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球迷高喊“黑哨”裁判再次成為焦點 為何裁判問題屢見不鮮?

深圳VS廣廈的比賽,裁判再一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一場普通的比賽卻吹的支離破碎,哨聲不斷,尤其是在對孫銘徽沒有犯規卻獲得罰球時,現場一度響起“黑哨”的喊聲,即使坐在電視機前,你也能聽到不絕於耳的喊聲。

第四節剛開始,深圳隊總經理劉宏疆因為忍受不了裁判被罰出場,現場球迷不僅僅喊黑哨,甚至噓聲不斷,而這些,僅僅是本場比賽的縮影。

現場球迷高喊“黑哨”裁判再次成為焦點  為何裁判問題屢見不鮮?

另外,福建VS江蘇的比賽中,加時賽的最後2分12秒一共出現2次誤判導致福建隊輸球,王哲林一度跪在地上,主教練朱世龍怒砸技術板甚至發火地衝向裁判。

當然,賽後的裁判報告CBA公司也承認了這兩個誤判,但比賽結果已經無法更改。

就在11月29日,CBA公司連續公佈了17份裁判報告。在這17份報告中,一共出現7次錯漏判的情況。

賽季初,CBA公司也在一週內公佈了8份裁判報告,其中有15次是錯漏判,有4次在關鍵時刻影響了比賽結果。

由此可見,本賽季至今,裁判已經多次出現錯漏判問題。雖然說其他比賽的判罰正確率相比賽季初有加大提升,但是在受關注比賽的關鍵時刻出現錯漏判,依然說明裁判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現場球迷高喊“黑哨”裁判再次成為焦點  為何裁判問題屢見不鮮?

相對於NBA,CBA的裁判員大多數都是屬於“兼職”,由於沒有職業化,裁判的業務能力也高低各不一樣,所以,你在比賽中可以經常看到爭議判罰,甚至在關鍵的時刻,裁判搶戲。

和以往相比,目前CBA公司將裁判報告常態化的做法值得肯定。雖然裁判報告中出現的錯判、誤判、或者是漏判不會更改比賽的結果,屬於馬後炮、遲到的正義,但是裁判報告把裁判的吹罰公開透明,不僅有利於樹立起CBA的公信力,更會起到震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黑哨”的出現。

現場球迷高喊“黑哨”裁判再次成為焦點  為何裁判問題屢見不鮮?

此外,在賽季初頻頻出現錯漏判後,CBA公司在一份聲明中強調,“聯賽開賽以來,確實出現了一些錯漏判,其中幾起重大錯漏判甚至直接影響了比賽結果,部分裁判員的水平問題有待提高。對此,CBA聯盟將根據裁判員管理的相關辦法進行處理並加強後續的培訓工作。”

但如之前所述的那樣,如果無法在重點比賽的關鍵判罰上,提升判罰正確率的話,CBA裁判的公信力依然得不到公眾的認可,裁判職業化的道路依舊漫長。

畢竟,籃球場上,球員才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