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淡水水藻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絕大部分藻類通過吸收水體裡面的氨氮磷鉀等元素來轉化為自身生長所必須的營養源,同時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溶解氧,給水體增氧。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水藻為水體承擔了80%的溶解氧輸出。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小龍蝦養殖戶常見的水藻主要包括小球藻,硅藻,青苔以及藍藻和隱藻裸藻這六種。姑且不論這些常見水藻的特徵,它們作為水藻,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這些水藻生長繁殖的條件有哪些?

1.水的肥度:開篇我就介紹過,水藻主要是通過吸收水體裡的各種礦物質元素來實現自身的生長繁殖,這些營養物質主要包括氨氮磷鉀等元素。這些營養物質都是由蝦田(塘口)的有機物降解合成的,而且根據溶氧量是否充足以及光照大小,會出現特定水藻的優勢繁殖和生長。比如高溫缺氧環境下,藍藻具有天然的繁殖優勢,常溫天氣下,透明度過高,青苔具有天然的繁殖優勢。所以要想有效調控不同水藻的生長優勢,必須保證肥力足,溶氧量充足,光照合適。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2.水溫:水溫是影響水草生長繁殖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不同的水溫會讓不同的水藻具有繁殖優勢,比如5月高溫天氣之前的春季,只要其他條件合適,青苔具有繁殖優勢會嚴重擠壓其他藻類尤其是對小龍蝦養殖有益的水藻(小球藻和硅藻)的繁殖生長空間,養殖戶如果疏於管理的話,往往會導致青苔爆塘的現象發生,給小龍蝦的生長繁殖帶來不良影響,也讓水體肥不起來,因為肥力全部被青苔吸收走了。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3.浮游動物生長繁殖的數量和速度:蝦田水體裡面的浮游動物主要是以水藻為食的,各種藻類培育起來之後,給小龍蝦的幼蝦和蝦苗以及浮游動物提供了大量的天然餌料。如果水體裡面的浮游動物過多,那麼會吃掉大量的水藻,導致蝦田水體裡的水藻嚴重不足,從而破壞了水體中的正常的微生物循環。水質汙染加劇。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4.小龍蝦的養殖密度:這個很好理解,由於小龍蝦的幼蝦和蝦苗主要是以水藻為食(主要是顆粒小,容易消化的小球藻和硅藻為主)。所以,如果蝦田裡的小龍蝦的養殖密度過高的話,會吃掉大量的水藻,從而導致水藻的生長繁殖速度趕不上水藻被小龍蝦吞食的速度,最終讓蝦田水體裡的水藻越來越少。反之,水體裡小龍蝦數量過少,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水藻會大量繁殖,任何繁殖過度的水藻都會破壞生態平衡,最終導致蝦田水體透明度嚴重降低。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5.光照和水位深淺:這個主要是針對青苔和藍藻的。青苔的生長條件之一就是強光照和低水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情況下啊,蝦田(塘口)即的青苔會大量繁殖,不加管理,很容易出現生長繁殖失控的風險。與青苔相反的是綠藻,綠藻就喜歡生活在透明度很低的環境裡面,透明度低的情況下,綠藻會大量繁殖,大量的綠藻遮蔽了水面與空氣接觸,腐爛之後又會生成大量有機磷,而這些有機磷又會反過來被綠藻吸收,更加瘋狂地吸收生長繁殖,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影響各種不同水藻生長繁殖的種種原因,接下來進一步分析水藻過量的危害的具體表現。


水藻過量的危害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1.敗壞水質:雖然說水藻是水產養殖過程中的天然的增氧機,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來生成大量氧氣。但是如果水藻大量繁殖,形成爆塘的局面,從而將水面大部分水域覆蓋,這樣除了讓小龍蝦缺氧窒息之外,還會引起自身老化死亡。特別是藍藻和青苔表現的更加明顯。水面下的藍藻和青苔由於無法吸收陽光,光合作用受阻礙。最終無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導致水體裡面二氧化碳大量聚集,同時水下的藍藻和青苔老化腐爛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硫化氫氨氣以及有毒的藻毒素。嚴重汙染水質,而且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溶解氧。也就是說這些過量的水藻不僅不能生產溶解氧,反而耗氧嚴重。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2.導致水體過瘦:某些特定的水藻在特定的條件下具有天然的繁殖優勢,典型代表就是青苔。常溫下如果水體透明度過高,青苔就會擠壓其他水藻的繁殖空間,瘋狂生長,並且很快佔據繁殖優勢,長滿整個蝦田(塘口)的水面。而青苔形成繁殖優勢之後,又會瘋狂吸收水體的營養物質,無論施多少肥料,都會很快被青苔吸收,最終導致水體怎麼也肥不起來,水質偏瘦,透明度升高又會進一步導致青苔過量繁殖,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青苔越打撈越多。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3,導致魚蝦急性中毒:無論是藍藻還是青苔以及裸藻還是隱藻,無論他們生活在什麼養的水體裡面,因為自身顆粒比較大,尤其是藍藻和青苔,肉眼就能夠觀察到,小龍蝦吃了不容易消化,適口性不好,所以小龍蝦不喜歡吃。既然魚蝦不喜歡吃,如果這些水藻過量繁殖,往往會導致水體透明度嚴重降低,透明度太低影響了水藻的光合作用,會導致水藻大量死亡,死亡後的水藻釋放的藻毒素一方面會直接抑制小球藻和硅藻這些有益藻類的生長繁殖空間。另一方面這種毒素被讓小龍蝦吸收之後,會直接引起小龍蝦急性中毒,在短時間之內會引起大面積的死亡現象的發生。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4,破壞正常的微生物循環,破壞水體的生態環境的平衡: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生物主要分為兩大類,生產者和消費者,其中魚蝦屬於消費者,而水藻和各種細菌等等生物屬於生產者。其中水藻最重要的作用是製造氧氣。無論有害藻類(藍藻,青苔,等等)還是有益的藻類(硅藻和小球藻),都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和水體裡面的二氧化碳來生成小龍蝦所必須的氧氣的,任何水草過量繁殖,都會導致水體裡面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會阻礙水草的光合作用,因為水草也是通過吸收水面和水體裡的二氧化碳來生成氧氣的,這樣會影響水草的生長繁殖,可能導致水草營養不良。其次,雖然說過量的二氧化碳對水生生物有毒,但是沒有二氧化碳的參與,水體裡的某些營養物質也是無法生成的,比如氮磷鉀元素以及其他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各種有機鹽和無機糖都需要二氧化碳的參與才能夠完成)。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如下:

1,提前預防青苔:在秋冬季的時候肥好水,這樣可以保證來年開春之後蝦田裡的水體透明度不是很高,這樣青苔生長就會受到阻礙,同時水藻適量還培養了大量的浮游動物,浮游動物以水藻為食,可以有效防止青苔過量繁殖。

2,高溫天氣下保證水體尤其是底層溶氧量充足:這是有效防止藍藻爆發的關鍵性因素,藍藻佔據繁殖優勢需要三個關鍵因素,高溫,缺氧,有機磷過剩,只要預防其中就能夠有效防止藍藻爆發。建議樣子戶戶使用微孔增氧設備給水體增氧,同時建議投放一些慮食性的鰱魚來吃掉藍藻的不容易消化的顆粒,可以有效緩解藍藻帶來的水質汙染壓力。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3,定向培育小球藻和硅藻:養殖戶如果沒有事先做好預防青苔和藍藻的準備工作,這樣就有可能導致這兩種有害藻類在水體裡面形成了繁殖優勢,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換水之後往水體裡面投放小球藻和硅藻菌種,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來實現這兩種有益藻類佔據繁殖優勢。

4,投放特定適量的浮游動物來抑制各種水藻的生長繁殖:如果水體裡的水藻過量繁殖,可以在蝦田裡投放購買的或者是捕撈上來的輪蟲和水蚯蚓等浮游動物,它們都是以水藻為食的,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藻過量繁殖。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藻生長過剩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總結:

這裡以一個比較有趣的養殖現象做總結,在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有時候小龍蝦會得一種比較奇怪的疾病,就是氣泡病,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蝦田(塘口)水面的的溶氧量過量,而高溫天氣下水底的溶解氧相對不足,這是由於水底和水面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引起的,最終導致底層和表面的氣壓值過大,小龍蝦在垂直活動的過程中受壓力的影響,身體表面會出現氣泡,最終形成氣泡病,誰說氧氣越多越好?這就是最好的反駁的例子,而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蝦田(塘口)裡的水藻過度繁殖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