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20個不尋常矮星系,星系中或不存在暗物質

中國科學家發現20個不尋常矮星系,星系中或不存在暗物質

中國科學家在銀河系周圍發現近二十個矮星系,其中暗物質要麼完全不存在,要麼數量不足以被望遠鏡“看見”。天體照片及相關描述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

研究人員寫道:“這些天體中有14個位於空曠的角落,與明亮的大型星系和其他密集物質簇相距很遠。它們的發現使人們對描述星系形成過程的現代宇宙論產生了懷疑。”

大約半個世紀前,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主要由我們能看到和“感覺到”的物質組成。對於恆星在附近星系外圍移動速度的初步觀察表明,事實並非如此。事實證明,恆星運動的速度大約是理論預測值的十倍,該理論值基於所有恆星、氣體團簇、黑洞和其他天體的質量。

天體物理學家認為,這種神秘的差異可以藉助所謂的暗物質來解釋。暗物質是一種特殊的看不見且幾乎摸不到的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75%。根據科學家目前的想法,每個星系中暗物質的含量是可見物質的8至10倍。它不僅為星系提供了巨大的質量,還使其中的恆星保持在原位,防止其“跑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