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縣“多措並舉”貫徹落實全省“民轉刑”命案防範工作會議精神

四川新聞網雅安11月29日訊滎經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民轉刑”命案防範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楊勇等領導講話精神,堅持“命案必防”的責任意識和“命案可防”的工作理念,細化措施、強化安排,積極防範化解管控各類矛盾風險,力求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命案特別是“民轉刑”命案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安定。

(一)高標準、強聚焦,鎖定目標任務。省、市會議召開後,滎經縣賡即抓實傳達學習和貫徹落實,明確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細化工作方案,在持續開展“關愛家庭、防範命案”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拓展專項行動的範圍、加大工作的力度,堅持以預防在先、發現在早、化解在前為目標,以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和矛盾為突破口,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人員不上行,縣無嚴重‘民轉刑命案’、鄉無命案、村(社區)無刑案”的工作目標,加大矛盾糾紛多發、易發領域特別是婚姻(婚戀)家庭、鄰里關係、勞動爭議等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力度,全面摸清底數,全力集中化解、竭力穩控疏導。

(二)夯基層、抓基礎,多措並舉強防範。滎經縣將突出矛盾糾紛的預測預防、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積極推動矛盾發現在早、化解在小。一是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體系,確保“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迅速組織調解員以及聯鄉包村幹部深入群眾,全面排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房屋拆遷、土地徵收、損害賠償、勞動社保、生產經營等糾紛;全面排查群眾身邊的婚姻(婚戀)家庭糾紛、鄰里糾紛、宅基地糾紛等民間糾紛;全面排查對社會不滿、長期上訪特別是揚言報復社會的人員;全面排查精神障礙患者、吸毒、閒散青少年、留守婦女兒童等重點人員。對排查出來的各類矛盾糾紛和重點人員、特殊人群,進行分類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大力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對排查出的各類矛盾糾紛和重點人員、特殊人群,縣、鄉綜治中心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壓實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建立長期責任到人臺賬,及時調處化解,不留死角、不留隱患。切實落實每月對賬、督辦,直至化解銷號。三是加強重點人員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縣公安、司法、婦聯等部門,及其司法所、派出所、鄉鎮、村(社區)進一步落實刑滿釋放、社區矯正、涉邪教和戒毒等人員幫教銜接機制和綜合管控措施,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關懷幫扶體系;同時,加強社會面管控,切實壓縮犯罪和命案發生的空間。衛生院加強精神障礙患者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排查篩查上報和日常治療等工作。團委、學校加強對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閒散青少年、流浪乞討青少年等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縣民政局、縣婦聯及其鄉(鎮)民政所、婦聯等站所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幫扶,預防和減少侵害合法權益的案件發生。縣民政、人社部門及時基層站所人員,深入走訪身體殘疾、家庭貧困、長期失業等困難群體,逐一落實關愛幫扶,加強心理疏導,防止情緒積壓。(四)強化協調聯動。縣委政法委、縣、鄉(鎮)綜治中心切實發揮協調推動作用,與職能部門、單位(企業)和行政村加強聯繫溝通和協作配合,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開展 “鄉鎮無命案”、“村組無刑案”以及“七無平安村(社區)”等基層和行業平安創建活動,廣泛發動基層幹部群眾開展群防群治,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高命案防控工作能力水平,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各方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嚴要求、強督促,確保落地落實。滎經縣印發抓好省、市會議精神和楊勇等同志講話精神的通知,明確貫徹落實意見,督促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和工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和行動方案,迅速深化專項行動。要求各有關部門,各鄉鎮、村(社區)及各駐鄉(鎮)站所,按照要求迅速安排部署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活動,明確任務,細化分工,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縣委政法委會同公安等部門,對各鄉鎮、部門以及基層站所工作開展情況,將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同時,已把“民轉刑命案”防範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綜治領導責任制和年度政法綜治工作考評,對因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排查化解不力,導致惡性“民轉刑”案件發生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追究責任。(滎經縣委政法委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