制”中的三互一查即互學、互評、互比和自查,三個動則發揮村內黨員幹部作用,老黨員到群眾家宣傳環境衛生多動嘴,年輕黨員和村組幹部深入群眾家裡積極引導多動腿,村組幹部和群眾一旦發現問題則立即清除,多動手。

下邽鎮西關村村委會副主任 潘武軍:從目前評比上來看,六隊這環境衛生還是稍微能差一點,不行打個電話趕緊把保潔員叫來。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12月9日一早,西關村村組幹部們組織對各組村道巷道保潔情況進行互學互評互比,其中六組村道因為存在落葉,有碎紙屑,成為此次三互一查活動中需要改進的村組。

下邽鎮西關村六組組長 孫提強:通過今天的檢查,我們隊做的有點差,現在讓保潔員立即整改,以後把西關六組的衛生保持好。

下邽鎮西關村村委會副主任 潘武軍:村裡開展互學互評互比和自查制度這半年以來,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各組保潔氛圍有所改善,村民對環境衛生的改善也非常滿意。

臨渭區下邽鎮西關村:深化保潔機制 村容整潔環境美

如今的西關村,寬敞的村道一塵不染,鱗次櫛比的房屋錯落有致,村民們房前屋後再也看不見三堆、旱廁,路上隨處可見保潔員清理村道,一個整潔宜居的美麗鄉村已經形成。

下邽鎮西關村黨支部書記 田正明:經過四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我村基本形成了“三縱三橫”的道路建設格局,道路硬化全村化,路旁綠化全覆蓋,形成了幹部群眾共抓共創的良好局面,我們下一步的環境衛生將規範化,繼續加大整改力度,貫徹“6313”的工作機制,將我們村環境衛生提升一個新的臺階,實現人美村美的新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