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芊:矢志不渝 砥礪前行 書寫當代文學新篇章

錢小芊:矢志不渝 砥礪前行 書寫當代文學新篇章

權威文學資訊,深度作品解讀。

矢志不渝 砥礪前行

書寫當代文學新篇章

錢小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10月15日適逢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五週年,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回顧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光輝道路,對新時代中國文學的繁榮發展充滿信心。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共同慶賀《文藝報》《人民文學》創刊70週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同志親自出席會議,並將發表重要講話,使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也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學事業和作協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對《文藝報》《人民文學》等文學報刊繁榮發展的熱切期待。在此,我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坤明同志,向中央宣傳部等中央有關部門,向關心支持文學事業、作協工作和《文藝報》《人民文學》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同時,我也代表鐵凝主席和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向《文藝報》《人民文學》創刊70週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文藝報》《人民文學》事業付出艱辛勞動、奉獻智慧力量、作出傑出貢獻的老領導、老編輯、老同志和正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奉獻的《文藝報》《人民文學》的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文藝報》和《人民文學》是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創辦的,寄託著黨和人民對新中國文藝的熱烈期望,凝結著幾代文學家、編輯家的心血智慧。70年來,《文藝報》和《人民文學》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廣大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在我國文學界具有重要地位。

1949年9月,《文藝報》創刊。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關懷和指導下,《文藝報》宣傳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密切關注文藝發展動態,高度重視理論建設,積極開展文藝批評,大力推介優秀作品,為探索和確立我國社會主義文藝道路發揮了重要作用。1949年10月,《人民文學》創刊,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創辦的第一份全國性文學雜誌,毛澤東同志為創刊號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從那時起,《人民文學》匯聚著、激勵著中國文學最活躍、最具創造性的力量,不斷開拓著精神和藝術的新天地,一代又一代作家從這裡走向全國,一批又一批力作在當代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藝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反映文學動態和作家創作,充分發揮文藝批評激濁揚清、引導創作的功能,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觀念變革。《人民文學》以反映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為主線,推出一大批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牽風記》《主角》《經山海》《海邊春秋》等分別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獎,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70年的時間長河,映照著《文藝報》《人民文學》矢志不渝、砥礪前行的不變初心,見證著《文藝報》《人民文學》中流擊水、勇立濤頭的光榮歷程。《文藝報》《人民文學》的70年,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與人民和時代同行的70年;是書寫著當代文學史的基本脈絡和重要篇章,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不斷繁榮發展的70年;是回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舉精神之旗、建精神家園的70年。70年的歷程有力證明,我們黨領導下的文學報刊是激發和引導中國廣大作家創造活力,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臺,是團結聯繫廣大作家的重要紐帶,是中國文學持續繁榮發展的重要體制機制保障,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文學事業迎來了繁榮發展的嶄新局面。回顧《文藝報》《人民文學》70年發展歷程,總結《文藝報》《人民文學》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工作,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基本認識。

第一,文學報刊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文藝路線和方針政策,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文學報刊工作的根本指南。文學報刊工作對文學潮流、創作風尚具有重要的引導和引領作用,從事文學報刊工作的同志們必須先學先行,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的科學體系和精髓要義,以此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創作,在新聞報道、理論批評、作品編髮等方面全面體現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文學報刊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文學》以“人民”命名,這正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初心和本質。與中國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同步前進,反映人民心聲、謳歌人民業績、表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夢想,這正是中國文學70年來繁榮發展的根本經驗。文學報刊要積極組織引導廣大作家、評論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提升把握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的能力與本領。要把反映現實、塑造新人作為創作和評論的首要課題,大力推動新時代現實主義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大力推動新時代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探索。要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組織動員廣大作家展開專項創作,以更多優秀作品積極融入新時代波瀾壯闊、感人奮進的偉大實踐。

第三,文學報刊必須始終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一份報紙、一份雜誌,它的權威和聲望歸根到底要看它推出了多少好作品、推出了多少好作家、對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多麼敏銳和及時有效的反應與引領。《文藝報》和《人民文學》的幾代編輯前輩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榜樣。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了文藝界存在的“浮躁”問題。要克服浮躁,首先我們的編輯不能浮躁。文學報刊工作要切實把推出精品力作作為中心環節,繼承和發揚前輩的文學理想和職業精神,凝神聚力,滿腔熱情地發現和培育文學新人,幫助作家精益求精地打磨作品。要深刻把握文學的發展趨勢,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推動文學的觀念變革、藝術探索和理論創新。

第四,文學報刊必須始終堅持以明德引領風尚。文學報刊既具有專業地位,又具有媒體屬性,既影響著作家批評家,也影響著廣大讀者。要深刻認識我們肩負的責任,始終把社會價值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進一步加強文學評論的戰鬥性和有效性,營造“說真話、講道理”的健康的文學氛圍,使文學評論始終成為引導創作、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

第五,文學報刊必須積極加強自身建設、推進改革創新。《文藝報》《人民文學》已有70年的歷史,今年,還有一些文學雜誌也迎來了創刊70年、創刊40年的紀念。創設和發展文學報刊是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機制安排。文學報刊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傳統,也面臨著改革發展的艱鉅任務。我們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大力推動改革創新。要不斷提升記者、編輯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積極探索辦報辦刊體制機制的創新、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融媒體發展的新途徑,使文學報刊在時代的飛速發展中永葆生機和活力。

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總結歷史經驗和我國國家制度具有的顯著優勢,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是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會議。我們要深入學習這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全會提出的要求。要結合作協工作和文學報刊的實際,使全會提出的關於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健全群團工作體系,推動人民團體增強“三性”,把各自聯繫的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的要求,關於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的要求,落到實處。同時,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坤明同志在這次會議上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徵程逐浪前行。我們相信,《文藝報》《人民文學》和全國文學報刊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自覺地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為新時代中國文學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2019年11月21日在《文藝報》《人民文學》創刊70週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钱小芊:矢志不渝 砥砺前行 书写当代文学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