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之產業發展:突出國際化,開拓性佈局

導讀

自2017年7月成都在產業發展大會上作出“統籌佈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決策部署以來,成都一直在通過優化城市空間佈局、重塑經濟地理,尋找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路徑。

2019年4月,《優化調整後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名單》印發,調整之後,成都市形成

“16+1(軍民融合)”

的產業生態圈戰略佈局,並由66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這一次,產業功能區名稱、空間邊界、主導產業方向都進行了全面優化細化。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歐洲產業城等10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等8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在“16+1(軍民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戰略佈局中

青白江區的三大功能區

擁有“硬核”實力

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採購配送

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耦合聯動

這是一場“舍”與“得”的博弈

產業功能區建設,是城市發展轉型和經濟方式轉變的一場革命。對於青白江這個建區60年的老工業區來說,這場革命需要更多勇氣和魄力。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在成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青白江大力推進老工業區轉型升級。推進攀成鋼和川化上下游51家企業調遷,累計去化工產能150萬噸,鋼鐵產能350萬噸。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該功能區樹立公園城市理念,進一步優化空間結構,實施了青白江建區以來最大規模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7200畝土地完成拆遷和功能留白。與此同時,千億產業園區在這裡誕生,新興準獨角獸企業的這裡成長。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這是具有“國際性”視野的產業藍圖

在青白江的轉型發展中,中歐班列(成都)是重要抓手;做大做強臨港特色產業是根本出路。而目的就是,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港優勢,把青白江推向世界,把青白江從一個老工業區打造成為泛歐泛亞開放型港口城市。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成都國際鐵路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對標的,是西班牙薩拉戈薩、美國芝加哥、德國杜伊斯堡;歐洲產業城則突出適鐵適歐、“兩頭在外”特色,也將市場放眼國際。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這是最有開拓性的產業佈局

作為成都最年輕的產業功能區,歐洲產業城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從“白紙畫圖”實現“平地立城”。它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港和中歐班列(成都),實施城市和產業跨過毗河向南發展策略,規劃建設了一座現代產業新城。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成都國際鐵路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堅持市場化方向,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在全國率先開展路地合作和產城運營,實行功能區“領導小組+園區管委會+平臺公司”模式;組建“城市運營商”現代物投公司、“樞紐運營商”港投集團;成立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發展局。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榮獲全國十大改革案例,中歐班列集拼集運納入國務院第五批全國複製推廣經驗。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這是“人城產”理念的實踐

堅持功能複合、職住平衡、服務完善、宜業宜居導向,青白江規劃建設長流河溼地公園、工業遺址公園、陸港綠道等;12萬平米人才公寓即將投用;開通專線公交,推動功能區與地鐵3號線實現“無縫對接”的同時,還開展名校領辦試點,採用合作辦醫機制。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產業功能區建設需要沉下心來

久久為功 統籌推進

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

深化對產業功能區的認識和對主導產業的研究

破解對傳統發展路徑依賴過多等問題

以產業功能區建設塑造城市未來新形態

正如“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

在產業功能區建設的這場革命中

青白江這座泛歐泛亞開放型港口城市未來可期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聚焦 | 青白江之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开拓性布局

———— / END/ ————

►校核:比特速率

►審核:琛多、小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