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4次從零開始,11次調整崗位,只為點火的那一刻

礪劍春秋 | 15年,4次從零開始,11次調整崗位,只為點火的那一刻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只為點火的那一刻》。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我是一名發射車駕駛員,從軍24載,兩次選拔到新建常規導彈旅,4次從零開始,11次調整崗位,環境在變,崗位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我心中的發射夢。

1995年7月,剛剛初中畢業的我,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第二炮兵向東海預定海域發射常規導彈的報道。當看到電視畫面裡一發發導彈如雷霆般騰空而起時,我不禁想到,以後要是能加入到這支隊伍中,駕駛車輛發射導彈那該多好啊!

機會很快就來了,這年冬天二炮部隊到我的家鄉招兵,聞訊後我立刻報了名,並如願成為一名光榮的火箭兵。

經過3個月的新兵訓練,我被分配到基地醫院,當上了公務員。但面對舒適安逸的生活,我悵然若失,自己連迷彩服都沒有穿過,算什麼兵?好男兒應該金戈鐵馬,到作戰部隊去淬鍊才更有意義!

我在日記本的扉頁寫了這麼一句話:“一定要記住自己因何而來,又向何方而去!”這句話我記了24年,也一直影響著我的軍旅生涯。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後來,在我的強烈申請下,我被調整到核導彈旅。初到作戰分隊,訓練強度相比醫院要大得多,但我能感覺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記得那年參加“98抗洪”,近3個月與洪水和暴雨的抗爭,讓我快速成長,與此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刻領悟到這身軍裝所承載的責任與使命。

但是核導彈部隊模擬訓練多、實彈發射少的現實,還是讓我有些惆悵:何時才能圓我點火的夢想,親手發射導彈呢?雖然可能遙遠,可是我仍在馬不停蹄地準備著。

我先從堅持練體能開始,記得,1998年的除夕夜,在電視機悠揚的歌聲中,我選擇遠離喧囂,在凜凜寒風中握著自制的槓鈴不停訓練。也正是這段時間的苦練,使我在後來旅軍體運動會上大放異彩,雙槓項目連續6年第一,並不斷刷新自己的記錄,直到今天我仍能和年輕的戰友們同臺競技。

兩年後,由於工作需要,我被調整到一支常規導彈部隊。聽戰友們說,在常規導彈旅每年都有實彈發射任務。本以為夢想成真的時刻即將到來,可連長的一番話又把我拉回到冰冷的現實中:“你剛過來,導彈發射那些操作還不會,先到轉載班去吧,把運彈車開好了,有機會再來開發射車,服從命令!”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一句“服從命令”堵住了我欲言又止的嘴,只好安心於本職努力學習專業,苦練駕駛特裝車,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我的專業技術日漸過硬。

有幾次裝備野外拉動,跨過急彎點時,全營特裝車只有我可以一次性順利通過,有兩回營長把我的車攔下:“搖下玻璃來,讓我看看是誰開的車!鄭繼國,是你呀,不錯!”

在這期間,我還連續兩屆在基地專業技術比武中奪得轉運專業第一名,並榮獲了“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

雖身在轉運班,但我卻從未忘記自己與導彈“共騰飛”的發射夢。我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了發射車司機專業理論和實裝操作技能,熟練掌握了相關操作規程。

終於,有一天連長跟我說:“老鄭,你到發射班去吧!”就這樣,我開上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發射車,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2009年,某新型導彈試訓隊擴隊建旅,我有幸加入到這支新組建的部隊,這一年,我入伍14載,第4次從零開始。來到新部隊的當年,我便主動報名參加了新型導彈批抽檢發射任務見習。翌年,我終於把心愛的發射車開上了陣地。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七月的大漠戈壁,隨著指揮長一聲“點火”令下,全架號手齊心協力,打出了該型號導彈部隊組建以來在全軍重大演習中的首發導彈,並準確命中目標。

當看到導彈在頭頂上撕破長空的壯觀景象,我倍感自豪,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我興奮地跑到發射車前,對著蒼茫的天空大聲吶喊:“15年了,我終於成功了!”看著蒼穹上導彈留下的軌跡,我彷彿又看到了15年前,那個站在電視機前注視著導彈發射的自己……

這就是我的發射夢,很平凡卻不平庸,今天當我再回首這24年來的軍旅生涯,我只覺得那個少年時的“發射夢”至今仍在召喚我,激勵著我建功沙場、勇往直前!

砺剑春秋 | 15年,4次从零开始,11次调整岗位,只为点火的那一刻

主管 |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755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播音:李 享

郵箱:zghjjtg@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