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政法機關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12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省委政法委聯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針對記者們提出的問題,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有關負責人分別進行了解答。

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打擊非法集資犯罪方面,江西檢察機關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麼效果?對於新法制報記者在發佈會上提出的這個問題,省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周有智作了詳細介紹。


省高級人民法院:

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作為犯罪處理

江西政法機關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江西法院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指定責任部門,落實各項工作要求。運用法治化思維和方式,妥善審理涉及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的案件。服務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審結案件448件;依法高效審理金融借款合同、銀行卡案件36591件,持續開展涉金融債權集中清理,執行到位金額92億餘元,及時理清金融債務;妥善審理涉及互聯網金融、民間借貸糾紛案件65109件,引導金融“脫虛入實”。

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審理權屬爭議、股權糾紛等案件 6606件;嚴格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作為犯罪處理;審理涉民營企業民事、行政案件143059件,發佈十大典型案例。服務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多元化解質效提檔升級,非訴調解案件53714件,速裁快審案件117347件;審理合同糾紛235338件,提升執行合同質效,促進市場交易穩定公平可預期;審理知識產權案件2214件,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264件,助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高地。

全省法院全部開通跨域立案、網上立案和12368熱線,構築線上“不打烊”、線下“跑一次”立體化訴訟服務體系,入選“2018年度法治江西建設典型經驗”。主動服務企業,走訪企業3700餘家,開展培訓87次,及時瞭解企業需求,研究分析相關法律問題,指導企業防範化解法律風險。


省人民檢察院:

有效強化金融安全法治保障

江西政法機關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在服務保障江西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江西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檢察職能,積極服務保障我省生態文明建設,讓江西山更青水更綠。

堅持訴前程序與提起訴訟並重,與林業、水務、環保等部門出臺加強協作配合的文件80個,有效形成了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在訴前程序中保護生態環境合力。堅持保護生態與促進發展並重,部署開展“五河一湖一江”水環境和飲用水源保護專項監督活動,出臺意見提出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22條措施,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山”“黑水河”“汙染礦”得到有效治理。依法打擊與修復治理並重,綜合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四大檢察職能,既依法打擊侵權人,又督促落實修復治理責任。堅持治標與治本並重,把促進行業整治、區域治理有機融合到專項監督中,延伸檢察監督職能,通過專項工作報告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今年,省檢察院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等九部門制定意見,對非法採砂行為進行聯合整治,並對3起案件線索進行了聯合掛牌督辦。

2019年2月,江西省檢察院成立了經濟犯罪檢察部(第四檢察部),緊緊圍繞打好服務保障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針對金融犯罪領域尤其是非法集資案件高發態勢,立足檢察職能,主動作為,強化專業能力建設,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措施,有效強化金融安全法治保障。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一體化辦案。堅持協同化打擊,與省公安廳建立對重大經濟金融犯罪案件聯合掛牌督辦機制。堅持常態化維權,認真辦理群眾訴求,對集資參與人提供的辦案線索、反映強烈的違規辦案等問題,認真調查核實,積極予以回應。與公安、法院加強配合,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堅持大眾化預防,在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連續推出防範非法集資知識、典型案例,針對辦案中發現的行業監管突出問題,提出檢察建議,預防犯罪風險,促進綜合治理,努力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省公安廳:

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能

江西政法機關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2019年1至10月,全省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涉企經濟犯罪案件361起,破案260起,挽回經濟損失2.18億元。認真辦理非公企業維權訴求,從時效性予以規範,截至10月底,省非公企業維權中心轉來的16條事項全部及時反饋。與省工商聯聯合印發《關於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紀要》,召開服務保障非公經濟發展工作交流會,聽取意見建議,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主動提供精準、高效、優質的服務。構建打擊犯罪、防範風險和服務發展三位一體的平臺,全力防控經濟金融領域重大風險、打造“四最”營商環境。

省公安廳圍繞保障和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聚集企業所需、民生所向,持續簡政放權,推出了一系列惠民利企的工作舉措。深入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全省上線運行“江西公安為民服務網上辦事系統”,推出7個警種252個政務服務事項。在“贛服通”上線公安政務服務177項,開發6類電子證照,與浙江省公安機關實行電子證照互認。截止11月份,全省公安機關在省“贛服通”、江西為民服務網上辦事系統、交管“12123”等網上辦事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網上辦事服務8432萬件,答覆群眾各類問題諮詢22858條。優化線下服務,方便企業辦事。推進公安業務進駐政府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窗通辦”,全面推行延時、錯時服務。截止11月份,共為企業和群眾辦理各類事項162萬餘件。紮實推進“自助辦”,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在辦事大廳共安裝了908臺辦理戶政、出入境、交管業務的自助服務設備,為企業、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辦事服務,今年以來已為群眾辦事服務達256萬餘件。

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能。在治安管理方面,將典當業特種行業許可辦理時限縮減為不超過10個工作日;深入實施“多證合一”改革,實現保安服務公司在省內設立分公司備案不需再到公安機關辦理。在“贛服通”服務平臺推出電子式居住證應用,有力支持企業人才引進工作。在出入境管理方面,於今年4月1日起全面實行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政策;升級“江西公安出入境”微信服務平臺的預約辦證功能,提供延時、錯時、便利化辦證服務;主動服務我省引才引智戰略,對符合條件的650名外籍人才主動對接,上門提供服務;開通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外國人口岸簽證業務,助力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在交管服務方面,創新推出本省24項“放管服”改革措施,改革交管窗口服務,深化“互聯網+交管服務”,延伸下放交管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研究推出“即約即考”,有序開展上門查驗、落實新能源車輛登記通行便利政策等,依託“贛服通”實施證照電子化應用等便民措施。截至目前,公安部交管局10項改革措施在我省全面落地。


省司法廳:

開闢民企法律服務綠色通道

江西政法機關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省司法廳積極發揮司法行政工作職能,努力為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法治服務保障。在經濟領域立法方面,起草了《江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起草了《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草案)》,起草了《江西省開發區條例》,為推進我省開發區提速進位、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加快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引領全省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該《條例》已經7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0月1日起施行。還起草了《江西省中醫藥條例(草案)》,起草全國首部專門保護旅遊者權益的地方性法規《江西省旅遊者權益保護條例(草案)》,為江西建設旅遊強省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已經11月27日,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在為企業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方面,我省在江西公共法律服務網上開闢了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綠色通道,與企業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引導公證機構主動與民營企業對接,仲裁機構與商會等行業組織的協作,建立專業仲裁工作平臺。率先在全國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法律顧問團工作的通知》,實現省市縣三級法律顧問團全覆蓋。為7200餘家企業審查勞動合同9.8萬餘份,提出意見建議3.2萬餘條,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400餘件。

積極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組織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全部與當地工商聯建立了聯繫協調機制,成立了江西省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辦理訴求1400餘件,探索建立富有江西特色的商會糾紛解決機制,10個設區市、67個縣(市、區)依託各類民間商會成立人民調解組織178個,聘請專兼職調解員308人,累計調處民商事糾紛2675件。加大涉及民營企業行政複議維權力度,2019年已成功化解10起較大涉企行政糾紛,為企業發展消除了融資障礙,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