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12月6日,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智庫”主辦,由景暉智庫、保利投顧研究院、和訊網、58安居客研究院供研究支持的“2019年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國際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上午1場主論壇,下午4場主題論壇,涉及金融資本、科技創新、消費升級、不動產、營商環境與人才發展等眾多領域,各位大咖從各自專業的領域為大家呈現出了不同的粵港澳大灣區。

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作為主論壇嘉賓主持人及演講嘉賓,分享了《粵港澳大灣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的主題演講。

首先說一下不均衡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東強西弱、內強外弱和和產業及功能的重疊重複。

東強西弱、內強外弱

胡景暉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該分成東岸(廣州、東莞、深圳)、西岸(佛山、中山、珠海)和外圍(江門、肇慶、惠州)三個區域,東岸和西岸差距比較懸殊,而且廣州處在東西岸和外圍的交匯處的中心點,但定位並不明晰,以至於錯過了很多發展機會。

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從經濟總量來看,第一梯隊港、深、穗佔大灣區生產總值的60%,經濟總量均超2萬億元;第二梯隊的佛山、東莞領跑,兩城市GDP合計佔比約20%;第三梯隊六個城市GDP佔比合計約20%,其中珠海、江門、肇慶三市GDP規模不足3000億元。

產業基礎差距較大,面臨重疊同質問題

由於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產業發展階段不一,區域間存在重複性競爭。

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東岸高新技術製造業佔比較高,已形成以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汽車/新能源汽車製造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西岸主要是家電製造、紡織服裝、石油化工、電器機械等產業,支柱產業分散,優勢產業不突出且規模偏小,整體偏傳統產業,與東岸、西岸各城市之間存在重疊、重複性競爭;江門、肇慶、惠州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惠州主要是電子工業和石油化工;肇慶圍繞廣佛的汽車和先進裝備產業上下鏈條發展配套產業集群;江門主要是石化、金屬製品、食品加工等。

從區域產業發展為大灣區獻計獻策

胡景暉認為,如果每個區域沒有明確的分工和差異,就會造成第二次產能過剩,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思考怎麼形成有效的差異化和互補性,讓區域間協同發展。

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比如說,東岸打造研發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高端信息電子和新能源汽車製造產業帶;西岸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智能家電升級、康養醫療服務產業帶;江肇惠主要發展一般製造業,現代生態農業,承接東西岸產業轉移和產業配套。

製造業方面,

東岸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西岸發展現代智能家電產業,打造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江肇惠發展一般製造業,同時為東西岸城市的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裝備製造業等提供產業配套。

醫療康養方面,東岸發揮“創新大腦”作用,重點打造醫養研發創新高地;西岸打造現代化醫養場所聚集地,重點發展醫療康養設施和院所。

交通運輸工具方面,深圳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製造;廣州重點發展傳統汽車整車製造和船舶製造;珠海重點打造以航空為主的運輸工具製造。

教育方面,東岸重點打造研究型、綜合型教育,培育研發型、創新型、綜合型人才;西岸重點打造應用型教育,提供高水平、專業型、管理型人員;江肇惠重點打造技能型、職業型教育,提供中高級技術和產業工人。


12月6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國際論壇由景暉智庫、保利投顧研究院、和訊網和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聯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智庫”主辦。由各方機構共同合作撰寫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在此次論壇上重磅首發!

胡景暉:如何破解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不平衡問題?

關於景暉智庫

景暉智庫通過常規市場研究、專題課題研究和聯合課題研究等形式,為政府機構企業、合作伙伴和媒體合作伙伴等提供有價值的市場行業研究、政策策略建議、行業趨勢研判、企業發展診斷、戰略規劃諮詢、品牌策略諮詢、營銷推廣服務、線上線下教育培訓、企業管理諮詢、企業系統導入、投資投行等綜合類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