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的遊山村堪比油畫美

在古徽州婺源鎮頭鎮遊山村,有一大片名為“對沖紅楓”的楓樹林,當太陽昇起,陽光刺進樹林,楓葉中的光影變化強烈,極具視覺美感。它不像春天油菜花黃的耀眼,也不像秋季曬秋氣勢壯觀。它的美更多地是一種孤傲,鮮少外界打擾,遺世而孑立。

古徽州的遊山村堪比油畫美

據瞭解,從10月中旬起,婺源鎮頭鎮遊山行政村對沖自然村楓葉陸續轉紅,不同於婺源其他賞楓地,對沖的紅楓高大挺拔,分佈也非常密集。對沖紅楓資源稟賦較強,但開發較晚,相對保持了天然之趣與古拙之美。

對沖村處於遊山村附近,兩個村莊相距不過1公里左右。不過,規模相對比遊山村小了一些,人口估計不超過100戶,畢竟是個自然村。但是村莊也屬於古村落,整個村莊被一棵棵千百年古楓樹,苦儲樹,樟樹所包圍,每到深秋,漫山秋紅掩映著徽派粉牆黛瓦的古民居,村在畫中,人行畫裡,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古徽州的遊山村堪比油畫美

所在的遊山村是江西曆史文化名村,始建於宋朝太平興國年間,由董知仁從德興海口遷入,有800多戶,3800多人口,被稱為"千煙"之村。相傳唐天寶年間,尚有綵鳳東遊此地,由此而得名鳳遊,後演變為遊山村,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西南有著名宗教名山鳳遊山,其本身也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成為婺源旅遊的一個亮點。

遊山村與景德鎮市的浮樑縣毗鄰。自古乃徽贛貿易之地,過去十分興旺。現存明清民宅500多幢。一條太極形的人工河——浚溪穿村而過,民宅夾浚溪而建,村落佈局如太極。東起題柱橋,西至儒林橋, 600多米長的溪岸儼然是一條繁華的河街,店鋪鱗次櫛比。村中,總祠、分祠保存有7座,建築藝術和工藝水平均達到極高境界。

古徽州的遊山村堪比油畫美

近期,隨著北方冷空氣的南下,對沖的楓葉已進入最佳觀賞期,預計將持續到12月中旬。如果你今年還沒有領略到楓葉美景,不妨趕緊去對沖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