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就在2019年八·一剛過,我們看到了那個失去了雙手和雙眼的掃雷英雄,做播音員、學盲文、寫掃雷隊的故事……身殘志堅的軍人楷模對未來有很多設想,但是,聚光燈之外更多的是平凡人的故事,今天分享的是一位患癌復員軍人的生活狀態。

小孫是一位復員軍人,祖籍山西,今年33歲,退伍後一直住在北京燕郊。2018年12月起他連續咳嗽一個多月,吃藥不管用,不得已才去醫院檢查。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2019年1月7日CT檢查發現右肺門佔位,腫瘤可能性大,突如其來的噩耗對他如五雷轟頂。後來,他又到醫院檢查,氣管鏡診斷仍然顯示是腫瘤,同時取了病變組織做病理。

他本人仍然不死心,在家人的陪同下又去了醫院檢查。最後,多方檢查結論相互印證,診斷無誤,小細胞肺癌,晚期,且不能手術只能化療。33歲,他還沒有成家,多麼殘酷的現實!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臨床上對肺癌有一個簡單的分法,將之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SCLC)又叫燕麥細胞癌,近20%的肺癌患者屬於這種類型。

臨床發現,小細胞肺癌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短,進展快,易早期即發生血行轉移,臨床死亡率較高。目前,臨床上治療小細胞肺癌仍以全身化療為主,然而,幾乎所有的小細胞肺癌都會在一線治療後復發或者轉移,且預後不良。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在檢查結論未出來之前,他就和家人商量,如果是初期或良性,可以接受手術、化療,搏一搏那五年生存期;如果擴散或是晚期,他將放棄治療,家人百般勸說也沒有動搖他的想法。

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尊重生命的人,放棄治療並非一時衝動,相反,他很理智,“癌症,不是越年輕越佔優勢,恰恰相反,只因為年輕,癌細胞才恢復的快。

如果接受放化療,僥倖堅持下來,不敢想想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長期放化療對身體的傷害無法承受,還有自己的後半生該靠什麼生活?”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小孫是一個驕傲的人,他不想靠親人、朋友的同情憐憫過後半生,不受控制的生活他堅決不要。在短暫的消沉後,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他甚至慶幸自己沒有早成家,那樣豈不是要連累人家!

他還慶幸自己非獨生子,家中兄弟可以代他向父母盡孝。他辭去了工作,用僅有的積蓄全國各地旅遊,每次出門都隨身攜帶醫生開的強力鎮咳藥,因為咳嗽嚴重影響了他的睡眠和精神狀態。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他開始反思患癌的原因,上溯三代家裡沒人患癌,他本人也不抽菸,但成年後一直割捨不掉網絡遊戲,經常熬夜,據此他推測之所以被上天“偏愛”很可能是因為京畿地區的空氣汙染以及職場中的二手菸,還有自己長期熬夜免疫力下降,當然這些都是他通過查看肺癌相關資料總結出來的,並不一定準確。

在確診後一個月,禁不住母親軟磨硬泡,他動搖了,到醫院做了一次化療,後來瞭解到“目前世界上尚未有治癒的病例(小細胞肺癌)”,他堅決拒絕了繼續治療。

半年來,只做了一些緩解肺癌不適症狀的治療,如咳嗽、胸腔積液、腹瀉,拒絕一切抗癌治療。在做出決定前,他多方面瞭解過有關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和長期生存率,對於治癒他完全不抱希望。用錢吊命,最後人財兩空,這不是他想要的。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小孫堅持在知乎上更新自己病情的進展,最近更新狀態顯示,強力鎮咳藥對他已經完全不起作用,因為咳嗽和胸部疼痛(積液引起),晚上幾乎無法入睡,即使睡著也是一兩個小時就醒了;

鎖骨上出現腫大的淋巴結,醫生診斷是癌細胞轉移的症狀;胃口很差,吃的越來越少,體重也一再下降;因為體力不支他不得不放棄獨自上路旅遊的計劃,鍾愛的遊戲也只能淺嘗輒止,因為體力不濟擰瓶蓋這樣的小事也要別人幫忙做;

後腰部位莫名出現腫塊,非常疼。他現在已經很少出門,天天躲在家裡,自嘲自己已經是個“廢人”,最近,他已經預約到了腫瘤科專家8月6日的號,準備做一次全面的檢查,充分評估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態。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文字中看不到任何悲觀的情緒,但從平淡的文字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到,小細胞肺癌晚期進展的“神”速,2019年1月確診,7月底已經全身多發轉移。僅僅半年時間,似乎已經看到了生命的盡頭!

目前,世界上尚無小細胞肺癌有效的靶向治療藥物,唯有早診斷、早治療是延長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時間的關鍵。

免疫療法問世,將刷新癌症“不治之症”的歷史,提到免疫療法多數患者或家屬可能都會想到PD-1。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2019年6月一種由國內科學家自主研發的生物免疫療法——體內免疫細胞激活療法獲得國內臨床批件,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批准體內免疫細胞激活療法在國內開展針對肝癌、肺癌、乳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該新型免疫療法還曾獲得美國、日本等癌症治療技術前沿國家專家的認可。

日本是細胞免疫治療的開創者。自上世紀70年代就已開展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和治療,2016年最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這說明日本在細胞研究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面。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日本最新一代個性化的精準複合細胞免疫療法。通過對患者的癌組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以及流式細胞定量檢測分析,判定不同患者具體採用以下哪幾種療法的組合:αβ T細胞療法、樹突細胞疫苗療法、NK細胞療法、 γΔT細胞療法等,相當於個性化定製。有超過2萬名癌症患者的治療經驗。

此外,該技術由日本大學醫院和癌症專科醫院經驗豐富的癌症免疫治療進行接診和治療,臨床統計了肺、胃、大腸,肝、胰、乳,子宮,卵巢的1 198癌病例,約半數以上的患者在治療有效,在治療後癌症縮小,或者再一定期間癌症的發展被抑制。

MTCA-CTL(多靶點複合抗原自體免疫細胞療法)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第五代也是全新一代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可優化DC活化方法,以增強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目前已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135天 中位生存期延長120天

細胞免疫療法利用的是人體本身具備的免疫系統及免疫細胞與癌症鬥爭的能力,通過抽取血液,從中分離、提純出免疫細胞並將其活化、增殖後,人工增強了靶向性殺傷功能,然後再回輸到人體來消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癌細胞。

我們的身體由無數細胞組成,大家和平共處,身體就可以保持健康。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就像是“警衛隊”,幫助人們抵禦外敵入侵。它表面有特定的蛋白受體,在身體裡到處巡邏,辨認其他細胞表面的特定蛋白,判定其是否為腫瘤細胞。

但是,某些腫瘤細胞非常“狡猾”,其表面的一些蛋白像是偽裝的“面具”,讓T細胞辨認不出來,腫瘤於是得以不斷生長。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針對這個機理,免疫療法從兩個途徑來對付腫瘤。一是改造T細胞,增強“警衛隊”的能力;二是揭穿敵人的“面具”,讓“警衛隊”T細胞能正常識別出腫瘤細胞。

這種治療幾乎無副作用,也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負擔。而且由於免疫細胞可在體內長期存在,並具有免疫記憶功能,一個療程內輸入體內的免疫細胞可在體內形成新的免疫細胞,發揮持續的癌細胞滅殺作用。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這是日本細胞免疫療法區別於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的最大特點,也是有效預防癌症的復發和轉移,降低癌症死亡率和延長生存期的關鍵,同時可以很好地舒緩癌症患者放化療後所產生的一切毒副作用,讓患者快速恢復體能,並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

33歲的他,上溯3代沒人患癌也不抽菸,還沒成家卻得了肺癌晚期

體內免疫細胞激活療法的治療機理是從調節癌症患者機體免疫水平入手,通過增強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的活化水平、提高細胞因子的表達、調節腫瘤微環境等途徑來實現在削弱腫瘤微環境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時,提升機體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

具體說來,該療法可以上調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NK細胞和NKT細胞的數量及活化水平,下調調節性T細胞(Treg)的數量。

同時,將腫瘤微環境中的M2亞型巨噬細胞逆極化為M1亞型巨噬細胞,將“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有效提升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該療法被形象地比喻為免疫治療領域多種策略的“組合拳”。

我是腫瘤科醫生,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幫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你想了解免疫細胞療法、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聯繫到我,這邊會為你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你的留言、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