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最近一直在追《演員請就位》,最新的一期節目裡,有一個尷尬的片段,郭敬明大改《大話西遊》,在影評人投票環節,卻遭遇了“零票”的尷尬場面。

當時看到這個場面,我就在留心郭敬明是個什麼反應,表情很細微,而場下觀眾和演員一個個也是相當不解,似乎都在期待著郭敬明能夠說些什麼來反駁,但是最終郭敬明還是選擇了一言不發,還是選擇了將所有的不滿和憤怒都壓抑了下去。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看到彈幕上刷過一句話:比起商業和流量來說,郭敬明是韓寒的師傅,比起拍電影來說,郭敬明和韓寒真的不在一個量級!

確實如此,郭敬明和韓寒,這兩個人身上實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同樣都是通過新概念大賽一炮而紅,比如他們同樣都辦過雜誌,舉辦個文學大賽,比如他們都有一個電影夢,都成了跨界導演。

不同之處,就像網友評論裡說的那樣:一個走的是商業,走的是流量曝光的路線,一個走的卻是面對自己的真實內心,走的是追夢路線。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真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

這些年,郭敬明參加的節目、擁有的曝光,都是韓寒沒有過的;

這些年,韓寒獲得的美譽,取得的成就,也是郭敬明做夢都想得到的。

最直觀的一個指標就是這兩位導演的電影評分對比: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韓寒評分最低的電影,也比郭敬明評分最高的電影,還要多一分,這也難怪在拍完《爵跡》以後,郭敬明會在片場哭著說:“是不是因為我是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明明這兩個人當初的起點是一致的,為什麼會在後來走上兩條全然不同的路,過上兩種不同的人生呢?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小鎮青年和上海土著

在韓寒憑藉《杯中窺人》一文名揚天下的時候,彼時的郭敬明還只是遙遠的四川自貢小城下面的一個小鎮青年。

他見過最繁華的城市是成都,他吃過最奢侈的飯店是小鎮街頭的二嬢火鍋店,可是他那個時候就確定了想要走出來,就確立了想要去繁華的都市看一看的夢想。

他全部的籌碼都壓在了新概念作文比賽上,彼時他裁了七份報名表,投了七篇文章,就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的來到大上海。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比起韓寒,因為沒有接到組委會的複賽邀請,最後甚至被單獨安排了一場加試,郭敬明是時刻守在電話跟前,郭敬明是日夜盼望著那個邀請電話的到來。

接到複賽邀請,對於韓寒來說只不過是從上海郊區到上海市中心的距離,對於郭敬明而言,卻是他這個小鎮青年鯉魚躍龍門的一次機會。

所以雖然兩個人都是以新概念大賽一等獎得主的身份揚名,但是這種身份上的落差,這種出身上的不同,其實已經決定了他們未來要走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二,一個追求金錢,一個追求夢想

在韓寒風頭最盛的幾年,對於郭敬明來說卻是他一生最難過的時刻。

韓寒那一屆,只要是新概念大賽獲得者就有機會直接保送清華、北大,可是到了郭敬明的時候,卻恰好取消了保送制度,只能靠著高考。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家郭敬明

而因為高考失利,郭敬明最後來到了上海大學,在上海大學,郭敬明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難過的日子。

一個班上,只有他一個人是外地人,老師直接用上海話在講課,週末,本地的同學都是豪車、都在到處旅遊,只有他這個來自小城的青年,顯得格格不入。

最讓他難過的是,有一次她的母親來上海看她,地鐵站務員像看“鄉巴佬進城”一般嫌棄的看著她的母親,這讓他心裡難受了很久。

在上海這座大城市,郭敬明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孤兒,不斷被人嫌棄,不斷被人看不起,就連他拿了稿費準備去買一雙不錯的皮鞋,可是售貨員卻因為他的穿著,直接選擇了對他的無視。

後來郭敬明在接受魯豫採訪時,魯豫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覺得中國大部分大城市都挺包容的!”

郭敬明卻直接反駁道:“只有你有錢了,這個城市才會包容你!”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就在郭敬明在痛苦的掙扎之時,韓寒卻在享受自己的快意人生。

就像他自己給自己的人生定義:“讀書的時候,我覺得寫作能讓我快樂,所以我選擇了寫作,放棄了學習,寫作的時候,我又發現了賽車更讓我快樂,所以我選擇了賽車,而把寫作當成了副業”。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對於韓寒而言,他的人生沒有什麼好痛苦的,如果做這件事情不開心,那就選擇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做什麼,他的成功來得都比別人輕鬆,比如寫作,隨便寫寫就拿了一等獎,比如賽車,隨便玩玩就能拿到冠軍,比如拍電影,隨便拍拍就能收穫數十億票房,評分、口碑都能爆棚。

正是這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最後決定了韓寒和郭敬明兩個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一個住在谷底的人,因為瞭望到了星空的燦爛,所以拼了命的往上爬;一個處在頂峰的人,因為看透了人生的意義,所以盡興的玩票、所以盡興的面對真實的自我,而且還做得不錯!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人生這件事,無愧於心即可

這些年,粉絲和觀眾對郭敬明和韓寒的評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提到郭敬明,大多數粉絲腦海中自動跳出的標籤就是“抄襲”、“炫富”、以及“失敗導演”;

提到韓寒,大多數粉絲腦海中自動跳出的標籤就是“文青”、“賽車手”、“成功導演”。

但是,這幾年,我們會發現曾經說好不接受採訪、不辦粉絲見面會,不走流量路線的韓寒,越來越活躍,甚至這些年,憑藉自己的女兒,他被網友冠上了“國民岳父”的標籤。

而這些年,郭敬明卻慢慢開始平和,慢慢開始收起鋒芒,比如在《演員請就位》中遭到李誠儒老師的直接挑刺,他都是有理有據的反駁,比起前幾年《最強大腦》裡和魏教授的爭吵直接離席,他真的進步了不少。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也是在《演員請就位》的第一期,當從郭敬明的嘴裡聽到“抉擇之前”的理論時,我真的對他有了改觀。

即便是被影評人投了“零票”的《大話西遊》其實也能看到郭敬明的成長,也能看到他的成熟。

而韓寒最新的一則消息是出來為電影《大約在冬季》站臺,也很難說他不是為了流量,不是為了曝光,講真的,這些年,我們會發現郭敬明越來越像韓寒,而韓寒越來越像郭敬明。

這種身份的轉化,對於這兩個纏繞在一起大半生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和解,也很難說不是一種互相的尊重。

現在郭敬明把戶口從家鄉小城遷到了上海靜安,家裡也堆滿了他從全世界各地買來的奢侈品,而這一點一滴,都是他自己掙來的,所以即便是我們批駁他的“浮誇”也很難說他沒有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

而韓寒,仍然住在上海的郊區裡,衣著隨便,除了賽車和家庭,對其他都沒有什麼興趣,我們也很難說他沒有活成自我,沒有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

為什麼郭敬明和韓寒起點一致,現在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後會無期

郭敬明和韓寒兩個人,起點一樣,最後卻走上了全然不同的兩種道路,我們也很難說他們過得不幸福,過得不自在。

畢竟人生這件事,哪管別人怎麼想,自己開心就夠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