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精神特質(圖書中的共和國史)

鄧小平的精神特質(圖書中的共和國史)

作為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留給中國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產是什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就是他帶領黨和人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他創立的鄧小平理論。”

前後歷經1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無疑是我們瞭解新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歷史的必讀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理論和實踐。鄧小平同志說過:“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沒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獨立,國家是立不起來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31頁)只有發自內心地尊崇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和民族獨立,才能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獨立。早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鄧小平就說,“中國取得了一個資格:人們不敢輕視我們。”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了建設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正是在尊重國情、走自己道路的基礎上實現的。

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具有的三種精神特質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三種精神特質,不僅構成了他作為領導人的人格魅力,也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新中國的發展歷史。

一是實事求是的精神。

不少人有一種誤區,認為鄧小平的“實事求是”,就是打破封閉、僵化和教條,主導改革開放的進程。這固然是一方面。但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歷史是有選擇的記憶”。鄧小平真正的“實事求是”精神,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精神,是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從實際情況出發,靈活選擇最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民主與權威為例。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多次講到民主,認為“權力過分集中,妨礙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實行。”(《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21頁)要在“政治上發展民主”(《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15頁);但鄧小平也講權威,1988年9月,他說,“中央要有權威”,“黨中央、國務院沒有權威,局勢就控制不住”,“中央制定的措施,各地各部門就要堅決執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77頁)比如改革與穩定。鄧小平談改革,經濟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但鄧小平也講穩定,1989年2月,他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84頁)

二是開拓創新的勇氣。

1975年,在領導全國大刀闊斧開展整頓工作期間,鄧小平斬釘截鐵地說:“現在問題相當多,要解決,沒有一股勁不行。要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5頁)

1977年復出後,面對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禁錮,他諄諄告誡:“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43頁)1978年,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針對一些黨員幹部“開口閉口拿本本來,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這種錯誤的心理”,鄧小平援引毛澤東的話:“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15頁)

1991年初,針對一些幹部對改革觀望躑躅、甚至畏縮猶疑,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

三是坦蕩無私的胸襟。

鄧小平始終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說:“我自從十八歲加入革命隊伍,就是想把革命幹成功,沒有任何別的考慮。”(《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54頁)

即使一生經歷“三起三落”,每次被錯誤批判打倒之後,仍然豁達樂觀、沉著堅韌,始終對黨和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

鄧小平客觀公正地對待黨的歷史、對待同志、對待自己。他很早就提出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所以我們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系去獲得正確的理解”。鄧小平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對毛主席一生的功過作客觀的評價。我們將肯定毛主席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而評價自己時卻非常謙虛,“我自己能夠對半開就不錯了。”(《鄧小平文選》第347、353頁)

實事求是的精神、開拓創新的勇氣和坦蕩無私的胸襟,不僅僅是鄧小平70多年革命生涯中精神特質的體現,也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新中國70年征程中不斷奮發圖強的精神,它將貫穿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程,直至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勝利。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