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目之下有哪些科?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樹上跳的全都有


食肉目演化樹、藍色為現存,紅色為滅絕/圖源自:動物志 食肉目是最興盛的哺乳動物群體之一,它們源自數千萬年前的同一個祖先,但目前關於食肉目的起源與演化還存在極大爭議,不過科學家們根據遺傳分子學將它們分成了不同的科,最早分了7科,後來增加為11科,目前又修訂為16科。這16科又分屬兩個亞目——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

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成員示意圖 食肉目當中貓科、犬科算是人氣最高的兩科,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兩科,這得益於人類的“動物伴侶”——家貓和家狗,它們在人類文明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次熊科也具有很高的人氣,主要得益於大熊貓、北極熊兩大顏值擔當。最近幾年鼬科和浣熊科人氣也開始高漲。但食肉目當中還有很多科,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它們的代表成員。

首先是貓科,現修訂為2亞科14屬41種,代表物種有大型貓科動物獅、虎、豹、美洲豹、雪豹、山獅、獵豹,中型貓科動物猞猁、雲豹、獰貓、藪貓等,小型貓科動物沙丘貓、黑足貓、兔猻、豹貓、野貓等。還有各式各樣的寵物貓,目前全世界寵物貓加流浪貓的數量已達6億隻。


林狸科,貓科動物現存關係最近的一科,成員有斑林狸和縞林狸,生活在南亞、東南亞和我國西南地區的熱帶雨林中,是非常神秘的樹棲動物。

靈貓科,本科成員約34種,最著名的就是果子狸,又稱花面狸。

鬣狗科,現存四種,鬣狗亞科有斑鬣狗、棕鬣狗和縞鬣狗,土狼亞科只有土狼一種。最著名的成員當屬斑鬣狗,綽號“非洲二哥”。

食蟻狸科,生活於馬達加斯加島,最大的成員為隱肛狸,又稱馬島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

獴科,約34種,代表物種就是細尾獴,又稱狐獴,它還有很多極具迷惑性的名稱,比如貓鼬、沼狸、太陽貓等,實則非鼬非狸非貓。

雙斑狸科,只有一種,生活於非洲,是非常神秘的動物,關於它的資料很少。

犬科,成員約36種,代表物種是狼、狗和狐狸。狗是由狼馴化而來,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目前全世界的寵物狗加流浪狗數量超過7億隻。

熊科,現存只有8種,按演化歷程排名為大熊貓、眼鏡熊、馬來熊、懶熊、亞洲黑熊、美洲黑熊、棕熊、北極熊。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美洲黑熊,數量有60-80萬頭,分佈範圍最大的是棕熊,橫跨三洲,數量最少和分佈範圍最小的是大熊貓,野生數量不足2000只,僅分佈於四川、甘肅、陝西三省。

鼬科,食肉目成員最多的一科,多達59種,成員外型差別很大,有細長型的,比如各種貂、鼬和水獺,有矮粗型的,比如各種獾和海獺。最著名的成員當屬黃大仙和平頭哥,最大的成員是海獺,體重33-45千克,生活在近海海面,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動物。


小熊貓科,從浣熊科當中分離出來,僅小熊貓一種。

海豹科,共有18個物種,海洋哺乳動物,也是現存野生數量最多的食肉目動物,南極海域的海豹總數近2000萬頭。最大的成員是南象海豹,也是最大的食肉目動物,體重可達4噸。

海獅科,共16個物種,分為海獅和海狗,但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模糊。海獅和海豹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海獅有尖尖的的小耳朵,可以四肢支撐快速移動,可以表演頂皮球。海豹沒有外耳,只有耳洞,前肢有爪子,後肢無法支持,只能在陸地上緩慢蠕動。

海象科,只有海象一個物種,無論雌雄都有尖牙,雄性的尖牙可達1米,雌性尖牙不足雄性的一半。

浣熊科,成員有14種,最著名的就是圖中這種,又稱“乾脆面君”。

臭鼬科,最著名的形象是黑白相間的毛髮和高高豎立的尾巴,還會釋放化學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