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重申我們的觀點:希望所有的媽媽有一個充分的知情後再去選擇你要餵母乳還是配方奶。如果你已經餵了配方奶,沒有人在指責你,也請你不要內疚。但請你也不要見不得別人說奶粉不好,因為這是事實。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我特別喜歡文章最後的那句話:母乳餵養原本就是媽媽和寶寶共贏的。只是,你找到正確的方法沒?

我的大女兒就是混合餵養的,我愧疚嗎?不愧疚,更多的是讓我抱定決心,好好學習,下一胎母乳餵養成功。

2009年8月,女兒遙遙出生,那時我已經抱定了要順產、母乳餵養的決心,可是作為婦產科醫生,我沒有提前學習過任何關於自然分娩和母乳餵養的知識,胎膜早破後提前用了催產素、晚上打杜冷丁,一直躺在床上待產……最終宮口開5cm順轉剖。

孩子出生後,一回病房就餵了30ml奶粉,後面一直自認為奶不夠而混合餵養,不知道如何抱寶寶,如何餵奶,連續幾晚夜裡不餵奶……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混合餵養到六個月自然沒奶了。

為了發奶,每天1L豆奶,還有鯽魚湯等,奶沒發起來,把自己倒是發成了一個大胖子。大半夜也要起來吸奶兩次但奶依然不多。可以說是吃盡了苦,受盡了累。雖然順產和母乳餵養都不成功,可我真的沒有任何愧疚感,為什麼要愧疚?我已經努力了,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盡全力了。

我不會見不得說母乳餵養好的媽媽們,因為她們說的都是事實。我也不會覺得不值得,覺得母乳餵養佔用了我的時間和經歷。生完孩子,我願意在那段時間裡全身心陪伴她,為她做的一切,我也並不覺是在犧牲我自己。

我沒有愧疚,只有後悔,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後悔當初不知道有專業的母乳指導可以求助。二胎時,因為儲備有專業的知識,妹妹一直母乳餵養到26個月,雖然剛開始第一個月也有些波折,但第一個月過後就一切順利了。

母乳餵養真的比配方奶餵養好嗎?

(以下結論來自uptodate)

01對寶寶而言

1.母乳餵養可以使寶寶直接受益,同時有潛在的長期益處,即使是在離乳後也會表現出來。

2.直接的益處包括:改善胃腸道功能、宿主細胞防禦系統(免疫功能)、預防母乳餵養期間的急性疾病(如中耳炎)。

▲胃腸道功能:

很多母乳中的成分刺激胃腸道的成熟和有加強胃動力作用,它們會使胃腸道更加成熟。別的一些因素會減少壞死性腸炎和其它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呼吸系統疾病:

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更低,雖然母乳餵養的這種保護力在寶寶一歲以後減弱。

▲中耳炎:

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中耳炎(包括複發性中耳炎)的機率更低,尤其在寶寶兩歲內。母乳親喂比母乳瓶喂預防中耳炎的效果更好。

▲尿路感染:

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更低。

▲敗血症:

在早產兒中,母乳餵養可以減少敗血症的發生率。

3.長期的益處(是在即使離乳以後也會獲得的)

▲肥胖:

母乳餵養可能可以降低肥胖的發生率。

▲癌症:

母乳餵養可以減少兒童期癌症總髮生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研究發現不管吃到的母乳量有多少都有這種保護作用。

▲成年後的心臟病:

母乳餵養在這方面的保護力數據上有些衝突。有限的數據證明母乳餵養會降低成年後的心臟病的發生率,比如血脂異常、肥胖等。

▲牙齒咬合不良:

母乳餵養可以減少牙齒咬合不良的發生率。

▲過敏性疾病:

母乳餵養可能可以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然而證據不是很充足可信。

▲糖尿病:

母乳餵養可以明顯降低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同時也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神經系統發育結局:

雖然有些研究已經顯示母乳餵養可能對神經系統發育有好處,但長期的獲益還不是很確定。

▲認知發展:

很多研究顯示母乳餵養可以輕微改善兒童期和成年後的認知發展。

一個研究調查了一組成年人(平均年齡27.2歲)經過兩組認知測試後,去除了干擾因子, IQ平均值如下:

母乳餵養≤1個月: 99.4

母乳餵養≥1-3個月: 101.7

母乳餵養4-6個月: 102.3

母乳餵養7-9個月: 106.0

母乳餵養>9個月: 104

(有人對這個數據有疑惑,我嚴格摘錄了文獻中的數據,可以理解為母乳餵養對提高兒童認知發展有幫助,但並不是說喂的越久,孩子就會越聰明)

▲視覺能力:

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母乳餵養均較配方奶餵養對於視覺能力的發展有利。

▲聽覺能力:

對於早產兒,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對於聽覺能力的發展有利。

▲兒童行為發展:

母乳餵養四個月或者更長時間與5歲時更少的行為問題有關。

▲減少壓力:

母乳餵養就像鎮痛劑,因為它是母子之間聯繫的紐帶,寶寶經歷疼痛時會有更少的壓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產素和泌乳素對於壓力的緩解有很大作用。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02對於媽媽而言

【哺乳期間】

▲促進子宮復原:因為哺乳時同時會有催產素釋放,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復原。

▲減少媽媽的壓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產素和泌乳素對於壓力的緩解有很大作用。有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更少出現寶寶被暴力對待。

▲體重下降:母乳餵養體重下降更快。

延遲產後排卵:母乳餵養延遲產後排卵,但不能把它看成一個完整有效的避孕方法

【長期獲益】

▲癌症:母乳餵養降低乳腺癌、卵巢唉、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風險。

▲骨質疏鬆:並不是很確定母乳餵養是否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雖然很多研究發現哺乳會增加媽媽的骨密度,但是其它研究並未發現哺乳與媽媽骨密度的關係。

▲心血管疾病:母乳餵養可能會降低媽媽得心血管疾病得機率,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

▲糖尿病:不管媽媽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母乳餵養都會降低媽媽將來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

03母乳餵養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於家庭】

省下了奶粉錢,大約每年幾千-1萬元,減少了因為寶寶生病需要去看醫生和住院的費用,減少家人因為寶寶生病而不能工作的時間。

【社會效益】

除了減少家庭的購買配方奶的開支以外,還可以減少政府對於醫療的財政支出。相比較從未吃過母乳的寶寶,母乳餵養≥三個月的寶寶更少去醫院,用藥,住院。全母乳餵養寶寶較從未吃母乳的寶寶可以節省20%的醫療費用。

看了這些循證研究,如果誰還在說“母乳餵養最好,配方奶餵養足夠好”我想問問“配方奶餵養好在哪?”是的,在必需緊急的情況下,配方奶可以讓寶寶填飽肚子,不至於捱餓,這就是它好的地方,別的還好在哪?我想不出。有人說可以讓媽媽休息,讓媽媽找回自我,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奶牛。元芳,你怎麼看?

我收集了一些母乳媽媽的哺乳感想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母乳餵養本身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只是因為周圍干擾太多,反而搞複雜了,我們失去了本能。如果一個媽媽產後母乳不足,專業的泌乳顧問會從以下三方面去分析:激素水平、乳腺組織情況、產後哺乳情況。天生就沒奶奶水少的媽媽極少極少,因為哺乳是哺乳動物的本能。乳汁不足的媽媽需要去分析原因找辦法解決,而大多數原因都來源於產後的哺乳程序不正確。正確的母乳餵養知識,是在孕期就要去學習的。關注這個號和我的微博(也叫馬蕾醫生)可以學習到很多這方面的靠譜循證的知識。

寫了這麼多,不是讓不能母乳的媽媽內疚的,真的不需要內疚,但我想讓所有的媽媽有一個充分的知情後再去選擇你要餵母乳還是配方奶:

你是否完全瞭解了母乳餵養較奶粉餵養給你和寶寶帶來的不同?如果你完全瞭解,依然選擇配方奶,我也支持你。但當你選擇了母乳餵養,遇到了問題,你感到困擾,感到疲憊,感到無力時,不是把一切原因都歸咎於母乳餵養,憤而斷奶,或者直接加奶粉,而是可以求助專業泌乳顧問,她們的幫助很大程度上可以幫你解決問題,減少困擾。

有位媽媽給我留言特別好:“給我再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母乳,只不過要學習如何關愛媽媽自己本身,這個過程應該是共贏的,而不是說得犧牲媽媽的健康。”

是的,沒錯,

母乳餵養原本就是媽媽和寶寶共贏的。

只是,你找到正確的方法沒?

喂寶寶奶粉我內疚嗎?不內疚

商務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