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意識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堅持把扶智、扶志作為扶貧工作的關鍵,積極開展精神扶貧領域各項工作,推動形成人人參與脫貧、人人助力脫貧的農村社會風尚。

化隆縣宣傳、扶貧、鄉鎮等部門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思想扶貧”集中宣講工作,印發《關於深入開展精神脫貧教育活動的通知》,引導群眾在團結奮鬥中樹立“我想富”的決心。通過政府扶持拉麵產業,引導民族服飾加工等,凝心聚力“我要富”,創造條件“我能富”,激勵群眾在創業創收中增強“我會富”的信心。

同時,制定了《化隆縣關於推動移風易俗倡導婚喪嫁娶文明新風的指導意見(試行)》《關於修訂完善的指導意見》《化隆縣對不贍養老人遺棄老人虐待老人行為的處理指導意見》等文件,全力推動移風易俗,切實減輕各類人情消費負擔。並對全縣“最美員工”、最美拉麵人、優秀宗教人士等“最美化隆人”“五星級文明標兵戶”和10個移風易俗優秀紅白理事會及10名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帶頭人進行了表彰。據悉,一年來,僅婚喪嫁娶一項為化隆縣貧困群眾減輕負擔1.9億元,通過激發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實現貧困群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從而進一步提升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能力。

此外,引導樹立“貧困不光榮、脫貧靠雙手”等思想觀念,使貧困群眾拋棄“等、靠、要”的惰性和依賴思想,通過政策扶持和自身艱苦奮鬥勤勞致富,對實現穩定脫貧的7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典型代表進行表彰,並推選出5戶典型,拍攝了《最美脫貧戶宣傳片》進行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