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眾所周知,在收藏界裡一張紙幣的品相決定著該紙幣的收藏價值,而下圖中的這張十元鈔票,破爛不堪,卻讓這位藏友願意花3.5萬回收,他的做法讓很多人不理解,那為什麼他還願意花這個錢去回收呢?憑什麼?

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圖中的這張十元在品相上來看,是五品以下的紙幣,完全是屬於下品,收藏價值非常的低,說句不好聽的,這樣的品相是沒有人願意花錢去回收的,屬於廢品了。那為何還有人高價收購呢?

這是一張1953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10元,存世量非常稀少,江湖人稱"大黑拾",今天我們就來挖挖它的老底。


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1、發行年代特殊,委託印製而成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於1955年,新中國成立不久,而且當時中國經濟處於困難時期,無法印製大黑拾、紅五元、綠三元等面額較大的紙幣,因此委託當時和中國關係親密的"老大哥"——蘇聯代為印製。

2、流通時間短,回收迅速,存世量稀少

由於第二套人民幣中面額較大的紙幣是由蘇聯代為印製,但是後來中蘇關係破裂,蘇聯中斷了對中國各方面的委託,並在東北、新疆等地利用"真版偽鈔",企圖擾亂我國金融秩序,於是我國停止了"大黑拾"的發行。

第二套人民幣從1955年開始發行,"大黑拾"則於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到1964年4月15日第二套人民幣停止流通,限期回收,只有短短9年,而"大黑拾"的流通時間更短,只有短短7年時間。

由於流通時間短,加上停止流通後,銀行大量收兌,"大黑拾"的數量就更少了。而"物以稀為貴","大黑拾"的收藏價值也隨之增加。

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3、票面設計獨特,首次凸顯女性形象

"大黑拾"幣面設計獨特,製造工藝十分精緻,人物和水印十分清晰,手感非常不錯,凹凸感特別強,這是其他幣種所不能比擬的。"大黑拾"幣面的主色調為黑色,而且票幅尺寸為210mm×85mm,四周有大面積的空白,是唯一一款在票面最外邊添加了白色邊的紙幣,因此"大黑拾"又被稱之為"大白邊"。

紙幣正面圖像為男性工人和女性農民的形象。紙幣上圖案中的女性,頭裹毛巾,手抱麥穗,目光中滿含期待與憧憬,代表了新中國政權力量的依靠基石——農民階級;她身旁的工人老大哥堅毅地為她指示著方向,他們肩並肩地站在一起,寓意著他們結成的工農聯盟,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這張紙幣上的"工農頭像",是人民幣印製史上首次凸顯女性形象,她的出現傳遞出男女平等觀念,女人也是國家的主人,也是社會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4、幣種過大,保存難度大,好品相一票難求

"大黑拾"的票幅尺寸為210mm×85mm,和正常的幣種相比,明顯變大了。這使得"大黑拾"的保存難度加大,品相完美的"大黑拾"更是少之又少,更加重了它的稀缺性,一旦有全新完美品相的"大黑拾",就馬上被藏友們一搶而空,收藏價值飛速上漲。

爛成這樣還能以3.5萬成交!這張鈔票憑啥這麼牛?

這是一張剪邊的大黑拾,二版退出流通,有部分民眾來不及兌換,過了兌換期,就將大黑拾剪成三版拾元的大小去流通。

5、發行時代久遠,歷史價值突出

第二套人民幣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它治癒了戰爭帶來的創傷,減輕了通貨膨脹,促使國民經濟恢復,財政收支基本平衡,比起第一套人民幣防偽技術落後、質量大等問題,第二套人民幣擁有當時較為先進的防偽印刷技術,顯然更能促進經濟發展。

而"大黑拾"作為我國解放建國以後首次發行的十元的紙幣,正式發行於1957年,距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在這張紙幣身上能夠反映出當時的歷史,承載了我國的社會發展以及當時國際局勢的變化,其本身的歷史、政治價值已經超乎想象。

6、當時的民眾沒有收藏意識,收藏難度增加

在第二套紙幣發行的時間裡,我國正處於困難時期,民眾收入十分低。一張面額十元的紙幣,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而普通人要想擁有一張"大黑拾"是非常有難度的。

同時在當時那個經濟條件下,幾乎沒有人會想到將紙幣進行收藏,一旦手上有了錢,吃飽穿暖才是首要,所以"大黑拾"的收藏難度十分之大,收藏價值也隨之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