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還有20多天就是2020年,最早的一批90後馬上就要奔3了,中國互聯網也25歲了,基本上90後伴宿著中國互聯網的成長,我們也是互聯網產品最早的一批使用者。任何稍微名氣的互聯網產品的發展與衰退,我們都是見證者。中國互聯網的崢嶸歲月也是90後蓬勃成長的青春。祭奠一下這些消失的互聯網產品,也是祭奠我們逝去的青春。

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青春的快播

提到90後的青春就少不了快播,畢竟躁動的荷爾蒙讓我們對性充滿了好奇,快播就是在這個人的原始驅動力下蓬勃發展,當然我們會說我們只是用它來看看電影,而且確實沒有快播中找不到的電影。無所謂。反正快播就這樣攻城略地,佔領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播放器市場,最高是達到3億的安裝量,佔了當時中國互聯網人口的一半。在那個互聯網剛剛起步的草莽時代,盜版和色情還不是原罪,畢竟百度都眼饞的發佈了百度影音。而且也憑藉互聯網入口的優勢,迅速的搶佔這市場。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也就是2012-2013之間,情況急轉直下,我們國家開始了清網行動,百度影音聞風而動,馬上把其播放器改成了在線播放,不在支持下載。其實王欣那時候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和版權方合作,開始清理色情內容,但是還是晚了。2013年年底國家版權局認定快播構成盜版事實。2014年5月快播被吊銷營業許可,8月創始人王欣也被逮捕,至此快播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成為了我們的記憶。

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校園的人人網與朋友網

人人網與騰訊的朋友網是一個類型的產品,都是依託學校來拓展市場。人人網其實更屬於80後,90後是趕上一個尾巴。那時候的人人網很像現在的抖音,我們在這裡面分享雞湯文和小視頻,我大學時代郭德綱的相聲都是在人人網上聽的,而朋友網更像是一本同學錄,基本上你可以找到任何你多年失去聯繫的同學,人人網和朋友網都是實名制,而且大部分信息都可以在不加好友的情況下直接查看,包括你的同學,你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的學校,班級等等,按現在來說是嚴重的洩露個人信息的。依託這兩個網站,你可以人肉到上過學的任何人。是的那個時代還沒有人重視這些,這也是他們能迅速發展的原因。而這兩個網站,在移動互聯網來到之時,也就開始走向衰弱,可能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可以導入通信路好友,對於熟人社交有了更好的方案。所以人人開始越來越不務正業。亂七八糟一頓折騰,終於把自己折騰死了,雖然近期人人網有開始重啟,但是時代已經變了,也已經回不去了,但是據說之前的信息都保留著,有黑歷史的趕緊去處理吧。

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天天靜聽與天天動聽

這兩個軟件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一個是電腦端必備,一個是手機端必備。它們都承載著90後對於音樂的渴求。我們用它聽周杰倫的雙截棍,聽林俊杰的江南,聽陳奕迅的浮誇。回到那個時代,有人告訴你,聽歌要付費的。你一定說他腦子有坑。那時候聽歌我們習慣把喜歡的歌下載下來用播放軟件來聽。所以本地播放器的強大很重要,千千靜是由個人獨立開發的,作者是鄭南嶺,因為對於作者來時開發天天靜純屬個人愛好,因此千千靜聽很多功能設計都是從愛好者的角度出發來實現的。得益於此,千千靜聽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歡迎。而天天動聽是移動互聯網最早的一批音樂播放器,而且也是最成功的。他又絢麗震撼的可視化效果,同事預置很多均衡器效果。顏值高,高能強大讓它成為了當時90後手機必備的軟件。

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可惜的是隨著巨頭進入市場,版權意識的提高。音樂播放器的門檻變得越來越高,現在的播放器已經不是在比軟件產品本身,而是比的是誰的資源多,說的版權多,誰更有錢買版權,就因為這個原因,天天靜聽和天天動聽分別被百度和阿里收購,遺憾的是,它們收購併不是因為它們是好產品,而且看上了它們龐大的用戶量,所以它們的出發點並不同,收購以後馬上就像改版,天天靜聽變成了百度音樂。天天動聽變成了高曉松的阿里星球如此俗辣的名字,就這樣很快2款深受90後喜歡的音樂軟件也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第一代自媒體平臺——博客

2005年被稱為博客元年,那一年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開始紛紛佈局博客產品,那一年,後來最成功的2款博客產品誕生了,一個是新浪博客,一個是QQ空間。新浪博客更偏重於媒體屬性,往後幾年是互聯網最重要的輿論陣地,任何時事熱點新聞新浪博客都是大V公知們論戰的陣地,尤其是韓寒的幾次論戰。著實精彩,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也大呼過癮。而QQ空間則更偏重於個人日誌。說說和日記記錄每個人的小牢騷和小歡喜。分享給朋友踩踩空間,踩踩日記。這兩款產品雖然還沒有徹底關閉,90後也已經很少用了。只是回憶過去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看空間。看看自己當初的樣子,有的時候也是忍不住刪掉幾個,因為現在看起來當初的自己真的不忍直視。


祭奠:那些被90後用著用著就消失的互聯網產品



90的青春已經慢慢走過,在這些互聯網產品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我們希望有些產業可以永遠都在,但是它就像我們青青中的某些人。不管你多不喜歡他們離開,但終會有離別的那一天。還好,它們於他們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