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輪換出大勝?克洛普拆三叉戟催化進球“增產”

英超第16輪

伯恩茅斯0比3利物浦

35’張伯倫、44’納比·凱塔、54’薩拉赫

週中默郡德比大勝,克洛普嚐到輪換的甜頭,以更大力度的輪換應對一週內的第三場比賽。相比對埃弗頓的比賽,利物浦此役首發調整多達7處,前場四人全換,像納比·凱塔和喬·戈麥斯這樣的“鐵板凳”都迎來了難得的首發機會。

利物浦輪換出大勝?克洛普拆三叉戟催化進球“增產”

利物浦此役的半主力陣容,缺少了一件重要武器,那就是阿諾德的對角線長傳以及定位球助攻。紅軍的邊後衛助攻體系已非常成熟,但戈麥斯顯然還無法替代阿諾德在進攻端的作用,甚至羅伯遜的表現也因此大打折扣——集火佯攻右側再轉移到弱側盲區是“阿羅組合”之間獨有的默契。

戈麥斯做不到的,亨德森可以做。實際上,紅軍隊長的長傳功夫絲毫不遜於阿諾德,他在第35分鐘長傳打身後成功,助攻張伯倫單刀打破僵局。長傳雖得以補充,但終究在右路有所欠缺,渣叔於是借洛夫倫傷退換上阿諾德加強這一路對弗雷澤的壓制。

不僅改善此前右路進攻受阻的情況,渣叔的這一被動換人還進一步打開了局面。利物浦的第二球距離首球不到10分鐘,卻是完全不同的進攻手段,薩拉赫和凱塔中路滲透到小禁區,後者擴大比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次進攻發起點其實是阿諾德,他的傳球找到足以致命的空間。

本場比賽,凱塔的特點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幾內亞人全場傳球成功率高達95%,3次射門2次中目標,除了一粒進球外還在下半場為薩拉赫送上一次助攻。在這次助攻過程中,體現了凱塔出色的送威脅球能力以及中路推進能力。

利物浦輪換出大勝?克洛普拆三叉戟催化進球“增產”

這是連續第二場,克洛普拆開三叉戟的比賽,這兩場比賽紅軍都淨勝對手3球,共進8球——要知道,此前14輪裡利物浦淨勝3球的場次只有2場。值得一提的是,3次大勝裡三叉戟都不全,這樣耐人尋味的現象頗有些諷刺。

或許與其說三叉戟的組合效果出現問題,不如說渣叔找到了在兼顧輪換的同時更催化進攻線“增產”的方法。馬內和薩拉赫的“爭權”問題一度引發關注,渣叔借輪換拆兩翼,讓殘缺的三叉戟不用顧慮太多開火權的分配和球權方向的平衡等問題,踢得更自如。換句話說,只有學會解開三叉戟,才能真正解放三叉戟。

利物浦輪換出大勝?克洛普拆三叉戟催化進球“增產”

利物浦陣容(433):

阿利松/喬·戈麥斯、洛夫倫(40’亞歷山大-阿諾德)、範戴克、羅伯遜(76’柯蒂斯·瓊斯)/納比·凱塔、亨德森、米爾納/薩拉赫、菲爾米諾、張伯倫(87’沙奇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