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裝備製造企業與央企對接交流會在長舉行

商報消息(融媒體記者 黃萍 通訊員 黎雄)12月3日,湖南裝備製造與央企對接交流會在長沙舉行,裝備製造湘軍與各央企共聚一堂,共謀抱團“出海”。會議由省商務廳、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長沙市政府共同舉辦,旨在搭建湖南裝備製造企業與央企合作對接平臺,助力雙方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湖南裝備製造企業與央企對接交流會在長舉行

圖為近日參展的湖南鐵建重工的工程設備。

與央企發掘合作共贏機會

工程機械是我國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十二個重點產業之一,而湖南是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製造基地之一,在走出去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外,湖南在先進製造業上,有長足的發展,在工程機械、農業技術、軌道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產業體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需求也十分契合。

“抱團出海,借船出海是三一重工國際化的重要戰略之一。”三一重工副總裁、國際總部總監周萬春介紹,三一重工和央企合作的重大工程項目有肯尼亞蒙內鐵路項目、印尼雅萬高鐵項目、阿根廷NK/JC 水電站工程、沙特薩拉曼國王國際綜合港務設施等。他期待攜手央企抱團出海。

“我們希望設備廠家除了賣設備,還能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保障,如提高設備的快速進場、連續使用的能力等。”在對接交流會上,交水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方聯民表示,期待與裝備製造商開展更深入的合作,與更多央企一起發掘合作共贏的機會,尤其是海外業務,共同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抱團發展的美好願景。

已形成廣泛的國際“朋友圈”

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擁有國內產品類別最全、規模最大的製造基地,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國的比重超過20%,4家企業入圍全球工程機械50強。在湖南,先後問世了全球最大起重能力履帶起重機、全球最長臂架的混凝土泵車、全球最大工作幅度的塔式起重機、全球最大起重量的輪式起重機……

1-10月,我省進出口總額3549.13億元,增長50%,增幅居全國第一;中方合同投資額10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1.92億美元,同比增長24.2%;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海內外獲得了強烈反響和高度評價。目前,我省境外投資企業1500餘家,走進了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廣泛的國際“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