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2019年,清退這個詞對大學生來說不算陌生了,躺著畢業已是陳年往事。


年初的一場學術地震,影響深遠直到年底還未消退,研究生在今年迎來了論文大抽檢、畢業大清退。本科生嚴出已是大勢所趨,嚴厲程度步步加碼,大批量清退成為公開的事實。

高等教育也在今年正式踏入普及化時代,精英教育觀退場,淘汰率必然的調調進入公眾視野。只不過,身處這股潮流中的大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這股寒意,他們也有喊出自己需求的權利。

清退

研究生不合格,退學沒商量。南京大學校長在今年兩會上就撂下過一句話:65%的博士可能無法按期畢業,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當然能畢業。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高校處理不合格大學生的手段越來越“狠”,從本科轉專科,到延期畢業,再到直接清退,“嚴出”步步升級。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的大學生遭到高校清退,其中也包括在華留學生。

中國目前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國,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萬名留學生在國內學習。

清退大學生是事實,我國大學生淘汰率不高也是事實。清華、復旦、中科大等被譽為“最難畢業”的一流名校,淘汰率也並不令人咋舌。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如無觀感,可以看看美國本科院校的淘汰率。美國學生信息中心NSC追蹤了2011年秋季入學的學生,以確定有多少人能在六年內獲得學位證。結果發現,12%的學生尚未完成大學學業仍註冊在讀,31%的學生輟學。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認為,高等教育要朝著“寬進嚴出”的方向努力,好的大學有20%、30%的退學率都是正常的。

時勢

清退並非無源之水,既可追溯各大高校的學業管理規定,也有來自教育部的各種信號。上大學了,要學會看“時勢”。

年初的翟天臨學位事件,將高校在研究生學位授予上存在的問題,猛然拎出水面。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本科清退趨勢的源頭,則要追溯到2018年,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清退趨勢的脈絡清晰可辯。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今年以來,山東大學女學伴、福建農林大學留學生推搡交警等事件引起社會爭議,積怨已久的在華留學生的規範管理問題集中爆發。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矛盾

教育要面向未來。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超過50%,專家表示,中國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時期,一定的淘汰機制是完全必要的。

學生若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學校可予退學處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給予肯定。

按照《廣州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第二十條規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業年限(學制)為:碩士生最長不超過5年,博士生不超過7年。

然而,從嚴要求大學生,不能僅僅清退了事,大學生就學的種種問題,更需要旁觀者認清。

高校“清退潮”來襲,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在列

毋庸置疑,淘汰部分大學生勢在必行,讓學生、家長接受這個事實,改革更需要說服力。

所謂的淘汰,我們怎樣來定義?淘汰是怎麼個淘汰法,規矩怎麼定?淘汰本身如何跟我們的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未來釐清。

結語

身處清退潮的漩渦中心,大學生第一要義是要努力學習。如果連象牙塔都不能打通關,那麼進入社會後的成人法則,能分分鐘把你們虐哭。

說真的,誰還沒個艱難的時候。



來源:圖解教育工作室(ID:tujiejiaoyu) 策劃:李帥、星日馬 設計:阿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