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做錯就懲罰,小心孩子患上“習得無助心理”,得不償失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清晰,越來也重視自身的想法和選擇,也就會做出一些違背打人意願的事情,相信在很多的大人眼中,最頭痛的也是孩子的叛逆問題。

而站在家長的角度,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家長一開始的選擇一般都是好言相勸,但是如果孩子還是依舊不聽管教,家長們的暴脾氣也就上來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收拾。

我有一個同事,她家寶寶已經6歲了,見過幾次面印象中是一個很機靈的小孩,但是聽同事說在家裡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而且很有"個性",就是特別倔,有的時候一些事情不讓她做,她就硬要對著幹,用同事的話來說就是:"在被打的邊緣反覆的摩擦。"

而同事也是一個急性子,雖然我平時也勸她收斂一下脾氣,教育孩子不能採取"暴力式",可也不是每次都壓抑得住的,所以總是第二天和我懺悔說又動手教訓孩子了。

不過最近同事苦惱的說問題嚴重了,孩子的表現讓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詢問了原因,同事給我說她孩子目前的狀況是:孩子總給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給她好好勸說也聽不進去,就連訓斥打罵也不再起效果了,孩子表現得很無所謂,反而讓做家長的有些不知所措了。

其實在生活中,對於孩子假如他努力之後還得不到理想的成績並且又受到父母的批評,這會導致孩子很快的失去信心,從而漸漸地產生厭學心理,開始產生不思進取的表現,一系列頹廢行為也會出現,"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等思想也開始在心中形成,但實際上孩子內心是充滿自卑的,這也會影響他今後的人生。

這種情況是出於什麼原因呢?簡單來說,是孩子患上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他們越發地成就動機、低自我概念、消極定勢、低自我效能從而不願再做嘗試性的努力,進而得過且過。

孩子一做錯就懲罰,小心孩子患上“習得無助心理”,得不償失

一: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心理?

"習得性無助"心理是指個體重複的經歷失敗挫折的體驗或者懲罰,從而造成個體對事物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從而產生自暴自棄還有喪失信心以及聽任擺佈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變現為對現實的無力和逃避。

這個定理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研究提出的,為了驗證這個理論,他還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經過挑選,他選擇了一隻狗作為實驗對象,一開始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另外還有一個蜂音器,只要蜂音器一響,就會釋放出難以忍受的電擊,而狗因為被關在籠子裡無法逃避電擊,只能承受電擊帶來的疼痛,在籠子裡狂奔打滾,驚恐哀叫。

就這樣反覆的進行了很多次實驗,人們後來把籠子門打開,等到蜂音器再響起來並且釋放電擊,但是此時此刻狗不但不逃走,而且面對電擊帶來的疼痛也開始選擇忍受,甚至在後來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發出痛苦的呻吟和哀鳴以及顫抖。本來可以主動的從籠子裡逃出來,卻絕望的等待痛苦的到來,這種想象就是習得性無助。

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他就會開始失去信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父母不應該對孩子的錯誤以及失敗過多的批評,這會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勇氣,即使有能力和機會也不會做出嘗試。

如果孩子一犯錯家長就給予懲罰,孩子就極有可能患上習得性無助心理,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引起重視,因為習得性無助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孩子一做錯就懲罰,小心孩子患上“習得無助心理”,得不償失

二: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危害

1.孩子成就動機降低

擁有了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孩子總是對事情漫不經心,這是成就動機低的表現。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樂於從事有意義的活動,並且希望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的內在心理動力。高成就動機的孩子都是十分積極主動且有熱情和動力的,能夠在活動中十分投入進行拼搏努力。而成就動機低的孩子往往不能設定一個恰當合理的目標,學習的時候也是興致缺缺的,對於失敗的恐懼也是更為巨大的,要遠遠大於對成功的追求,所以也不指望自己會成功,面對失敗就很輕易地選擇半途而廢,開始不思進取,隨遇而安。

2.孩子自我概念降低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患上習得性無助的孩子性格往往都是顯示出一種自卑無助的,尤其是缺乏自信,這其實是孩子自我概念降低所致。

自我概念指的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和自我評價,他表現為自我認同感和連續感,幫助調節自身還有維持自己的行為,對於個體存在和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如果孩子自我感念低,常常表現出的就是不自信,認為自己是集體中最不受歡迎的那一個,導致他們在相處交往中大多自卑多疑,進而與同伴的關係日漸疏遠。

3.孩子自我效能過低

習得性無助的孩子都是不自信的,他們質疑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且抱有不確定的態度,所以他們目標的追求一般都是很低的,想因此來避免經歷失敗的體驗。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個人在做事情前,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一件事情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斷判斷與自我感受。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自我效能低的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不自信以及膽怯,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不想去嘗試或者不加努力就放棄,所以他們也會產生更多的焦慮,進而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習得性無助的孩子因為學習生活經驗總是面對失敗還有來自家長的懲罰,從而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不會有大的成就,總是以消極的眼光看待問題,這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家長們就要及時幫助孩子避免或是減少習得性無助所帶來的危害。

孩子一做錯就懲罰,小心孩子患上“習得無助心理”,得不償失

三:家長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1.讓孩子正確的面對失敗和挫折

失敗並不可怕,每一次失敗其實更是一次學習和成長,家長要告訴孩子這個道理,當面對失敗挫折的時候,需要做的是及時從傷心中做出來,然後開始對失敗做出分析,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這就是對自身不足的彌補,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積極地面對失敗,以自強不息的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阻礙。

2.接受孩子的不足

"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是缺點和優點並存的,家長們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也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總是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會導致孩子自信心受挫,而是應該要孩子也看清自己的缺點,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彌補自己的短處。

3.多鼓勵孩子

不要抹殺孩子對事物的嘗試與興趣,即使失敗了家長也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再次鼓起信心和勇氣,再次嘗試挑戰,切勿對孩子進行批評懲罰教育,這會導致孩子失去信心,只有讓孩子更有信心和勇氣,並且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支持和希望,孩子才能更有努力向前的動力。

孩子一做錯就懲罰,小心孩子患上“習得無助心理”,得不償失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