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幼兒園門口,一位媽媽看到孩子滿身汙泥的向自己走來,她眉頭一皺,條件反射地就對孩子說:“你怎麼又把自己弄的這麼髒?你知道媽媽最討厭你髒髒的你對吧?你到底幹了什麼好事?你自己回去洗掉……”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等到一通發洩和說教結束後,她看到學校的屏幕在播放一個叫做“今日好學生”的視頻,裡面就有她的孩子。原來孩子今天做了好人好事,他去幫助了摔在泥巴里的園丁爺爺,所以才把自己弄的渾身髒兮兮。知道真相後的媽媽內心有些愧疚,但她嘴上還是不依不饒的說:“我沒想到是這樣,我以為是他又調皮了。”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1.

講不聽,罵不改的孩子

問題就出在這個“我以為”,家長們總是很難去打破自己對孩子的刻板印象,出了問題,不先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憑著自己以往的經驗就開始教訓孩子:

“和你說多少次了,做作業時要專心,別做小動作!”

“你是怎麼搞得,總是轉筆,一支筆有啥好轉的!”

“你就不能好好寫會兒作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你這孩子,屢教不改,能不能讓我省省心呢?”

“你看人家隔壁王叔叔家女兒,做作業從來不用大人操心……”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可是越批評越是發現,同一件事情,自己無論重複多少遍都不管用,孩子依舊會不停犯同樣的錯誤,而且被逼急了,還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於是,家長們又不停地說教,孩子又不停地犯錯,教育陷入了一種令人頭疼的死循環中。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孩子沒有把家長的話聽進去,還是他們生性叛逆呢?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2.

著名心理學理論: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讓人感動,他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開始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可是又過了10分鐘,牧師的演講還是沒有結束,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了。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大家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不僅一分錢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由於刺激過多、過強、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心理的現象,就被稱為“超限效應”。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所以根據“超限效應”這一理論,演講者在做一場報告時,他們會充分、有效地利用演講開始後的前三分鐘,在三分鐘內邏輯清晰、層層推進地進入自己的主題。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因為如果不在一開始的黃金時段去“抓住”聽眾,由於超限效應,聽眾的精神會疲勞,注意力會分散,整個人會變得不耐煩。這樣一來,這場演講就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演講。同樣,

家庭教育中,家長喋喋不休,孩子屢教不改的現象,也是一種超限效應。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一次、兩次、三次、五次、十次地對同一件事情反覆批評,孩子的內心會發生一種心理變化: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甚至是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是“偏要和你對著幹”!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批評,應該點到為止,注意不要超限,不要過分指責,更不要抓住以往犯過的錯誤不放。

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該簡單地重複和上次一樣的指責,請你換個角度、換種方式,讓孩子自己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比你告訴孩子他做錯了更有效。

3.

如何避免超限效應?

有一位母親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一天,女兒問母親:“我可以去好朋友Lisa家玩一會兒嗎?”母親回答說:“當然可以,不過你必須在12點之前趕回來,別忘了你答應下午和我一起去看電影的。”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女兒承諾一定會在12點之前趕回來之後,就高高興興的出門了。可是母親等到了12點20分都還不見孩子回來,她打了電話到Lisa家,確認女兒還在那裡,就在家裡安靜地等著。又過了半小時,孩子終於回家了。

母親沒有發火,也沒有埋怨,只是告訴女兒說:“時間來不及了,電影是看不成了,這真是遺憾!”女兒為此很難過,因為自己的失約,媽媽和她都沒有看到心儀已久的電影。但她卻深深的記住了自己這次的失誤,從此以後,幾乎沒有再失言過。

面對孩子犯的錯,這位母親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過分指責,她只是耐心的等待,並且平靜的讓孩子明白:你沒有遵守約定,就錯過了一場精彩的電影。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教育孩子,很多父母都生怕自己少說一句,孩子就會犯錯,於是他們不厭其煩地嘮叨、重複,想讓孩子牢牢的記住教訓,避免下次再犯。實際上,大部分時候,身教比言傳有效,父母的“少說”勝過千言萬語。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因此,為了避免對孩子的批評教育“超限”,請爸爸媽媽們牢記以下幾點:

01.教育孩子,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

要避免“人前教子”,損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低自尊的孩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悲哀。另外,批評孩子儘量避開三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這三個時間批評孩子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02.點到為止,切忌諷刺、挖苦

批評孩子,時間越久、措辭越狠,教育的效果反而越差,有研究發現,只有批評發生的最初幾分鐘,孩子的情緒和認知會深度捲入,隨著時間延長,孩子會慢慢進入“左耳進右耳出”狀態,走神溜號、神遊天外,這是孩子無意識開啟的“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腦加工太多負面情緒和信息。

為什麼孩子會重複犯錯?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

03.就事論事

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就事論事,不要離題萬里、東拉西扯,更不要揪著以往犯過的錯誤不放,幫助孩子去改正眼前的行為才是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進步的空間和彈性,不要一次做不到就否決掉孩子,要看到孩子背後付出的努力,也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