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城,還有這些傳說

古城鎮在亳州城南七十多里處,傳說從前就是一座古城。

厚重| 亳州古城,还有这些传说

在周朝八百多年裡,分封的國家有幾千個,古城這地界兒,傳說是思繕侯的封國,叫思繕侯國。後來,在諸侯爭霸中,思繕侯國被吞併。秦漢時期實行郡縣制,其地設置了思繕縣。

古代既立過“國”,又設過縣,按說,古城該有完整的城牆及四門,可是,古城卻只有東、西、北三條城河,東南西北有四個城牆角,之外,卻沒有完整的城牆。這不奇怪,據說造城時出了問題。

傳說,有一天,玉皇大帝命四個仙女去思繕造一座城。四個仙女擔心,白天造城會驚擾黎民百姓,就在夜裡從瑤池出發,四個仙女取出一個包袱單,一人扯住一個角,兜了一兜瑤池的仙土,騰雲駕霧來到人間,四女在空中比量一番位置,正準備撒土造城,沒想到,大寺的老和尚年紀大了,醒得早,半夜起來唸經,唸到忘情處,用力一敲木魚,發出“啪嗒”一聲巨響,把四個仙女嚇得一個愣怔,手一抖,包裹仙土的包袱一哆嗦,四個角漏了一點土出來。仙土一見凡土,見風就長,長出了四角的城牆角。四仙女一見老和尚點亮佛前油燈,認為天快亮了,不能再耽擱了,只好騰空駕雲而去——故此,古城只造成四個角,其他城牆都沒來得及建造。後來,玉皇大帝認為金口玉言不能更改,既然已經造了一次,只好聽天由命了。所以,古城只有四個城牆角,沒有完整的城池。現在的城東北角還有一個叫“城角村”,彷彿講述著這段神話故事。

再說大寺裡的老和尚,敲罷木魚,聽見地底下猛然震動,閉目一算,十分沮喪,知道自己耽誤了造城。自此,既自責又自疚,每日唸經悔過。後來仔細一算,雖然錯過了這次造城,但古城風水未失,龍脈正旺,將來還有機會成為大城。

古城的風水錶現在古城集上的四棵古樹上,東西兩棵白果樹,像二龍吐須;南北兩棵大朴樹,似綵鳳垂翅,一旦龍鳳交匯,必將呈現吉祥。一日夜裡,老和尚正在睡覺,忽聽得風聲、水聲如同暴雨一樣籠罩天地,趕緊起來一看,不好!四棵古樹正在從土裡向上拔根,就像人出遠門穿鞋一樣。掐指一算,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古城的風水要轉移了!

一時著急,又找不到繩索,只好把手裡的木魚槌當作釘子,向一棵白果樹釘去,又跑到廟裡,把撞鐘的木槌取來,釘住一棵大朴樹。等到他再找來其他木釘時,那兩棵大樹——一棵白果、一棵朴樹,已經跑遠了。老和尚捶胸頓足,穿著草鞋緊緊追趕,大朴樹跑到十河鎮宋湯河邊紮下根,安了家;白果樹跑到亳州城東賈店子紮了根,安了家。

自此,古城四棵古樹,走了兩棵,只剩一棵白果樹、一棵朴樹兩棵大樹了。

--End--

審校:明光 海博 審核:鄧傳功

文明創建公益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