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人蔘與民間借貸要注意哪些事項?

由於金融機構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借貸需求,民間借貸一直十分活躍,但因此導致的糾紛也相當繁多。在這些糾紛中,大多是借貸的一方沒能履約給出借人造成損失,繼而引起後者的維權。

民間借貸一般發生在親戚朋友或其他熟人之間,在這些人熟人提出借錢的請求時,把錢借給他們一方面可以不傷及以往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收穫一定的利息。但一旦借款人違約,可能也會破壞雙方的感情,並造成出借人的本金損失。

為避免難堪局面的發生,出借人在參與民間借貸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出借人參與民間借貸要注意哪些事項?

第一,出借人在出借前應該調查清楚對方的信譽、資產狀況、借款用途等。如果對方的信譽不佳,還款能力有限,或者借款項目風險較大,則不宜將錢借給對方。

還有,不要以為對方借的金額不是很大大,就認為對方足以償還,因為對方可能不止向你一個人,還向其他很多人借了錢。

借款用途也是需要出借人格外注意的。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會導致借貸合同的無效。

第二,如果不是很親近的熟人,在出借時應和對方訂立合同或借據,便於在後續發生糾紛時進行維權。借款合同或借據中應載明借貸雙方的姓名、身份證號、住址、聯繫電話以及借款金額、借款用途、還款時間、利率以及逾期利率等內容。此外,還應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證複印件。

出借人參與民間借貸要注意哪些事項?

第三,如果涉及的借貸金額比較大,應該要求借款人以個人財產作抵押,或者要求借款人找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或單位為貸款提供擔保。

第四,和對方約定的利率不宜超過法律的保護線。有的民間借貸並非發生在熟人之間,雙方約定的借貸利率可能非常高。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借貸利率在0~24%之間的部分才是法律保護區間。超出這個區間的利息部分,借款人是可以不還的。

第五,應注意還款期限。《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2年。”也就是說,借出的款項到了約定還款期後,兩年內受法律保護,超過兩年則不再受法律保護。根據這一規定,債權人可以採取催收或更新借據的方式,維護合法債權。

第六,避免墮入非法集資的圈套。這幾年發生的非法集資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很多非法集資行為就是以民間借貸的名義進行的。如果發現對方四處借錢,而且許諾的利率特別的高,出借人則應當警惕對方很有可能是想圈一筆錢跑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