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 國產替代“戰役”拉開帷幕

由於 IGBT 行業存在技術門檻較高、人才匱乏、市場開拓難度大、資金投入較大等困難,國內企業在產業化進程中一直進展緩慢,隨著全球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佔世界市場的 5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 IGBT 市場,但 IGBT 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在中高端領域更是 90%以上的 IGBT 器件依賴進口,IGBT 國產化需求已是刻不容緩。

IGBT 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代表性產品,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以及軌道交通等市場的崛起,市場規模與日俱增。

數據顯示,2010 年,全球 IGBT 市場規模僅為 30.36 億美元,到了 2018 年,增長到 58.26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9.8%。而在各大市場中,尤以中國市場的增速最快,高達 18.2%。


這主要是歸因於中國軌道交通和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這兩大市場不僅對於 IGBT 市場有著極大的需求,也因為其需求正不斷的推進 IGBT 市場和技術的快速發展。

IGBT 國產替代“戰役”拉開帷幕

據市場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指出,在各類半導體功率器件組件中,未來增長強勁的產品將是 MOSFET 與 IGBT 模塊。除增長強勁外,IGBT 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功率器件。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也開始研發 IGBT,目前正在從某國內領先的 IBGT 廠商中挖人。據瞭解,憑藉強大的技術優勢,華為早已成為 UPS 電源的領軍企業,佔據全球數據中心領域第一的市場份額,而 IGBT 作為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也是華為 UPS 電源的核心器件。

在華為被捲入中美貿易戰之前,華為海思主要研發數字芯片,並不涉及功率半導體,而華為所需的 IGBT 產品主要從英飛凌等 IGBT 原廠處採購。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有消息稱,英飛凌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下曾暫停供貨,儘管英飛凌很快澄清了該傳聞,並表示,其向華為提供的絕大多數產品都不受美國出口管制法限制,因此這些產品將繼續供貨。


雖不知英飛凌的 IGBT 產品是否受到出口管制的影響,但這件事顯然給了華為警醒。目前,在二極管、整流管、mos 管等領域,華為正在積極與安世半導體、華微電子等國內廠商合作,加大對國內功率半導體產品的採購量,而在高端 IGBT 領域,華為卻不得不開啟自研之路。

金智創新行業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 年英飛凌佔全球市場份額的 27.1%、三菱市場佔有率為 16.4%、日本富士電機市場佔有率為 10.7%,2017 年全球前五大生產商佔據了市場總量的 67.5%。

在國內市場,中高端 IGBT 產能嚴重不足,長期依賴國際巨頭,導致“一芯難求”。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能真正做 IGBT 芯片的廠商總共也沒有幾家,真正做的比較好的,基本都是從封裝做起的,靠封裝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逐漸一款一款地研發芯片。

由於 IGBT 產品主要集中在幾家國外廠商手中,這就很難滿足全球市場對於 IGBT 的需求,以及不同應用所提出的定製化要求。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國內廠商也都開始尋找國內的供應鏈。

除新入局的華為外,我國 IGBT 產業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比亞迪微電子、中車時代半導體、斯達股份、士蘭微等部分企業已經實現量產,在市場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比亞迪微電子、斯達股份等國內領先的 IGBT 廠商紛紛開啟上市征程,期望藉助資本的力量再上新臺階。顯然,一場關於 IGBT 國產替代的“戰役”正在拉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