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佈5起黃河上游公益訴訟檢察典型案例

新華社西寧11月28日電(記者央秀達珍、張大川)為積極助推黃河上游(青海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青海省人民檢察院近日向社會通報5起公益訴訟檢察典型案例。

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黃河干流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達日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該縣吉邁鎮陽光小區、嶺格社區東側相鄰環城河道內存在傾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問題,造成河水汙濁、水質下降,致使該段黃河水域生態環境汙染。達日縣人民檢察院分別依法向達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達日縣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水利局發出檢察建議。達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達日縣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水利局收到檢察建議後,先後共計清理環城河河道內固體廢棄物91噸,同時,針對汙水排放問題,加大與達日縣扶貧局聯繫溝通力度,今年已安排陽光小區的排汙工程建設。

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阿什貢黃河大橋上游南岸違規取土公益訴訟案。貴德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青海某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在貴德縣尕讓鄉阿什貢黃河大橋上游南岸違規取土,構成一個範圍長約580米,寬約130米的河成湖,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貴德縣人民檢察院遂依法向主管部門貴德縣水利局發出檢察建議。貴德縣水利局收到檢察建議書後,立即會同貴德縣人民檢察院前往現場,召集企業法定代表人提出了整改意見,要求企業在兩個月內對河成湖進行徹底填埋,保證河堤安全。截至2019年11月上旬,經貴德縣人民檢察院幹警現場查看,填埋工程已完成,相關收尾工程正在加緊進行。

其他3起服務黃河上游(青海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分別是:黃河積石峽水電站庫區林地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內黃河二級支流河道整治公益訴訟案;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黃河干流河道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