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記憶:焦橋袁氏傳說

鄒平南部的白雲山裡,有一個小村叫任家峪,旁鄰任家峪,有一座非常氣派的避暑山莊,山莊佔地十幾畝,三進院落,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利用各種臺階、迴廊以及隱門、過道巧妙地組合、分隔,每一個院落具有相對的獨立完整性,房層用料和設計都十分考究。眾多間房屋,有的高大莊重,有的小巧玲瓏;有重門垂簷,又有廊廈月臺,還有別具一格的引梯。即使經歷若干歲月,有些已經傾圯頹廢,但仍然讓人感覺到豪華逼人。

鄒平記憶:焦橋袁氏傳說

這就是有清一代,名聞天下的鉅富袁紫蘭的避暑山莊。

整個長白山中有許許多多古代封建官僚修建的別墅、建築等古蹟,如明宰相劉鴻訓家的八柱臺、清初文壇領袖王漁洋家的夫於草堂、顧炎武的桑園別墅等,雖然都有些名氣,但規模和氣派都無法與袁紫蘭的避暑山莊相比。

由袁紫蘭開始,一直到清末,焦橋袁家豪富200餘年。

袁氏家族中心人物袁紫蘭及其孫袁守侗

袁紫蘭的出生就很有傳奇色彩。

袁紫蘭之父叫袁雲蒸,生活在長山縣焦橋村小北門外,家境貧寒,靠販賣糧食維持生計。其先祖本是直隸棗強人,明朝洪武年間,率領全家徙居此地,傳至雲蒸已是數世。袁雲蒸娶妻徐氏,本村人氏,生子袁紫蘭。傳說,因家境貧寒,袁雲蒸30餘歲尚未娶妻。一日,他到本村徐財主家買糧,袒胸露乳,徐見他胸前七顆珠砂痣,分佈酷似銀河系的火熊星座,頓感驚奇。徐財主曾讀周易、相書,迷信“懷揣北斗,必得貴子,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的說法,便自作主張,將其千金小女嫁於雲蒸為妻。世人莫知其秘,皆笑徐財主昏聵。1671年9月8日,雲蒸之妻生下一子,因其生於東敞棚內,故取乳名“東棚子”,這便是袁紫蘭。袁紫蘭為焦橋袁家帶來了福音。

也許應了相書上的話,袁雲蒸後來果真富了。他廣置田園,整修宅院,供子讀書。給東棚子取學名為景芳,字蘭馥,號紫蘭。曲延慶所著《鄒平通史》說,袁紫蘭自幼聰慧,內行純篤,以孝友著聞,14歲補縣學生員。既冠,援例捐納入國子監學習,期滿授內閣中書。由於他做事精幹,不久改任戶部浙江司員外郎,又遷工部虞衡司郎中。後擢升為廣西柳州府知府,又調任右江道篆、思恩府知府。

任職期間,袁紫蘭恪盡職守,政績卓然。柳州是兩廣的大郡,大山中雜居著眾多少數民族,土司、頭人都掌握著相當數量的族兵,他們經常煽動仇殺。袁紫蘭抵任後,察訪實情,制定措施,化解了官府與少數民族的矛盾。柳州任職期滿,袁紫蘭被擢授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巡按平(陽)慶(陽)等地。 不久,其父去世,回家守孝三年。期滿又逢西部邊境戰起,袁紫蘭仍以副使銜督運糧草,戰事平息,因患足病告官家居。

袁紫蘭回家後多有善舉。雍正十二年(1734年)1月14日,袁紫蘭病卒,享年64歲。

袁紫蘭共有5子。長子袁承幼,曾任廣西平東府知府、柳州府知府,護理右江道監紀、古州軍務。次子袁承祖,官至工部郎中。三子袁承紱,官至戶部郎中,多有善政,後歸家不仕,以讀書教子為樂。四子袁承績,由貢生援例候補都察院都事。五子袁承約,援例候補。

袁紫蘭的24個孫輩中,6人因年幼援例候補,18人做了京官或地方官,其中三人較為突出,袁守侗貴為一品大員,另有袁守儀、袁守僡二人亦金殿伴君,政績頗佳。

袁守侗,字執衝,號愚谷。是袁紫蘭三子袁承紱之長子,出生於雍正元年(1723年)。袁守侗是乾隆年間的著名大臣,歷任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要職。在擔任內閣中書時,與閣內的學士盧召弓、尚書紀曉嵐等詩詞名流結為文社,詩文互相往來,留下許多文壇佳話。

袁守侗是朝廷中獨當一面的重臣,國家有急難之事,乾隆必令其前往。當是時,黃河水患頻頻,河南、山東水災嚴重。袁守侗又奉命與他人負責治理黃河及賑災事宜。抵河南後,精心籌劃、施工,並親登河堤督工,最終使水歸故道。乾隆寫詩褒獎他的政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袁守侗之母去世,他扶柩歸故里,哀患傷身最終致病。當時河務正緊,乾隆特下旨袁守侗繼任直隸總督,督勘水患。袁守侗速將喪事料理完畢,帶病就職。乾隆深感其忠,親迎至盧溝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袁守侗病情加劇,乃自請解任。乾隆派近臣代其前往探視,袁大病不起,卒於當年的農曆五月十六,享年61歲。袁守侗去世,乾隆非常哀痛,賜太子太保,諡“清愨”,詔入祀賢良祠,於國史立傳,敕命在其家鄉建“清愨公祠”,以王公之禮葬之。

袁紫蘭次孫袁守儀,由貢生援例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後累至郎中,七次欽命提督,誥授中寧大夫,於乾隆五十年蒙恩“千叟宴”。

袁紫蘭五孫袁守僡,官拜刑部員外郎,乾隆六十一年(即嘉慶元年),56歲的袁守僡破例參加乾隆皇帝設的最後一次“千叟宴”。

袁紫蘭有曾孫86人,皆援例納貢入士或候補待任,另有袁炳、袁熙等官至員外郎、內閣中書,可謂顯要一時。

袁家仕途上雖然一帆風順,卻不是考出來的。他們在科舉路上連連碰壁,多數是憑財大勢雄援例捐官,赫赫有名的袁守侗也是通過捐官走上仕途的。

袁家之盛況

袁紫蘭及其孫袁守侗的顯貴,帶來了袁氏家族經濟的空前富裕,他們大量兼併土地,擴充莊園。焦橋村周圍的幾十個村莊的土地幾乎都歸其所有,當是時也,長山、鄒平、齊東乃至高青、桓臺、臨淄、壽光等縣都有袁家的“屋子”(看管土地、山林的小莊園),據說袁家曾榮掛過三次“千頃牌”,糧食多得難以計數。

據袁氏後人回憶,袁氏家族在大量兼併土地的同時,對府第、花園、祠堂及塋地均作了總體安排。袁氏府第開始主要分佈在焦橋四村(焦橋東南、焦橋西南、焦橋東北、焦橋西北)。當時的焦橋村樓閣殿堂星羅棋佈,大街要衝、巷口是高聳的過街牌坊,皆用一色的漢白玉條石砌成。牌坊分三層,高數丈,遊人、車馬可自由通過。牌坊中間鑲嵌的石匾上雕刻著該坊的命名,多為皇清帝王、名人手跡。

焦橋四村雖然足夠大,但還是容不下袁氏龐大的家族,袁紫蘭的5個兒子便在焦橋村東另闢了一處莊園,因其在焦橋之東,取名東莊(即現在的東平村)。東莊莊園南北大街四條,東西大街五條,袁紫蘭5個兒子的府第排列整齊,錯落有致。孫輩中不斷有人再建府第,從而使東平村規模不斷擴大。孫輩袁守侗貴為朝廷一品大員,其府第富麗堂皇,在東平及焦橋村最為壯觀。袁守侗的府第叫“尚書府”,三間過殿式門樓高高聳立,兩扇硃紅大門之上,獸環金釘,熠熠生輝,大門上方高懸藍底金字匾額,上書“尚書府”三字,乃乾隆御筆親書,府內正殿高大宏偉。1781年袁守侗母親病逝,袁奉旨帶印扶柩還家,與劉墉合謀誘拿山東巡撫國泰,據說就是在這座大殿商量的。

袁家最鼎盛時期,僅東莊就有99座樓閣,御書金匾及朝廷重臣的贈匾達200餘架,可謂盛極一時。

袁紫蘭的五孫袁守僡因焦橋、東莊袁氏家族祖孫眾多,與其十二弟袁守俸遷到焦橋村村西的愛賢村另造府第,分支堂號“僡和堂”。袁紫蘭的七孫袁守俊、九孫袁守儒則到焦橋村南的牛家莊(現牛家村)建造南北二府,據說,兩府的樓臺亭閣、花園池沼佔去了村子的大半。

袁氏府第的建築均仿皇家的建築風格,建有正殿、偏殿、過廳、配房等,當然規格要遠遜於皇家建築。在東平村,袁家還建有戲院子,裡面有戲樓及亭臺樓閣,富麗堂皇。據袁氏後人說,現存春輝堂院落的後面就是戲院子的舊址。當其興盛時,東平村被人稱為“小北京”。

袁氏家族在修建焦橋村、東莊等各府第以後,又大興土木修建了四座祠堂(不包括各分支祠堂)。焦橋村西南角高崗上的建築群是袁氏家族的南祠堂。該祠堂坐北朝南,東邊緊靠大道,西邊流水潺潺。祠堂建有三間高大寬敞的門廳,兩扇硃紅色大門上方是一架匾額,雕刻著“清愨公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書。平時族人出入大門東側的便門,逢重大節日,方開大門。進入大門後,是寬大的廊式花廳,花廳東側是清愨公祠的東院,院內有小亭四座,皆黃瓦紅柱,四角飛翹,其貌別具一格,鄉里罕見。其中一亭,內有一通碑,高丈許,碑文系乾隆御書,故名“御碑”,其亭謂之“皇亭”。碑廳之後便是祭廳,祭廳東西兩端設有兩門。廳堂正中擺長條香案,案上供奉著清愨公袁守侗的牌位,每逢祭祀時節,香菸繚繞,晝夜不絕。過祭廳是三間大殿,建築宏偉,較祭廳高出許多。入大殿,正牆上懸掛著清愨公袁守侗的巨幅畫像,兩側掛滿了劉墉等朝廷重臣的題詞。大殿兩側各有兩間配殿,供進香人休息、更衣之用。

花廳的西側便是清愨公祠的西院。西院的建築較東院更加宏偉,兩院間有過廳相連。最前面有碑亭兩座,碑文均記錄著袁紫蘭的官爵和政績,過碑亭是三間祭廳,廳內雕樑畫棟,幔帳長垂,香案之上供奉著袁紫蘭的牌位。祭廳的後面是並排的三座大殿,三殿之間有便門相通。中間大殿為東西兩院的最大建築物,能容納500餘人,大殿正牆之上懸掛著袁紫蘭的巨幅畫像。出大殿,有甬道通後院,後院內有十幾間配房,是護院人和勤雜人居住的地方。

清愨公祠一祠兩院,地勢西高東低,相差尺餘。兩院殿廳排列不一,西前東後,概因東院所供奉著袁守侗官高爵顯,且有御書皇亭,故居上首。但屬晚輩,不能越祖,故地勢較低,殿堂坐落靠後。西院供奉者袁紫蘭,身為長輩,故殿堂坐落靠前,宏偉高大,地勢較高。但官爵不及其孫袁守侗,故居下首。如此佈局,先國後家,二者兼顧,國內罕見。

東莊的東面還有一座祠堂,這便是袁家的東祠堂。祠堂的東面是袁家的桃園,北面是袁守侗墓,南面則是遼闊的田野。祠堂過廳式大門仿南祠堂而建,左右有雄獅把門,據說,雄獅能預測天氣,獅體潮溼表明天轉陰,獅體水珠欲滴表明天要下雨,十分靈驗。進大門,院內有碑亭,內存石碑四通,其中一通正面上書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背面刻著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的《墨竹賦》,賦的跋文為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所書。該祠堂的祭廳和大殿一如南祠堂規模,所供奉的是袁氏第十二代、十三代孫的牌位。

袁府的祖廟建在焦橋東北村,其規模雖小於以上三祠,但位置卻坐落於三祠之間。其一便於袁族各分支進香祭祖,二是表明袁氏後輩雖飛黃騰達,但不忘其祖。

袁氏家族對其墳塋的安置也頗費心機。袁氏家族塋址主要分佈在焦橋村、東平村周圍及焦橋村西的愛賢村、東直莊、西直莊,袁氏的分支在牛家莊、紀家莊、南魏莊也都選擇了各自的風水寶地。

袁氏的西大塋立在清愨公祠的西南方向,距祠約有一里之遙,墳塋均按八卦方位安置。

袁守侗死後乃皇封御葬,其墳墓的規模、形式自然與袁氏其他人不同。墓地選擇在東祠堂以北,獨墓為塋,圍牆立院,院門是三間牌樓,坐南朝北,門匾之上雕刻“聖恩”二字,其墓略高於垣牆,墓前立一龍頭大碑,上雕“誥命皇清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袁公守侗之墓”等文字。出院門,有條三丈餘寬的“神道”直通袁氏東大塋,“神道”兩旁,石人石馬,高丈許,栩栩如生。“神道”北端立一高大的龍頭神道碑,為袁守侗神道碑。

袁家豪富之謎

袁家不經商,在政治上雖有袁守侗曾被乾隆倚重,卻不是巨擘,在對漢人要求苛刻的有清一代,其200年豪富確實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歷史之謎,因為不知道袁家發跡的原因,所以,眾多傳說就流行起來。

據民國初《文明雜字》記載,山西的康百萬、河南的沈萬三、山東的袁子蘭是清代揚名全國的大富豪,富可敵國,當時社會上流傳,這三個人都是活財神轉世。

據說山西康百萬去世後,託生到河南許昌轉世為沈萬三。在沈萬三老年時期,由於黃河決口,又加上暴雨成災,當時河南許昌地區一片汪洋大海,沈萬三的莊園全部被水淹沒。沈萬三心裡只想著盛滿甕的金銀財寶、珍珠瑪腦,他雙手緊緊抓住大甕,隨著洪水飄啊飄,也不知飄了多久,又一陣狂風暴雨把沈萬三打昏,當他醒來時,才發現雙手只抓著一片甕沿。從此沈萬三揹著盛有破甕沿的布打子逃荒要飯。

康熙十年(1671年)九月初八,沈萬三要飯要到鄒平縣焦橋農戶袁雲蒸家,正好袁雲蒸之婦要坐月子,沈萬三說:“袁家要得貴子。”袁家人聽了這位老翁的吉言,甚喜,就讓老翁到家裡喝水吃飯。水足飯飽後老翁又說:“袁家不但得貴子,而且這貴子還帶來了財運。”袁家人聽後更為高興,把老翁當貴賓相待,在北上房拉開八仙桌,上酒菜伺侯,讓產婦到東敞棚裡生孩子。席間,袁家人再次詢問孩子帶來什麼財運?老翁說:“孩子帶來的是金銀財寶,就在袁家院子裡。”袁家人聽後大吃一驚,說我們袁家世代很窮,哪有什麼財寶呢?老翁說:“從上房東窗戶向南量三尺(棉布尺),然後向地下深挖三尺便有財寶。”當時袁家人是半信半疑,在老翁所說的地方用了半天功夫,結果發現了一個大甕,裡面盛滿了金銀財寶、珍珠瑪瑙,全家皆大歡喜。袁家人就跟老翁說:“這些財寶我們袁家留一點就夠用的,您老人家用車拉走吧!”老翁說:“我一點也不要,我就是給你們袁家送財來的,這是緣份。”老翁又強調:“這些財寶就是送給東棚子的,但有一條要講明白,日後你們袁家不要忘了尋根還願。我是河南沈萬三,是山西的康百萬財神爺轉世而來,這次到這裡也是為了轉世,日後你們袁家每年要到山西大槐樹還一次願。”說完話沈萬三老翁獨自走出去小解,好久也沒回來,袁家人到處找也沒找到。找人的人剛回家門,產婦就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因生在東敞棚裡而取小名叫“東棚子”,後取大名袁景方(號紫蘭)。袁家得了貴子又發了大財,從此民間傳說把山西康百萬,河南沈萬三,山東袁紫蘭喻為活財神轉世。

據傳說,袁氏家族興旺後,沒有忘恩負義,就按沈萬三老翁的囑咐每年到山西還願,並決定投巨資從山西洪洞廣濟寺挖條風水河。當挖到鄒平縣開河村時(當時此村叫冬梅村),那香菸正好從該村中間自西向東飄過,這樣風水河便從村中間挖開了。該村因此改名叫開河村。沿風水河的各個村莊都想沾點風水,紛紛改名,所以有了“九扣八套”,九扣是指九口村,八套是指姚家套、釋家套、耿家套、劉家套、朱家套、張家套、韓家套、李家套,扣即扣風水,套即套風水。東堰裡、西堰裡也都為了擋堰子,想擋點風水(東堰裡、西堰裡後來改為東言禮、西言禮)。這些雖是傳說,足以說明袁家在當時的影響。

另一個傳說就是袁紫蘭在柳州任知府時得到的一大批財寶。傳說,袁紫蘭在柳州的官府是吳三桂的舊宅,在一次掘鼠洞時,發現了吳三桂當年埋藏的大批金銀財寶。袁紫蘭買了許多大花盆,底部裝財寶,上面蓋土種花,然後裝船運回老家。

這些僅是傳說,袁家富起來的真正原因,無人知曉。不管怎麼說,與袁氏子孫的官場發跡密切相關,他們做官聚斂,大量兼併土地,剝削壓榨百姓,使財富迅速聚積起來。

袁家遺蹟今何在

清代末年,袁家開始敗落,據說,光緒年間袁家就有變賣家產的,長山有名的大戶溫家曾從袁家買了一個大床,抬到家後,因為門窄,進不了門,沒辦法,就專門圍著床蓋了座屋。

解放後,袁家大部分財產充了公,房屋被扒或公用,墳墓被掘毀,現存遺蹟甚少。

春輝堂。袁家一支的宅院,現存北屋三間,東西偏房兩座,曾被用做糧庫,現閒置。

鄒平記憶:焦橋袁氏傳說

袁守侗神道碑。袁守侗墓已毀,僅存一神道碑,現已被保護起來。

太湖石。清咸豐年間,袁氏第十六世孫袁啟耀(居牛家莊),在牛家莊西南角修建了鄉勇祠,桓臺新城王家知道後,便將家珍“太湖石”相贈,作為鎮祠之石。此石天然而成,無論大小、形狀都屬世之罕見,據說,王家從蘇州運到桓臺,僅白銀就花了十幾萬兩。現在祠已無蹤跡,太湖石仍在。

避暑山莊。現存一部分。傳說袁家之所以將避暑山莊修建在白雲山中,除了白雲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外,另有原因。原來,袁氏之宅在平原上,據風水先生看,袁氏家族屬虎相,落在平川必不長久,須得佔一方大山,才可平安騰達。經高人指點,這才選中了白雲峰下這片寶地蓋了別墅。後來,袁守侗果然官至極品,家族更加顯赫。避暑山莊主要是袁氏家人夏季避暑的地方,老爺、少爺、夫人、小姐高興之時,也來長住一段時間,遊山玩水,留下不少詞賦文章。

鄒平記憶:焦橋袁氏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