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是土生土長的汶川縣漩口鎮人,高中畢業後,他來到漩口鎮政府工作,如今是汶川縣綠庫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理。在2013年一次的偶然機遇,讓蔡世兵找到了創業的機會——他發現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生態豬,其實品質大多不過關,一直喜歡養豬的他,開始四處湊錢並聯合村裡13戶村民,成立了養豬專業合作社,開始從事綠色生態豬養殖。

建立專業合作社 助力農戶增收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早些年自己搞過生豬養殖,儘管資金缺乏,技術也不精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養豬產業,長期的堅持為他組織合作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從成立了養豬專業合作社後,蔡世兵的合作社每年都會採購700頭小豬仔,然後按照養豬農戶的需求進行分配。在村民入社之前,合作社還組織他們進行技術培訓,經過培訓的農戶才能領養小豬仔。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參加合作社的村民每戶平均餵養近30頭豬,村民代養每頭小豬仔的體重每漲一斤就能分到2.4元,而養一頭豬的利潤大概在400元到500元之間,一年下來,可為一家人帶來3到4萬的收入。

當地村民說:“在沒有養豬之前,家裡很困難,生活都比較拮据,在養豬之後,一家人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就好了起來。”

傳授養豬技能 敲開致富大門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在推廣代養豬的過程中,蔡世兵發現大部分農戶都缺少養豬的相關專業知識,首先自身向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東軟學院、成都工商學院的相關養殖技術培訓專業的老師學習,其次,通過參加各政府部門組織相關知識培訓依次來提升自身專業知識,並請各位老師大學專業為農戶們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和指導,從而提升了各位農戶在生態養豬的相關專業知識技能,讓老百姓也學會了科學養豬。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說:“我相信科學養豬能致富,只要我們運用好科學技術,就一定能規避養殖風險,實現養殖利潤最大化。”

參加養豬專業合作社的農戶說:“我們像養小孩一樣養這些‘寶貝’,對它們進行保姆式的全方位照顧。”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經過培訓和指導,農戶瞭解科學養豬後,合作社的生豬便越賣越好,產業漸漸便發展了起來,農戶們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以前以為自己只能踏踏實實種莊稼,沒想到如今能通過養豬順利脫貧,生活條件就能得到改善。蔡世兵說:“如今養豬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術體系,能夠做到對生豬全過程科學精細化管理,就能保證豬肉品質穩定。”



創新餵養技術 提升豬肉品質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通過科學養豬,農戶飼養的豬長得越來越好了。有一天,蔡世兵給一家餐館送豬肉,偶然間聽到了吃飯的客人說,這豬肉看著挺好的,就是口感不怎麼樣。蔡世兵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我們明明都已經科學飼養了,怎麼口感還不行?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就在他心中充滿疑惑時,有一位村民找上門來,對他說,有幾隻小豬仔一直在拉肚子,喂飼料它們也不吃。蔡世兵這才發現可能是飼料方面出了問題,於是他專門去請教調配飼料的專家。幾經折騰,蔡世兵終於搞清楚了小豬仔不肯吃食和豬肉口感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原來在市場採購的飼料質量不好,於是蔡世兵決定,合作社的豬仔全部使用當地種植的蔬菜加玉米麵、麥麩等,混合成“能量飼料”來進行餵養。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說:“我們合作社使用的飼料全部由專業技術人員調配,實現營養合理搭配。稍微年幼的小豬仔還必須將混合飼料煮熟了之後再餵養,經過高溫後的飼料沒有細菌,還能軟化粗纖維,更好的保證飼料質量,讓小豬仔更好的消化吸收。”

解決了飼料這個難題後,合作社的生豬品質得到了極大提升,豬肉口感好,賣得也就越來越好。蔡世兵還客人現場參觀養殖過程,讓客人放心購買。現在合作社的生豬還沒有等到出欄,就早早地被客人提前預定一空。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為了給養殖戶最大的利益,蔡世兵還想出了一個辦法,如果合作社配給農戶1000斤的飼料,如果農戶只用了500斤,剩下的500斤是用紅苕、南瓜等農民自己種植的能量食料來餵養生豬,合作社就把這節省出的每斤2.4元抵扣給農戶,讓老百姓變相增收,合作社也變相降低成本,讓消費者享受了最高品質和最低的價格。


杜絕環境汙染 實現有機循環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生豬養殖最頭疼的就是豬糞處理,但這個難題卻被蔡世兵輕鬆解決。

原來,在合作社成立之初,農戶們也發現了豬排出的糞便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汙染,空氣裡都是豬糞的味道,蔡世兵卻立即想出了一個把豬糞變廢為寶的辦法,就是將豬糞變成有機肥料,供給自家農作物使用。具體操作方法十分簡單,就是直接將豬糞堆成堆,將它們與秸稈或者稻草以及一些泥土混合在一起,再用塑料薄膜蓋住,經過十餘天發酵,臭味基本消散,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說:“這使我們的養豬產業實現了真正的有機循環,這個變廢為寶的辦法,成功減少了汙染,降低成本,讓老百姓少花了種地買肥料的錢。”


打造生態養殖產業 確保生豬優質供給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認為,沒有過硬的技術和現代化的設備,在養殖行業中是堅持不下去的;只有走適度規模化養殖的路子,才能在融資、收購價格、疫病控制、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優勢,有效抵禦市場風險,最大限度保證養豬戶的利益。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蔡世兵說,合作社已經在建設檢測中心、處理中心,但在檢測中心、處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之前,縣食藥局、畜牧局工作人員會定期前來給生豬做檢疫檢驗,在每頭豬上市交易之前,都會申請動物檢疫部門進行檢查,檢查合格以後,才允許豬肉上市銷售,為的就是能讓消費者吃上綠色生態的慢養豬。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生態豬養成記 快來聽聽汶川90後小夥的致富經

近幾年,蔡世兵還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立了綠庫智選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他們這群青年創業者都懷著為老百姓創造銷路、為農產品提檔增值、讓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夢想。目前,公司還處在創業階段。蔡世兵也想通過創立公司,激勵在外打工的青年們回鄉創業,為建設家鄉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