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黨建凝合力-扶貧幫困用真功 駐村第一書記溫新傑事蹟

新報融媒訊:確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81個貧困村。新安店鎮三山村位於縣城東南,距離縣城大約有30公里。隨著扶貧攻堅的深入開展,其他貧困村一個個摘掉了貧困帽子,三山村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脫貧。

抓好党建凝合力-扶贫帮困用真功 驻村第一书记温新杰事迹

2015年確山縣畜牧局選派優秀年輕幹部溫新傑同志,到三山村擔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連續4年多紮根三山村,從走訪群眾開始,瞭解村農業種植、畜牧養殖情況、抓黨建轉作風促發展、申報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等等,經過4年多的不懈努力,今年三山村在溫書記的帶領下終於擺脫了貧困!

抓好党建凝合力-扶贫帮困用真功 驻村第一书记温新杰事迹

如今,漫步在新安店鎮三山村,展現在眼前的是寬廣、乾淨、整潔的鄉村公路,道路兩旁樹木林立,一盞盞太陽能路燈燈火通明,村村通、組組通公路連接著每個農家院落。遠望村北的三山鬱鬱蔥蔥,水庫與池塘碧水相映,綠茵茵的莊稼在地裡茁壯成長。走到每一個自然村裡,都可以看到整潔的村容和戶貌,從農民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過得幸福。回到村部,北邊是村委辦公樓,院內宣傳牌上宣傳著黨的脫貧攻堅、農村振興、基層組織建設等幾項政策,有專門的便民服務工作室和村衛生室,隨時為村民提供各項服務的開展。村部南邊的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大舞臺上男女老少歡歌笑語,有跳廣場舞的,有打乒乓球的,老人在一起說話,小孩子在一塊玩耍嬉戲……農村人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然而,幾年前的三山村,村黨支部組織渙散,在全縣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那時,村民怨聲載道,民心不齊,村經濟發展慢,是全鎮有名的老大難村。如今的變化,離不開縣、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幫扶單位縣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也是溫書記駐村4年多辛勤努力的結果。用群眾的話說,“是第一書記溫新傑給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培優建強基層組織

三山村是一個有著487戶1730人的貧困村,貧困戶66戶173人。幾年前,由於黨建工作弱化,人員思想老化,村黨支部失去了凝聚力,沒有了戰鬥力,集體山林矛盾糾紛等突出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曾經被上級列為軟弱渙散村。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經過縣畜牧局考核推薦,縣組織部批准,選派溫新傑同志到三山村任第一書記。

記得那是2015年9月,溫新傑到村後同兩委幹部多次進行談心交流,查問題、剖原因,與上訪群眾談心交流,與村黨員交換意見,找準問題根源,理順工作思路。在村“兩委”換屆選舉時,向鎮黨委積極推薦輕優秀人才選拔到村“兩委”幹部隊伍中,有效改善了村“兩委”達到幹部年輕化和文化結構達到高中水平。

同時,定期組織村“兩委”幹部學習黨的政策,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工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村“兩委”幹部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為民服務的熱情不斷高漲,組織的凝聚力強了,戰鬥力強了,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了,群眾意見也少了,上訪現象也沒有了,外出務工多了,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的多了,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經過上級驗收,三山村今年順利脫貧出列。村“兩委”班子正在謀劃鄉村振興的規劃和具體方案。真情實意為民辦事。

抓人居環境整治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為促進三山村全面發展,溫新傑帶領村“兩委”一班人認真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穩紮穩打,逐步實現“秀美三山”的夢想。以前三山村環境衛生髒、亂、差,汙水到處流,生活垃圾隨便堆,家禽牲畜橫行、雜草叢生,群眾怨言大,溫書記到村後,協助村“兩委”幹部,發動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

在縣畜牧局財力、人力支持下,重點清理了姜新公路沿線、到村委路兩邊雜草、組內亂堆亂放的雜物、砂石料、糞土等生活垃圾,購買500個生活垃圾桶,分送到每家每戶,組內有垃圾箱,垃圾車對垃圾及時清運,統一填埋。申報項目,在道路沿線安裝160個太陽能路燈,對組內9個大塘進行清淤。三山村的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12月,被新安店鎮評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先進單位。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三山村 新建道路5402米,實現了百姓期盼的村村通公路,村民組互相連接的夙願;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已完成14個自然村的升級改造,新裝高壓變電器8座,結束了部分村民組長期存在的電壓低,影響生產生活的局面;建成300米的深水井1個,鋪設管網20000多米,全村487戶全部接通了自來水,保障了全村基本安全生活生產用水。協調項目資金,新建了511平方米的村室、2102平方米的文化廣場、179.29平方米的文化大舞臺、40平方米的公廁、標準化衛生室,完善了公共基礎設施。補齊補好了三山村基礎設施建設最後一米,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和提升了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爭取項目帶動發展

以前的三山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主要依靠政府撥款維持日常開支,每年收入不到2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幫扶困難群眾資金寥寥無幾。為了打破困局,溫書記同村“兩委”積極調動村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為三山村整村脫貧致富積極出謀劃策,向上級扶貧部門協調,申請建設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一是積極爭取由縣財政注資150萬元做為村集體經濟使用,為三山村每年帶來11.25萬元的收益,用於全村人居環境改造善、公益性設施建設和群眾臨時困難救助。二是落實了集體山林、水庫等租賃費收繳責任人,每年可多為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

精準施策實現脫貧

三山村2015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173人,貧困發生率10%,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因殘。為了早日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溫書記白天走訪,摸清村情概況和貧困群眾的家庭基本情況,以指導外出務工、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發展扶貧產業、增加公益性崗位、落實教育醫療保障政策為重點,對貧困農戶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確保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解決貧困戶子女上學、住院治病等後顧之憂。溫書記駐村5年來,通過落實扶貧政策和產業帶貧共穩定脫貧58戶15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7%,順利實現了三山村在今年脫貧出列。溫書記駐村幫扶4年來、三山村華麗蛻變,由弱到強,班子強,陣地優,產業實,為下步鄉村振興推進夯實了基礎!

1、凡本網來源註明“新報融媒網”的所有稿件和圖片作品,版權均屬於新報融媒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新報融媒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