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匯人壽連續6年暫緩披露年報,三季度淨利潤虧損985.40萬

經濟導報記者 戴嶽

  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保險業協會”)發佈2018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後,華匯人壽以惟一D級評級備受矚目。

  事實上,華匯人壽成立第二年就開始陷入多重股權糾紛,至今仍未擺脫股權糾紛的困擾。再加上2017年後便未有新產品推出,其保費出現斷崖式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華匯人壽自2013年到2018年一直暫緩披露年報。

  6年年報“難產”

  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2018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中,D類公司是指在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公司。在參評的151家保險公司中,僅華匯人壽評級為D。  

  公開資料顯示,華匯人壽2011年12月22日成立,註冊資本15億元,註冊地位於瀋陽。經濟導報記者在其官網的公開信息披露一欄中看到,除2012年有信息披露報告之外,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都發布了信息披露報告暫緩披露公告。 

  儘管暫緩披露年報後,很難看到華匯人壽詳細數據,但從監管數據以及華匯人壽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中,可以看到華匯人壽在保費方面出現斷崖式下跌。數據顯示,華匯人壽原保費收入從2016年的8.91億元縮減至2017年的2.33億元,2018年保費就只有1997萬元,2019年前3季度,華匯人壽收入原保費便減少到995.18萬元。

  華匯人壽的盈利情況也不理想,一直在虧損。2016年虧損7099萬元、2017年虧損6437萬元、2018年虧損7138萬元。令人驚訝的是,根據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截至三季度末,華匯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僅215.62萬元,淨利潤虧損達985.40萬元。而華匯人壽官網產品中心一欄中,目前僅有一款“樂享安泰重疾保障計劃”,再無其他保險出售。

  不過,華匯人壽償付能力遠高於監管線,三季度綜合及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58.40%。

  

  股權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匯人壽成立的7年多時間裡,有6年是在股權糾紛中度過的。

  2011年12月獲准開業的華匯人壽,2012年就有大部分股權被質押。天眼查顯示,2012年2月,股東富德投資、三德投資的股權出質不少。2013年6月就產生了股權糾紛。

  公開資料顯示,華匯人壽原始股東是人和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和投資”)、瀋陽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瀋陽煤業”)、北京富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富德”)、大連三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連三德”)、大連瑞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連瑞德”)、大連萬朋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大連萬朋”)。其中,人和投資、瀋陽煤業、大連三德和北京富德分別持有20%股權,大連瑞德、大連萬朋各持有10%股權。

  曾經有報道稱,瀋陽煤業持有的華匯人壽股份實際由大連瑞德和大連萬朋代持,而後兩家公司也是真實的出資方;而人和投資的20%股權也並未真正出資,而是代實德系旗下的新藍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相關股份。

  隨後,華匯人壽股東瀋陽煤業、人和投資涉及股東代持問題捲入了4場官司。

  2016年為維持治理機制及日常運轉,華匯人壽恢復經營管理委員會運行機制。

  不過,華匯人壽的股權問題遲遲未得到解決,2017年,原保監會再度向其下發監管函,指出其在股東股權、“三會一層”運作、關聯交易、合規與內控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要求其進行整改。

  更有意思的是,目前,華匯人壽董事會9名董事中,仍有8名為擬任董事。而且原經營管理委員會負責人馬彪,在2019年中辭去董事長及經管會主任委員職務。據悉,馬彪是實德系出身,2012年3月7日,保監會核准馬彪擔任華匯人壽董事長。馬彪曾歷任廣東發展銀行瀋陽直屬支行(分行級)行長、廣東發展銀行大連分行行長、生命人壽監事長、華匯人壽籌備領導小組組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