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津靜海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天津市靜海區位於天津西南部,素有“津南門戶”之稱,是“京滬走廊”重鎮。過去的靜海區以鋼鐵產業為主導,不僅產能過剩而且伴有汙染問題,而如今的靜海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先進製造、健康產業等高端產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記者實地探訪靜海區相關產業園區,看靜海如何走出一條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之路。

位於靜海區的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第一家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日,記者來到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走進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的拆解車間,只見在家電拆解流水線上,一臺臺廢舊電視機正被工人們熟練的拆解成顯示屏、電路板、金屬框架等多個部分,經過後期處理,這些部件中的塑料和金屬就可以成為生產新產品的原材料。

看天津靜海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TCL奧博的家電拆解生產線(央廣網記者 蘇平 攝)

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孝富介紹說,俗稱“四機一腦”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在經過十幾道工序的拆解之後,其中可再利用資源全都被“吃幹榨淨”。

張孝富以廢舊電路板為例介紹,只要使用合適的方法,這些廢舊電路板中能夠提取出十四種貴金屬,都可以重新用於生產。“我們一年的拆解量有二百萬臺左右。根據拆解品類不一樣,資源價值大約在1.5個億到2億之間。家電拆解產生的資源最主要就是兩大類,塑料類和金屬類。塑料拆解經過改性之後就可以再利用,金屬經過破碎拆解後回到鋼鐵廠。所有資源全部回收,回收率百分之百。”

看天津靜海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張孝富(右)介紹家電拆解後產生的資源(央廣網記者 蘇平 攝)

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循環經濟專業化園區,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綠色發展,吸引了一批像TCL奧博、深圳格林美等循環經濟龍頭項目落戶,目前在這裡廢舊機電、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等廢舊商品都可經過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進而成為再生產、再製造的資源。隨著產業不斷集中,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回收、環保化處理、電子化交易的廢舊商品回收模式,年處理加工各類再生資源150萬噸,成為了我國名列前茅的“城市礦產”基地。

過去的天津市靜海區以鋼鐵產業為主導,大大小小的鋼管工廠就有幾十家,這些產業雖然給靜海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但也帶來了產能過剩和汙染問題。面對經濟下行、轉型升級、環保倒逼等多重壓力,靜海區委區政府堅持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危機中創造機遇、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靜海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堅定前行。天津市靜海區區委書記藺雪峰說:“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後,我們的產業實際面臨一個轉型。那時候就開始研究產業的這種提升,鋼鐵逐步在往下壓,傳統的、落後的工藝、落後的產品,包括過剩產能堅決淘汰,新的一些產業在往裡引,形成我們六大主導產業,現在循環經濟、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等這塊,把它做起來。”

看天津靜海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天津銀隆新能源生產的“鐺鐺車”(央廣網記者 蘇平 攝)

天津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在2016年入駐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內備受矚目的明星新能源項目,投資350億元的天津銀隆新能源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將達1500億元以上,成為銀隆集團在華北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在銀隆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上,記者看到一輛輛配備有棕紅色地板、金黃色窗簾、仿古操縱器等復古風十足的“鐺鐺車”正在生產。雖然鐺鐺車的造型是復古式的,但車體卻是現代化的零排放、零汙染的純電動巴士。

除了生產新能源汽車,這家公司還生產高端的鈦酸鋰電池。記者看到,鈦酸鋰電池生產過程全部實現了全自動流水線作業。天津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成武介紹說,鈦酸鋰電池充電快,使用壽命長,在北京長安街一號線跑的公交車使用的就是他們生產的鈦酸鋰電池,“鈦酸鋰目前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電池,它有幾大優勢:第一是高安全,它可以抗燃燒、抗爆炸,所以安全係數比較高。第二是抗衰減,電池每年都會衰減,我們的電池與其他相比衰減比較低,設計壽命在十年。第三是耐寬溫,零下五十度能用,高溫五十度也可以用。”

看天津靜海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集中處理廢水的地下管廊(央廣網記者 蘇平 攝)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靜海區除了做強循環經濟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外,還不斷延伸產業鏈,把過去的一些“痛點”變成經濟發展的“亮點”。在靜海區中旺鎮,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基地把多家電鍍企業進行集中管理,汙水、廢氣集中處理,解決了長期以來電鍍企業的“散亂汙”問題。濱港電鍍產業基地由惠州金茂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總投資近30億元的一期項目已經全部投產,園區內建設了14類、總長度達到12.5公里的地下管道,企業的每一類廢水都會通過不同的管道進行排放,在經過十幾道工序處理後的出水,能夠達到天津市最嚴格的地方排放標準。如此集中高效的廢水處理,吸引了一批高端產業相繼入駐,其中不乏天津飛悅航空、加拿大龐巴迪航空等明星企業。濱港電鍍產業基地管委會經理孫超說:“現在我們入園生產的產品類型包括軍工、航空航天、汽車、高鐵、電子五金等等,簽訂合同的入駐企業數量達到七十多家,我們現在有發明和實用型專利十七項。”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靜海正在不懈努力。天津市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介紹,他們制定了高質量發展產業規劃,就是:以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載體,推動園區向高端裝備再製造、新能源儲能材料等新型產業轉型。依託天津濱港電鍍產業園,打造航空集成製造中心、京津冀航空優異製造基地。利用大邱莊國家焊管基地的產業基礎,打造集研發、製造、展示、物流於一體的京津冀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以天津健康產業園為平臺,打造京津冀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加快規劃建設集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科技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產業園,搭建以5G技術為支撐的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慧生活等應用場景,打造國際化的智能技術應用展示區。

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說:“我們靜海擁有六大主導產業,循環經濟、健康產業、商貿物流、先進製造、都市農業、文化旅遊。圍繞實這些產業功能,我們把項目裝進去,把功能做得更實。一張藍圖幹到底,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去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