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孩子會發生的墜床、頭外傷,家長必需瞭解這些

葉冰:

我家妹妹在去年春節時,頭不慎被撞傷,在妹妹受傷的那兩週我既自責又擔心,翻閱了不少資料。寫這篇兒童腦外傷的科普文,最近有不少媽媽問起孩子頭撞傷後該怎麼處理,這次把文章略作整理和大家分享。


在寶寶的成長階段,磕磕碰碰是難免的,大多數情況下的摔傷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在摔傷中,最讓父母揪心和擔憂的情況,莫過於孩子摔到頭,例如從床上摔下,被硬物撞傷頭等。

事實上,孩子從床上摔下後,大部分情況並不需要過度處理,只有部分的損傷需要就醫處理。當孩子從高處摔倒或者頭部受傷時,父母第一時間需要做的是:原地觀察。


或許大部分的父母會在寶寶摔倒時第一時間把孩子抱起,但是對於一些隱形的損傷,父母在抱起孩子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因此,在寶寶摔倒後,父母不要急著把孩子抱起,而應先原地觀察寶寶的狀態,再決定隨後的處理方式。

同樣,孩子在摔倒的當下表現出沒事並不代表就不需要後續的觀察和處理。

在孩子發生腦部摔傷、撞傷事件後,父母要持續觀察孩子在48小時內是否有和平時不一樣的情況。觀察期間如果孩子沒有出現任何異常,那麼父母則可放心。

那麼孩子腦部摔傷、撞上後會出現什麼情況,該怎麼處理呢?在討論頭部外傷和腦損傷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頭部的解剖圖:

95%的孩子會發生的墜床、頭外傷,家長必需瞭解這些

頭部由頭皮包裹顱骨,顱骨包裹大腦,所以發生碰撞時,顱骨可以對大腦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1頭部受到撞擊時有哪些損傷形式

1頭部外傷

它是腦外傷中最常見的創傷,許多頭部外傷只傷到頭皮,例如擦傷、青腫。

孩子在成長中,因為頭部比例較大,及肢體諧調各方面的運動能力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因摔倒跌倒撞到頭部很常見;也有因意外的墜落、和撞擊造成的頭部輕微外傷而導致青腫。

前額部位的青腫,會因淤血受重力下流而在幾天後出現熊貓眼。

頭皮的青腫的處理:

避免大力揉搓,可以進行冷敷止痛,一次15分鐘,根據需要可以每小時冷敷一次。

95%的孩子會發生的墜床、頭外傷,家長必需瞭解這些

需要引起重視的頭皮青腫

如果頭皮青腫偏大(大於2.5CM)且位置在非額頭以外的部位,尤其像上圖這種長在頭頂部正上方(腦部風險最高的地方)的頭皮血腫,則意味著可能存在更高風險的潛在腦損傷,需要持續和嚴密觀察孩子的行為狀態來決定是否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2顱骨骨折

顱骨骨折是更嚴重的頭部外傷,而只有1%~2%的頭部外傷會導致顱骨骨折。

顱骨骨折受傷處伴隨疼痛,除了頭痛以外沒有其它症狀。大部分顱骨骨折並不會伴有大腦受傷,容易痊癒。

95%的孩子會發生的墜床、頭外傷,家長必需瞭解這些

如這則新聞中的孩子,顱骨骨折但其他無大礙,所以並不是顱骨骨折便意味著存在腦損傷。

我們不是醫生,無法一一判斷顱骨損傷的程度,在顱骨骨折中,凹陷性骨折是父母容易判斷的,當發現孩子頭部受傷的部位看上去,或者摸上去有乒乓球凹陷的情況則意味著存在顱骨骨折,要及時就醫治療。


3腦震盪

腦震盪是頭部外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腦功能損害表現,通常是由於大腦突然被撞擊或者晃動造成的。

腦震盪最常見的表現是受傷後短暫的意識混亂或記憶丟失,頭痛或嘔吐,也可能出現頭暈,有些孩子會有持續的症狀,頭痛頭暈難以思考等,也可能會出現學業困難或情緒改變,這些症狀有可能持續數週。

若懷疑孩子可能存在腦震盪的風險時,應停止運動性活動,以靜養休息為主。

腦震盪的治療需要身體和大腦的休息,24小時後再慢慢增加活動;若頭痛症狀持續,則需要等待頭痛情況緩解恢復後,再逐漸恢復正常的的活動。

腦震盪是最輕度的大腦受傷,大部分會完全好轉;及時正確的護理和照顧有助於腦震盪的恢復。而事實上,大部分孩子撞到頭後並不會出現腦震盪。


4腦損傷

腦損傷會影響損傷腦區對應的功能,例如我們電視劇常看到的,腦部損傷造成的失憶症、失語症及肢體不協調等。

但是如下圖所見,腦部分為多個腦區,所以並不是腦損傷就意味著整個大腦受到損害,且由頭部外傷引起的腦損傷並不常見。

2家長在受傷現場需要做些什麼?

當孩子摔倒時,尤其是撞到頭部時,作為父母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安撫,但孩子摔倒時的狀態是判斷損傷程度的一個重要依據,所以要清楚孩子是怎麼摔倒的(也就是發生損傷的機制是什麼)、摔倒時的姿勢、摔倒後的表現。


1腦部損傷的機制

腦外傷的損傷機制大致有這幾種:

- 墜落撞擊(從高處摔下來)、

- 移動撞擊(跑動撞倒或者摔倒)、

- 直接打擊(被硬物擊中)、

- 腦部旋轉(頸部無支撐時猛烈搖晃寶寶)。

在嚴重的複雜的例如車禍等環境,也可能是幾種損傷機制同時發生。

2摔倒時的姿勢

例如:從床上摔下來,是多高的床,摔傷時是什麼姿勢,頭的什麼部位受到撞擊。

妹妹這次受傷是移動撞擊,被踢中腦部,摔倒時後倒後腦著地。

3摔倒後的表現

孩子摔倒後頭部是否有破損、有沒青腫長包,包長在哪裡;頭部顱骨是否有凹陷等;頸部有沒有受傷;同時觀察孩子是否有昏迷、神志不清、嗜睡、嘔吐、頭痛、說話口齒不清、情緒和行為上的異常等

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有沒有情緒異常的哭鬧,或者容易激惹,這或許是存在頭痛不適的情況。

3孩子頭部受傷後需要看醫生嗎?

孩子受腦外傷後先根據頭部損傷機制,撞擊時的姿勢,撞擊後的狀態這三個方面做初步的判斷。

1以下這種情況可以在家保持觀察

● 從低於90CM的高處墜落、摔倒,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的情況;

● 只有單純性的頭皮外傷,不伴隨其他不適情況;

● 單純性的短暫意識喪失(低於1分鐘),不伴有其他異常情況;

● 一過性的頭暈或者疼痛,不伴隨其他異常情況;

以上這種情況,可以在家保持觀察再決定是否需要就醫做進一步診斷。


在家觀察請注意:

孩子受傷的頭2個小時保持密切觀察。

孩子睡覺時不要離開孩子身邊;

每2小時喚醒孩子, 檢查走路和說話的情況;

受傷後保持觀察48小時,為方便觀察和及時發現處理緊急情況,前兩晚請和孩子在同一房間休息。

2以下這種情況需要立馬就醫

● 從90—150CM高度墜落;

● 孩子神志不清,癲癇發作,意識喪失昏迷超過1分鐘,不能正常活動脖子(注意:需要保護脖子不再移動);

● 難以喚醒;

● 現在看上去舉止或語言糊塗,語言含糊;

● 現在走路不穩,或者胳膊/腿無力;

● 大量出血,難以止住;

● 任何你認為危及孩子生命的情況。

4要不要做頭部CT掃描

或許有這樣一種情況,孩子摔倒後,什麼症狀也沒有,精神好狀態好,但爸爸媽媽就是想去拍個片子買個安心。

這個做法可行嗎?有沒這個必要呢?

如上所說,實際上大多數頭部有輕微創傷的孩子都不需要做頭部CT來排除腦損傷,對於沒有任何損傷表現的孩子更加沒有必要進行CT檢查。

但如果你確實非常擔心,非常想通過CT檢查來確定腦部情況的話,那麼在做決定前,要了解清楚CT檢查會讓孩子因輻射暴露而存在遲髮型惡性腫瘤的風險。

頭部CT檢查對兒童造成的癌症死亡終生風險預測值遠高於成人,對於1歲的嬰兒,1次頭部CT的輻射造成的癌症死亡終生風險為1/1500;10歲兒童則為1/5000,且癌症發生的潛伏期可能有數十年之久。

所以父母在沒有任何腦損傷的臨床表現時,不建議爸爸媽媽盲目把孩子暴露在輻射風險之中。

1.Dunning J, Daly JP, Malhotra R, et al. The implications of N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head injury. Arch Dis Child 2004; 89:763.

2.Hahn YS, McLone DG. Risk factors in the outcome of children with minor head injury. Pediatr Neurosurg 1993; 19:135.

3.Palchak MJ, Holmes JF, Vance CW, et al. A decision rule for identifying children at low risk for brain injuries after blunt head trauma. Ann Emerg Med 2003; 42:492.

4.Schutzman SA, Barnes P, Duhaime AC, et a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 younger than two years old with apparently minor head trauma: proposed guidelines. Pediatrics 2001; 107:983.

5.Bressan S, Romanato S, Mion T,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dapted PECARN decision rule for children with minor head injury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Acad Emerg Med 2012; 19:801.

6.Nigrovic LE, Schunk JE, Foerster A, et al. 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on cranial computed tomography utilization for children after blunt head trauma. Pediatrics 2011; 127:1067.

7.Homer CJ, Kleinman L. Technical report: minor head injury in children. Pediatrics 1999; 104:e78.


☆ END ☆

圖 | 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