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今年4月,亞馬遜宣佈會在7月關閉在中國第三方賣家服務,只做跨境電商。


當時,這一舉動被認為是亞馬遜在阿里和京東的共同夾擊下難以為繼,退出中國及時止損。


不過,所有人都沒想到,亞馬遜竟然會趕在黑五之前,又扛起了跨境電商大旗,跟拼多多聯手,在其平臺上開了一家快閃店,運營到12月底,提供來自海外的約1000多種商品。


那麼,為什麼亞馬遜又開始突然發力?又為什麼會選擇拼多多這個平臺呢?


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亞馬遜的退與進


亞馬遜當時“退出”中國的舉動惹來很多人可惜,畢竟作為世界級的大佬,怎麼就在中國吃不開了。


4月份時我們分析過,主要就是因為“媽寶”,說白了,亞馬遜中國直接把國外那套打法複製過來,在自營商品服務上並沒有準確對接中國市場的需求。


明明是個獨立出來的兒子,卻缺乏獨立性,什麼都要“媽媽”來決定。


亞馬遜曾經的重點是數碼、電子、生活用品,但家電3C有京東在側,其他商品有阿里把關,亞馬遜的競爭的空間被一縮再縮。


並且,亞馬遜太過側重供應商考核,若“差評率低於1%”或“24小時未回覆低於3次”,店鋪就會自動關閉,人工無法修改。


這種嚴格的做法,在一度追求性價比的中國電商市場裡,確實有些格格不入。


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不過,這不意味著亞馬遜的模式失敗,只能說它不適合中國。


亞馬遜是說到底是美國人的路子,不會玩那麼多套路,像是淘寶和京東的定金、滿減、蓋樓、養紅包……它統統不會。


黑五隻有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你加入會員就能得到優惠,如果說打折就一定是直接打折。


這一點,也一直被很多消費者鍾愛。


如今,雖然亞馬遜中國關閉了國內商家入駐渠道,但並沒有關上跨境電商的大門。這次與拼多多的黑五合作,就是信號之一。




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為什麼是拼多多


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任何一個海外巨頭會放棄,亞馬遜也不例外。


只是,這回亞馬遜改變了戰略,不再自營,而是以供應商的角色出現。調轉了船頭,迴歸到了一個跨境電商的身份,瞄準了全球購的戰場。


亞馬遜選擇了拼多多,而不是阿里和京東,自然有它的理由。


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一是看中了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二是看中了拼多多的發展潛力。


畢竟阿里和京東都有自己的跨境業務,阿里之前還專門收購了網易考拉,就是要在跨境上做文章。


如今亞馬遜加大跨境業務的力度,還會加劇了彼此間的競爭關係。


在這樣的情況下,從低線市場走來,需要口碑逆轉和品牌化造勢的拼多多,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亞馬遜拉上拼多多,重返中國賽道後你不要買單?


另外,科技君在前面說到過,亞馬遜一直延續美國人的路子,玩不轉這麼多套路。


恰好拼多多也不喜歡玩套路,就是簡單粗暴,直接降價,甚至不惜平臺自己給補貼,都要把大牌商品的價格降下來。


此次黑五,拼多多也延續了雙十一的打法,“無定金,無套路”、百億補貼、包郵包稅,而且不向全球購商家收取一分錢的交易佣金,劍指黑五“全球最低價”。


這樣看來,兩者的價值觀貌似非常相似,可以達成”道相同,相為謀”羈絆。


總之,亞馬遜聯手拼多多,不僅讓拼多多打開了海外市場,保證了正品可靠,也讓亞馬遜重新打開了中國市場,擁有更好的渠道去發展,算是一筆雙贏的合作。


亞馬遜到底能不能逆風翻盤,重新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親睞,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在這裡科技君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今兩方合作後,你會選擇在拼多多上購買亞馬遜的產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